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密碼08_納粹屠殺惡行傷痕 絆腳石銅雕銘文紀念
朗讀 銀嘉-宏鈞 link to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wl5Z1eWtGj1jwIP12ytm78z-6m0RG_oK/view?usp=sharing \欣賞
記憶,是心心念念、時時刻刻、層層疊疊的累積;遺忘,是渾渾噩噩、破破碎碎、空空洞洞的流失!
紀念碑,是我們不希望後代忘記的事。不管是榮耀或悲劇,都是該傳下去的經驗和教訓。華盛頓越戰英雄紀念碑,我們走過刻滿每一個陣亡軍人名字的黑牆,在沉重的震撼中,浮升深刻省思!
但是,紀念碑對觀光客的啟發,卻比對本地人強烈!觀光客專程來,為不虛此行,多少要認識其中的意義。本地人反而隨意路過,視而不見。即使到紀念日,有大型的紀念活動,也只是政要做儀式、獻花圈,講些假痛裝癢的話,更讓民眾避之唯恐不及,隨著時間日漸淡忘。
1992年12月16日,德國藝術家岡特德尼奇(Gunter Demnig)把一塊「絆腳石」嵌入科隆市政廳前的人行道。這塊絆腳石是10公分的水泥塊,上面鑲一片刻字的銅板,刻什麼字呢?
歷史不該洗刷迴避
50年前的12月16日,納粹公布「奧斯維辛法令」,先拿吉普賽人來「試刀」,為之後大規模驅逐猶太人進行試驗。納粹當天從科隆驅逐1000名吉普賽人,表面是試驗驅逐行動,實際是試驗德國民眾的良心!如果整吉普賽人,社會沒反應,那再拿猶太人開刀,也會沒事。所有的壞事都不是突然天上掉下來,而是得寸進尺一步一步來。
所以這一天等於是納粹屠殺六百萬猶太人,五百萬同性戀、精神病、智能不足、先天殘障和吉普賽人的第一刀!因此德尼奇在銅板上刻下「奧斯維辛法令」的第一條,用「絆腳石」象徵大屠殺50周年的反省。
接著,德尼奇把絆腳石往街道發展。他查出資料,親自刻下銘文,「曾經在此居住的某某人,何時出生,何時被驅逐,死亡於……」然後把絆腳石嵌在事發地點的人行道。
走過的人會彎腰閱讀絆腳石,象徵對受害者的鞠躬致意。這是提醒,歷史不是飄渺的故事,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把受害者的姓名帶回他們生活過的地方,讓人們真實感受。腳下的每一步,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否則教訓不會深刻,悲劇可能會重來!
每塊絆腳石都是純手工打造,德尼奇堅持這個方式,凸顯納粹用機械方式,進行高效率、無人性的大屠殺。有的是「曾經在這裡烤麵包……」、「曾經在這裡演奏……」、「曾經在這裡教書……」,短短幾行字,讓你無可逃避,要你真心面對!
德尼奇已經鋪嵌超過55000塊絆腳石,主要在德國的650個城市,還有歐洲其他100多個城市。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非集中式的紀念碑!現在還在持續擴大中。
有黑暗不一定有光亮,有光亮一定有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