第五課 恆久的美 蔣勳
前幾天,我坐火車行經嘉南平原,看到一片黃澄澄的稻田,把大地染成金黃色。那一串串飽滿的稻穗,是農民辛勤耕作的成果,即將帶給他們豐收的喜悅。
這片農田,使我想起西方一個古老的故事:有一年,收割大麥的時候,來了一位異邦的婦女─—路得。路得要養活婆婆,只好到別人田裡,跟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一個大地主看到這番景象,便跟路得說:「我的僕人在哪塊田收割,你就跟在他們後面拾穗;要是你口渴了,那麼他們會給你水喝。」
這段故事,是法國畫家米勒創作拾穗的來源。米勒生長在法國鄉下的農家,童年時曾幫父親在田間勞動。他成為藝術家後,原本只想在巴黎以畫畫維生,但在西元一八四九年移居農村後,童年的記憶甦醒了,身上的農家之血也開始沸騰。當許多畫家在田園看夕陽、畫森林美景時,米勒的畫筆卻不停的在刻畫農民樸實的生活。
拾穗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在畫作中,可以看到地平線遠方有很多人在忙碌的工作,他們把收割的麥草堆得高高的,放在車上準備運走。前面有三名婦人彎腰在地上撿拾麥穗。第一個綁著藍色頭巾的婦人腰彎得很低,左手按著腰背後部,彷彿是一次又一次重複撿拾的動作,使她腰痠背痛。第二個婦人綁著紅頭巾,左手正把麥穗放進圍裙的口袋中,口袋裡似乎裝滿了麥穗,顯得有些沉重。第三個綁黃色頭巾的婦人,則半彎著腰,左手握著一束麥子,正掃視著麥田,尋找遺漏的麥穗。
米勒將內心的感動,透過樸素的筆法,描繪出人物與土地的親密關係。聖經上有句話說:「富有的人啊!在收割麥田之後,不要帶走掉在地上的麥穗,請留給更窮的人去撿。」這三個婦人雖然很窮,卻在米勒的畫中展現生命的尊嚴。米勒畫出的,正是農民「分享」以及「任勞任怨」的生活哲學。
「拾穗」很美,美在土地的寬闊厚重,美在艱難生活中頑強存活的意志,美在慷慨分享生活物質的高貴情操。這幅畫滋潤人們日漸枯竭的心靈,讓美的感動得以恆久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