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weekly/index/99/2
已在國小任教31年的葉惠貞觀察,不懂感恩的孩子,常會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愛抱怨,人際關係容易受挫;她強調,「本能以外的事情」都要教,若父母希望孩子能有感恩惜福之心,得從日常生活中教起。
link to https://imgs.cwgv.com.tw/articles/20/26120/preview/26120.png
學校的失物招領區永遠大爆滿,各式文具、水壺和衣物,等不到小主人來領回;營養午餐的食材、水果,總被孩子嫌不夠美味、不夠高級,剩食之多,令人怵目驚心;每逢節日,孩子總是糖果、禮物收不完,收禮收到麻痺、無感……
不懂得惜福,是現在孩子常有的「症頭」,這不僅表現在物質層面,生活當中,還有各種現象,在在都顯露出孩子的不珍惜、不感恩。
比如說,事事都要大人伺候,把眼前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又或是,太過自我中心,有「公主病」或「王子病」,不順心、不如意就發脾氣……類似的現象,愈來愈常見。
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分享,她曾與第一線教師討論過,現在的孩子有哪些事情是最難教、最需要加強的,結果,老師們都說是「感恩」,都認為有愈來愈多孩子不懂得惜福。
大腦資源有限,常會忘記「別人對我好」
這除了因為大人做太多、給太多,把孩子寵壞了,也跟人類大腦先天的設計有點關聯。洪蘭指出,因為大腦的資源有限,所以別人對我們的好,很容易忘記,但是當別人對我們不好時,我們就會牢記在心,以保護自己。
此外,快樂是「比較值」,而不是「絕對值」。洪蘭提及,有一個實驗的內容,是猴子每按十次桿,就會有一顆葡萄乾掉下來給猴子吃,這時,猴子的大腦會分泌十個單位的多巴胺,能產生愉悅的感覺。
過了幾輪以後,突然,某次猴子按完桿後,掉了兩顆葡萄乾下來,猴子很高興,腦中也大量分泌多巴胺;當持續好幾輪都掉下兩顆葡萄乾後,猴子腦中多巴胺的分泌開始減少,回復到只有一顆時的濃度。
再後來,實驗者改為只給一顆葡萄乾,猴子很失望,腦中多巴胺的分泌連起初的十個單位都不到,雖然牠實際上還是有一顆葡萄乾,「換句話說,原先的『意外驚喜』,會先變成『理所當然』,最後又變成『你欠我的不滿足』。」洪蘭強調。
「本能以外的事情」,都需要大人特別教
孩子不感恩、不惜福,又怎麼樣呢?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葉惠貞已任教31年,她觀察,不懂感恩的孩子,常會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也比較愛抱怨,人際關係容易受挫,較難融入到團體中。
在國小低年級時,負面影響通常還不明顯,但到了中、高年級之後,就會開始有差,陷入人際關係不好的窘境;葉惠貞形容,這類愛抱怨、不討喜的孩子如同「憤怒鳥」,長大後很可能會變「憤青」,甚至成了「酸民」。
葉惠貞強調,「本能以外的事情」都要教,若父母希望孩子能有感恩惜福之心,還是得從生活中教起,而這是有具體方法的:
1、培養孩子的好禮貌,該說「謝謝」的時候,就要說「謝謝」
新竹市大庄國小輔導組長曹雅雯認為,如果希望孩子學會感恩惜福,首先,要從最基本的「禮貌」教起,孩子該說「謝謝」的時候就要說,不能因為寵溺孩子、或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便等閒視之。
而且,不能只是嘴上言謝,還要孩子心中真的有所感,才不會淪為形式。最有效的引導方法,是請孩子「具體」的說明為何感謝,曹雅雯舉例,每逢節日要寫卡片、或活動結束要寫感想、或學期末要寫回顧時,她總會請孩子詳細的寫出「要感謝誰」、「感謝什麼事」、「為什麽感謝」等等,以此導引孩子深入去思考、細膩的感受。
大人還可以多提點孩子該感恩的對象,葉惠貞舉例,教師節時,通常孩子會對班上導師表達感謝之意,她總會提醒孩子,包括科任老師、安親班老師等,也在為大家付出、值得感恩,「有些孩子會覺得,安親班老師是爸媽付錢來服務我的,這種觀念就得導正。」
大人不妨多鼓勵孩子用實際行動表達感謝之意。
2、讓孩子養成不浪費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愛物惜福的精神
葉惠貞直言,現在的父母寵孩子,習慣給孩子最多、最好的,加上商業活動推波助瀾,讓孩子物質很充裕,反而很難學會珍惜,建議就從生活中「不浪費」做起,開始學愛物惜福。
