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 2022-08-02 00:00 更新:2022-08-02 11:59
其實,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問題行為。孩子的問題行為,其實是「生存策略」,滿足某種內在需求。父母可以試著去理解孩子的行為可能不適當,但動機是良善的。讓我們來看看文章中的舉例吧!
孩子的問題行為,例如偷竊、說謊、割腕……等,讓很多家長感到生氣、難過及不解,但其實,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問題行為。孩子的問題行為,其實是「生存策略」,滿足某種內在需求。
例如︰孩子買東西送給同學,是為了換取友誼。
孩子不知道怎麼交朋友,於是常常送東西給同學,這個行為的確不妥,因為用金錢交到的朋友,不一定會是真心的朋友。但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為了得到友誼。
例如︰孩子對父母大小聲、不肯認錯,是為了保護自尊心。
其實,孩子自己也知道錯了,也會感到自責,但礙於面子,才會這樣頂嘴。
例如︰孩子買東西送給同學,是為了換取友誼。每個孩子需要被愛,當孩子在班上交不到朋友時,就只能用這個方法了。這也提醒大人︰孩子的「愛與隸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例如︰孩子對父母大小聲、不肯認錯,是為了保護自尊心。孩子的嘴硬、試圖為自己狡辯,可能是因為他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覺得自己爛透了,自尊心受到打擊,因此才要這樣對父母強詞奪理。
而孩子的問題行為,很可能反映家庭系統的運作、互動的狀況,所產生的人際互動模式。
之前我有一個作風強勢、喜歡主持正義、排擠他人的七年級個案W,她是排球隊的主力,在班上就像個大姊頭,同學都怕她。當她覺得同學哪裡做錯時,就會大聲地糾正他,還有同學被她罵哭了好幾次。導師覺得W個性很霸道,於是,她被導師轉介來輔導室晤談。
後來,我們談到她的家庭。原來,爸爸從小會家暴她及媽媽。爸爸是藍領階級,下班後常會和同事去喝酒,喝酒回家後看什麼都不順眼,就會對媽媽動手。話鋒一轉,W驕傲的說,小學四年級以後,爸爸不會再打媽媽了!因為那個時候,W已經長的夠高夠壯,也開始練球,會喝止爸爸對媽媽施暴,爸爸不敢再對媽媽動手了。
她的生命經驗中,身邊的人可能是不能信任的,用拳頭才能保護自己。我陪著W去看見,因為有酗酒家暴的爸爸,導致她很難信任他人;以及她為何要這麼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壯,是因為在家中,這樣才能保護媽媽不被打。當W能覺察到這個人際互動模式,就是改變的開始。
因此,我們看到了W努力讓自己趕快長大、努力變得更強壯,背後的動機是來自於她在原生家庭中需要保護媽媽。
這個人際互動模式,是W從家裏學到的,自然也就帶到班上了。但班上同學不是她的爸爸,不會欺負他,她其實不需要對同學那麼兇。有了覺察之後,W就能練習「微調」她的人際互動模式,當她又不小心對同學怒目相向時,練習幫自己踩剎車、深呼吸提醒自己,再和同學好好說話。
如果我們能看見孩子的行為背後的環境脈絡,對於孩子惱人的問題行為,能有多一份的理解、寬容及慈悲。我們不會再用「霸道」來形容W的個案,而是會看見她努力變得更強壯來保護她所愛的人—她的媽媽。
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在我們生氣、惱怒之餘,若能花一點心思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滿足了什麼需求,以及家庭如何影響孩子,我們將不再只是責備孩子不要偷竊、不要說謊,而是去看到孩子偷竊及說謊背後未被滿足的需求。當我們試著理解孩子背後的動機及未被滿足的需求,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治標也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