例如洗手搓泡泡時,可以先關掉水龍頭,別讓水嘩啦嘩啦的流;擦手時,用一張擦手紙仔細擦就夠了,不用總拿個兩、三張。有些孩子會在物質上攀比,比文具、比球鞋、比生日吃什麽等等,葉惠貞在班級經營時,也會留心避免這類情況,機會教育讓孩子明白「物質夠用就好」。
3、帶孩子觀察與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事,試著理解「眼前的一切並非理所當然」
葉惠貞直言,現代孩子日子大多過得很舒服,很難領悟到生活中的一切並非憑空得來、也並非理所當然,大人得刻意帶著孩子去觀察、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事。比方說,能搭火車出遊,是因為有司機、列車長等許多人的付出,能上館子吃頓飯,背後也有很多人的努力。
這類話題,用說教的,孩子可能感受不深,甚至心生排斥,葉惠貞建議,大人多用「說故事」的口吻分享自身經驗,較為有效,或運用此類主題的繪本、讀本等,透過故事帶出這些道理,也是一招。
4、提醒孩子別只想著「我想要什麽」,也可以想想「我能付出什麽」
日本有句俗諺說:「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透過勞動獲得。」所以日本人很重視讓孩子學做家事,從中不但能練習獨立、負責,還能讓孩子體會到什麼是付出。
曹雅雯建議,台灣的父母,不妨多放手,先讓孩子從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開始,慢慢再進展到分擔家務、貢獻己力,「如果大人都沒教,孩子永遠不明白日常生活能維持運作有多不容易,以每天的『早餐』為例,孩子只會以為早上起床早餐就該煮好了,根本不知道是有大人提早起床準備早餐,教孩子,讓孩子做,孩子才會懂。」
5、別對孩子有求必應,適度的匱乏,讓孩子學會克制欲望,也學會衡量「價值」與「價格」
現代父母愛孩子,不論經濟條件如何,幾乎毫不保留的對孩子付出,但葉惠貞強調,即便父母供得起,她還是建議,別對孩子有求必應;她舉例,前幾年她小孩考完學測後,全家打算出國旅遊,小孩提議去紐西蘭和澳洲,她與先生衡量後,決定去馬來西亞與新加坡。
「我們告訴小孩,一家五口去紐澳的費用,太高了,若真想去,以後你們自己會賺錢後,再去也不遲。」葉惠貞說,家庭氣氛和樂與否,與家人間的互動較有關,而不是去哪兒玩的問題,大人要引導孩子看清「物質」和「精神」、「價格」和「價值」的差異。
適度的匱乏,讓孩子學習控制欲望、懂得惜物,有名的「棉花糖實驗」也已證實,孩子能克制當下欲望,日後的成就較高。孩子要十分,父母給八分便足矣。
也別忘了,孩子是「家庭成員」,不是「皇室成員」,很多父母把最好的都留給小孩,久而久之,孩子會誤以為自己最大、最重要,凡事「唯我獨尊」,不懂禮貌和長幼尊卑,更遑論感恩惜福。這點也需大人特別謹慎。
6、父母本身謹言慎行,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如海綿、也像鏡子,大人的所作所為,都映照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本身常挑剔、抱怨,孩子也會難學會知足感恩。
葉惠貞直言,在學校中,老師教的大多是正確觀念,但假如回家後父母不這樣想、沒這樣做,孩子是會產生價值衝突的。「例如,中午用餐時,廚工把餐點抬到教室時,孩子會說謝謝;但若回到親戚家,吃飯時孩子沒說謝謝,父母本身因為家族恩怨或其他因素,沒要求孩子,甚至本身也流露出無須感謝之意,那孩子怎麼可能學得會感恩呢?」
她強調,父母是最初的老師,大人以身作則,從認知、態度到行動,各方面都留意用心,必能教會孩子感恩惜福,擁有良善的品格。
照片提供:曹雅雯老師
2
心理學研究已證實,懂得感恩的人,幸福感會比較高、也比較樂觀,碰到壓力或逆境時,復原力還會比較好。但是,感恩的心並不是天生的,主要得靠後天養成,如果希望小孩學會感恩,父母得花點心思妥善引導。
link to https://imgs.cwgv.com.tw/articles/01/23001/preview/23001.png
在網路被暱稱為「KK老師」的新竹市東門國小老師柯曉慧,在國小任教已經31年,她觀察,現在的小孩,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愈來愈不懂什麼是感恩,常常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覺得「旁人幫我做任何事,都是應該的」。
在學校最常見的現象,是小孩忘記帶作業或學用品時,就怪罪到父母,認為是「他們沒幫我把東西放進書包」。也常看到小孩到了校門口後,父母幫忙開車門、協助揹書包,但小孩總是頭也不回的就走進校門,連「bye bye」都沒跟父母說,更別提說一聲「謝謝」了。
KK老師甚至還碰過,有小孩來抱怨老師沒批改與發還作業,釐清真相之後,才發現根本是小孩自己沒交作業。在校園生活中,小孩沒帶橡皮擦等學用品,就順手拿同學的來用,歸還時也不道謝等情況,比比皆是。
在家裡面也常要大人服務,卻從不言謝;父母準備好餐點,叫吃飯了,還會面露不耐煩;將一切旁人心意、物質享受,都視為理所當然……這都是不懂感恩的徵兆。
小孩如果不懂感恩,也就不懂珍惜,容易唯我獨尊
「現在的父母,大多很疼小孩,對小孩有求必應,物質給得很大方;也因為怕麻煩、趕時間,常過度代勞;甚至還有不少爸媽,喜歡辦盛大的生日party、準備小孩許願的聖誕禮物等等,熱衷於給小孩驚喜。」KK老師說,這種種因素累加起來,都讓小孩很難體會到感恩的意義。
或許有些大人會覺得這也沒關係,但KK老師直言,不懂感恩的小孩,就不懂得珍惜,也容易「唯我獨尊」、跟旁人起衝突。近來有些社會新聞,例如為了要錢殺害阿嬤、手足為遺產翻臉等等,最根本的原因都是缺乏感恩的心,父母還是得有意識的引導小孩學會感恩,小孩才能學得會做人。
感恩主要靠後天養成,父母需有意識的費心引導
高雄醫學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主任、心理學系副教授吳相儀指出,根據國外一份針對同卵與異卵雙胞胎的研究發現,感恩受到先後天因素共同影響,先天如基因等因素大約決定了40%,後天的環境與社會化經驗等影響,則占60%。
吳相儀是台灣第一個到正向心理學發源地、美國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當訪問學者的人,已研究感恩主題多年,她說,如同現代預防醫學常強調要增加肌肉,正向心理學正是在探討如何增加「心理的肌肉」,感恩就像是一種心理的肌肉,愈練會愈好。
華德福教育之父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也不斷強調,必須培養小孩的感恩之心,最好能在七歲之前就開始。
該怎麼陪伴小孩學會感恩呢?吳相儀與KK老師提供了以下三個具體方法:
一、細數感恩,寫下最近值得感恩的事情
吳相儀說,在國內外的感恩研究中,細數感恩都是很常見的方法,例如每天寫下值得感恩的三件事情,或是每個禮拜寫下值得感恩的五件事情等等;這個方法也已經過實證,能夠培養感恩的心,兩個禮拜就能看到成效,有效提升幸福感,十個禮拜之後還能改善健康。
在進入大學任教前,吳相儀曾擔任國小教師多年,她本身也有個四歲小孩。她認為,低年級、甚至學齡前的小孩就能開始試著細數感恩,如果小孩還比較難理解感恩的意涵,也可以從最近碰到哪些好事開始。
有國外研究指出,每天細數感恩,時間久了,可能會有邊際遞減效應。對此,吳相儀建議,當小孩開始明白「顯而易見之恩」後,就能開始思考「思而可見之恩」,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我們原本覺得很理所當然,但其實很值得感恩的事,例如開始有新冠肺炎疫情之後,能外出用餐就值得感恩,因為代表疫情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還有一種感恩是「逆境可見之恩」,就是試著在碰到壞事時,還找出值得感恩之處,有點類似「轉念」,吳相儀說,這種類型的感恩,對小孩來說,很不容易,反倒是大人可以先試著練練看。
二、感恩拜訪,向值得感恩的人表達謝意與心意
寫一封道謝信給想感恩的人、當面唸出來,或打電話給恩人表示謝意、心意等等,這類行動都屬於感恩拜訪,吳相儀說,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感恩拜訪也被證實能提升正向情緒,人在更感恩之後,也會更仁慈、更幸福。
有意思的是,這個方法很適合小孩,因為華人文化比較內斂,小孩通常還能很自然的傳達心意,年紀愈大的人,反而愈容易害羞、講不出來。
吳相儀回想,她以前初任國小老師時,曾教學生要回家跟父母說「我愛你」,學生反問她說:「老師那你有跟爸媽說過嗎?」,後來,她鼓起勇氣打電話回去說,結果接電話的吳爸爸嚇了一大跳,還跟她說謝謝。
感恩拜訪很適合在節日或特別的日子時進行,例如生日、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感恩節等等。KK老師直言,現在的父母很愛過節,但常常只是開派對、吃大餐、買禮物,力求為小孩製造驚喜、留下回憶,小孩不僅無法體會到節日的意涵,還會習慣被取悅、胃口愈來愈大。
比方說,她曾看到有小孩在聖誕節時收到市價六、七千元的手機,拆開禮物時卻大擺臭臉,只因不是收到最新款的iPhone。
這樣的過節方式,非但無法培養感恩之心,反而可能讓小孩離學會感恩更遙遠,KK老師建議,父母應該好好思考,這類節日時除了寵愛小孩,還得試著讓小孩明白節日的真正意涵其實都能扣連到感恩。
三、機會教育,把握每個能學感恩的情境
除了特殊節日之外,生活當中也有很多能學習感恩的情境,很適合父母來做機會教育。KK老師舉例,例如在買東西時,得讓小孩知道支應家中開銷的金錢並非憑空而來,是大人上班賺取的;也可以進一步讓小孩明白大人上班的辛苦,需要付出時間與專業才有薪水。
又比方說,居家生活空間的乾淨、整齊,其實是需要花時間去打掃、維持的,這其中的過程,不妨讓小孩參與,親身體會。KK老師說,小孩做過家事,才會領會做家事的辛苦,也才有可能對此感恩;從沒做過家事的小孩,則會永遠都「無感」。
拜訪祖父母時,可以多聊聊天,讓小孩知道「是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照顧,才有爸爸跟媽媽,也才有我。」進而引導小孩多關懷長輩,多真誠互動,進而感恩,而不是只顧著滑手機。
KK老師直言,現在的小孩,很少有「匱乏」的經驗,所以不覺得「被給予」是珍貴的,當然不會感恩、不會珍惜,這點確實很難教,只能帶著小孩多看看外在世界,試著明白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是過著匱乏的生活的。
感恩好處多,能增加正向情緒,也能提高復原力抵禦負向情緒
除了上述的三個方法,吳相儀也很推薦父母陪伴小孩閱讀,透過相關題材的繪本,用更多元的觸角去理解感恩;有適合的情境時,還能運用玩偶角色扮演,演練感恩的行為,例如吳相儀就曾經帶著女兒玩布偶、演戲,互相打招呼、道謝等等,讓小孩更熟悉這類語言要怎麼運用。
吳相儀分享,古羅馬智者Cicero曾說過:「感恩不只是最重要的美德,它還是其他美德之母。」曾在哥倫比亞大學、賓州大學等名校任教的心理學家史考特(Scott,B.K.)也發現,在心理學研究的人的24個強項中,感恩是最能預測幸福感的一個強項。
吳相儀強調,感恩能增加正向情緒、讓親子關係的滿意度更優,也能降低負向情緒,她就在研究中發現,懂得感恩的人,碰到挫折時,復原力會比較高。感恩的內涵包括珍視當下、知足惜福、感謝他人、感謝逆境與感謝恩典,面向多元,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著力,父母若能培養小孩學會感恩,一生受用。
照片提供:新竹市大庄國小曹雅雯老師、楊宜芯同學
3
如果我們要培養真正發自內心的感恩,感恩模型的四個部分就要全部啟動,而且啟動的順序最好是—事先讓他們注意、問他們的想法、再問他們的感覺、最後連結到行為。
link to https://imgs.cwgv.com.tw/articles/46/21046/preview/21046.png
建立感恩的腦迴路
心理學家發現,
想要真正發自內心感恩,就要在腦內建立感恩模型,
透過「注意、想法、感覺、行為」,
從小培養起感恩的好習慣。
感恩節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除了購物和吃火雞大餐之外,我想對於所有看到「感恩節」這三個字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提醒:生活中還是有些事情值得感恩。
「感恩」是很重要的心態,它不只是禮貌,也是可以幫助我們變得更快樂的方法。許多的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平時培養感恩的心態,可以讓我們更善於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不順利,心情也會變得正面。
如果你曾跟我一起做過感恩日記的練習,持續兩個禮拜,八成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情明顯變好,不是說變快樂,而是變得比較平靜、滿足。久而久之,我已經讓感恩成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過教孩子是另外一回事。我最近找到一些研究資料,覺得非常有道理,想來分享「如何培養感恩心態」的技巧。
首先,無論大人或小孩,感恩都有個表面的成分,就是一種禮貌—懂得說「謝謝」,懂得回禮;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心態。
對孩子來說,這是個複雜的觀念,所以你會看到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往往不太懂得表達感謝。當然,我們可以跟他們說:「叔叔阿姨給你糖果,要說謝謝!不管你是不是要這個糖果或玩具、不管你開不開心,都得說謝謝!」
我們做父母親的也常常會有些懊惱,為什麼其他孩子可以這麼有禮貌,但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叮囑就不會說?
我的小孩也是一樣。
我兒子川川五歲時,有一天他拿一個包裝得非常緊密的玩具對我說:「爸爸,請幫我把這個打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開,把裡面的玩具拿出來給他,他很開心,笑了一下轉身就走了。我把他叫住,這種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不客氣(You are welcome.)。」他就回應說:「謝謝(Thank you.)。」
可是不應該是這樣子,對不對?不應該是我跟他講「不客氣」,他才記得說「謝謝」!
那我們該怎麼提醒小孩,更重要的是,怎樣培養小孩發自內心的感恩心態呢?
根據最近看到的這一份研究,研究者叫安德莉亞.胡松(AndreaHussong),她是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如何培養大人和小孩的感恩心態。她認為,感恩大致上分為四個部分:
1. 注意(notice),我們對於事情的注意,是否注意到人家對我們好。
2. 想法(think),我們對於事情的想法,判斷這個人為什麼對我們這麼好。
3. 感覺(feel),這件事情給我們的感覺。
4. 行為(do),我們表達感謝的行為。
所以她的感恩模型有四個部分:注意、想法、感覺、行為(noticethink-feel-do)。
她做了一個測試,用十天的時間貼身觀察一百個家長,這些家長都有六∼九歲大的小孩(通常是需要訓練他們說「謝謝」的年齡)。十天下來,她發現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叫孩子們說「謝謝」,較少家長會解釋:「說『謝謝』是因為阿姨叔叔給了你什麼東西。」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問孩子:「你拿到這個東西是什麼心情,開心嗎?喜歡嗎?」更少的父母會問孩子:「你覺得為什麼叔叔阿姨要對你這麼好呢?為什麼你今天會拿到這個獎品呢?」
安德莉亞.胡松說,如果我們要培養真正發自內心的感恩,感恩模型的四個部分就要全部啟動,而且啟動的順序最好是—事先讓他們注意、問他們的想法、再問他們的感覺、最後連結到行為。
這樣他們每一次說謝謝的時候,就會有個邏輯告訴他們為什麼。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孩子去買個冰淇淋,冰淇淋店的老闆看到他們說:「弟弟妹妹好可愛,來,多給你一球。」可能大部分的父母親(包括我在內)接過來交到孩子手上,會說:「你要說『謝謝』!」
其實孩子說「謝謝」的時候,不一定知道為什麼,他們看到有兩球冰淇淋,可能只是開心。
但如果用感恩模型來操作(注意、想法、感覺、行為),我們說:「我只有買一球冰淇淋,但是你看老闆多給了一球,有沒有注意到?你覺得他為什麼多給了一球?」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這可能是個困難的問題,但我們還是要問。也許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解答:「因為這個老闆喜歡你,他覺得你是一個很可愛、很乖的小孩,你在旁邊沒有吵鬧,靜靜地等待,真的很棒。你現在拿到兩球冰淇淋,感覺如何呢?」
小孩說:「很好。」
我們說:「那要不要跟老闆說謝謝?」
這個「注意、想法、感覺、行為」就是一個完整的邏輯了,它可以讓我們跳出只記得去做禮貌的事情的邏輯。尤其是當我們把行為和感覺聯合在一起,而且這個感覺背後又有一個邏輯,那就是個完整的感恩心態。
我相信,好的人生來自於好的習慣,好的習慣不只有行為,思想也是一個習慣。感恩是一個對於你或我或身邊的人,從九歲到九十九歲都值得培養的良好思考習慣。
摘自 劉軒 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三采
Photo:Pixabay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妍羽
4
大人疼小孩,本是天經地義,但如果太常透過物質來傳達寵愛、買太多玩具送孩子,恐怕會有反效果。在德國幼兒園任教多年的莊琳君分享,近來德國幼教圈在推廣的「玩具極簡」概念,好處不少,值得父母們參考。
link to https://imgs.cwgv.com.tw/articles/21/25021/preview/25021.png
現在的孩子,常是玩具多多,甚至爆量,雖然這個情況看似尋常、無害,但其實是有可能在無形之中帶來負面影響的。
擁有英國教育心理學碩士的莊琳君,在德國漢堡的國際雙語幼兒園任教近十年,近年來還擔任教務長,她觀察,其實德國的父母跟台灣的父母一樣,每逢耶誕節或生日等等,都會送孩子禮物,不少德國家庭也是玩具滿滿。
「愛孩子是種本能,大人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本是人之常情,但玩具愈多,並不代表孩子獲得的愛就愈多,」莊琳君直言,事實上,過多的玩具,可能會讓孩子容易分心、三分鐘熱度,不但對專注力的發展有礙,也會影響創造力,還讓孩子不容易學會感恩惜物。
觀察到玩具過多的壞處,德國幼教圈近來頗為盛行「玩具極簡」、甚至「無玩具」,有意識、分階段的將玩具減量,希望孩子們能玩得更深入、更專注,不必依賴太多外在物質,也能自在開心;在台灣已經出版過多本暢銷書的莊琳君,近期再推出新作《德國幼兒園的玩具極簡運動》。
已有研究發現,送太多禮物給孩子確實不妥
莊琳君分享,已經有相關研究指出,大人毫無節制的送禮物給孩子,會讓孩子長大後比較容易衝動性消費,甚至可能沉迷賭博、藥物成癮等等。
德國幼兒園的「無玩具日」,就是是由政府的公共衛生研究人員發起的,發起者發現,很多成年人之所以抽菸、暴飲暴食、沉迷購物或網路等成癮行為,多半跟童年的生活經驗有關。
成癮行為的產生,大多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情緒壓力,「無玩具日的立意,就是讓孩子正面迎戰無聊的感受或其他負面情緒,練習靠自己紓解壓力,擁有自我療癒的能力。」
「玩具多」不如「會玩」,引導孩子玩出創造力
當孩子玩具太多時,常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每樣玩具都玩不到十分鐘,換來換去,根本沒有專心的、投入的玩;第二種則是手邊沒有玩具時,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或即使手邊有玩具,也沒辦法一個人獨自玩耍,一定要人陪。
莊琳君直言,「玩」也是種能力,也需要學習的,大人與其一直添購新玩具給孩子,不如引導孩子練習玩出樂趣。
當孩子頻頻分心、續航力不足時,大人可以適時的給孩子一些任務,例如孩子堆積木一會兒就膩了,可以請孩子挑戰堆更高,或堆出特定形狀;畫圖幾筆就不畫了,也可以請孩子試著把畫面塗滿,或用更多色彩等等。
除了引導孩子變化更多玩法、愈玩愈有創意之外,也要留意孩子身處的環境能否專心,例如別一邊開著電視、一邊玩玩具,也別一次拿太多玩具出來,盡量降低干擾因素。
加深孩子與現有玩具的羈絆,學會愛物惜福
玩具極簡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能加深孩子與每個玩具的羈絆,學會愛物惜福。莊琳君坦言,現在的孩子都很受到寵愛,「平常大人要教孩子說聲『謝謝』,很簡單,但若要孩子在心底真的體悟到什麼是『珍惜』,很難。」
她建議,倘若真有需要幫孩子添購玩具,就得選質量好的、耐玩的,比較不容易壞,也別孩子想買什麼玩具、就買什麼玩具,長期送禮過多、物質化的寵溺,如同過度餵食孩子一樣,並無益處。
當然,想要教會孩子一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身教,大人先從自身做起,對於周遭物品珍惜、善用,這種態度便會影響孩子。
莊琳君強調,玩具極簡或無玩具運動,就是要讓孩子察覺到無聊感,並自己想辦法去適應、克服這種感受,減少對外在刺激的依賴,調節自我情緒,以此深化孩子自給自足的快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