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手足學會解決衝突 而非代為解決衝突

作者:竹教大教授 周育如

 

孩子生少了,怕他沒有伴,父母得一直陪,但再添個弟弟、妹妹的結果,卻常是嫉妒、爭寵和之後沒完沒了的吵架和告狀。~《聽寶寶說話》

老大是家中的第一個孩子,集眾人寵愛於一身,一旦弟弟妹妹出生,更小、更可愛、更需要照顧,因此,不管父母再怎麼做足功課,包括在寶寶出生時送禮物給老大,恭喜他當哥哥姊姊了,或是讓老大協助照顧弟弟妹妹,幫忙拿尿布、餵奶,盡可能讓他對弟弟妹妹的到來有正面的觀感,但實際上,老大還是會清楚感受到他所得到的注意和關心受到了影響。

這樣的感受是很真實的,因此,要求孩子不產生嫉妒或難過的心情,是不切實際也不合理的期待,父母更不要覺得老大的心胸不寬大或不乖,反而要站在諒解孩子的立場,儘量多給予關愛和支持。當媽媽必須帶寶寶時,爸爸可以陪大孩子玩,或是爸爸幫忙帶寶寶,讓媽媽每天至少都有一段時間可以和大孩子單獨相處,這樣可以把衝擊降低許多。等到小的孩子大一點,孩子可以一起玩了,通常手足之間的紛爭難以避免,這時候,父母的處理方式就很關鍵。

爸爸媽媽同一國

首先,絕對不要有「爸爸比較疼誰……媽媽比較疼誰……」的情況出現,在一個家庭裡,一定要讓孩子清楚知道,爸爸媽媽才是同一國!爸爸最愛的是媽媽,媽媽最愛的是爸爸,輪不到你們單獨爭寵,你們相親相愛一起玩也好,吵鬧打架互不相讓也好,反正爸爸媽媽對你們就是一視同仁。這樣做,父母的立場才能在一開始就站穩了,可以避免孩子在情感上產生父母偏心或得不到足夠關愛的憤恨感,也讓父母可以單純的針對手足間的紛爭事件進行處理,不用小心翼翼的擔心孩子的情感受到傷害。

 

其次,對於孩子之間的爭執,如果是會造成受傷或危險的狀況,一定要立刻制止;如果是吵架或告狀,父母就要看情況處理。當孩子吵架時,父母不一定要立刻介入,可以先觀察一下孩子後續的反應,有時孩子吵一吵就又一起玩,此時父母就不用介入;如果吵得不可開交,可以叫過來問,讓雙方都說說發生了什麼事,很重要的是,父母在聽孩子講的時候,不要急著責罵或給建議,也不要把孩子教訓一頓,甚至把孩子打一頓,或是要孩子互說「對不起」就了事結束,這樣其實完全沒有處理到事情。

先觀察後介入

父母介入孩子紛爭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解決衝突」,而不是「幫他們解決衝突」!所以,聽孩子說事件的經過時,父母只需要簡單幫他整理一下事件的脈絡,然後支持孩子的情緒就夠了,例如「剛剛弟弟搶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氣哦!」「哥哥都不給你玩,你很難過是不是?」然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是「把問題還給孩子」,問問孩子:「那你覺得要怎麼辦呢?」讓孩子去想解決之道,如果孩子想出辦法,例如「那哥哥玩5 分鐘後要換我」,或「今天我玩,明天再換弟弟」,只要孩子說得出來,就問另一個孩子:「你覺得好不好?」並鼓勵他們做做看。如果孩子僵在那邊不肯相讓,則父母只要說:「啊!那就沒辦法了,好可惜,你們就不能玩了。」然後把玩具收起來。

父母不用擔心,孩子如果想玩,過一陣子,他們就又會玩在一起了,而且,他們會發現,有爭執的時候最好自己想辦法協商解決,否則下場就是自己也沒得玩。

處理孩子的告狀也是一樣,孩子告狀無非是希望對方受到懲罰,除非是一人把另一人打傷這種嚴重的狀況父母必須立刻處理以外,一般性的告狀,例如「媽媽,弟弟洗手沒有擦」或「爸爸,姊姊沒有把杯子放回去」之類雞婆型告狀,父母大可以冷處理,只要說「我知道了」就好了;如果是孩子之間的小衝突,例如「妹妹拿我東西」或「哥哥說我很醜」之類的,則跟孩子說「請你自己跟他說,把東西還給你」或是「你自己跟哥哥說,他這樣說你很難過」,如果孩子自己去講了,讚美他,如果孩子自己不去講,就不再理會。

 

讓孩子學會人際溝通 父母先忍耐放手

手足之間的相處是孩子學習人際協商最好的機會,父母要懂得忍耐和放手。現在很多孩子上了小學還動不動就跟老師告狀,動不動就和同學處不來,明顯缺乏人際技能,如果希望孩子以後有很好的能力與同學相處,能夠解決人際衝突,也不會被欺負,父母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提供他學習的機會,因此父母在手足互動中的引導非常重要。

最後,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手足好好相處,所以父母必要時也可以製造機會讓孩子互相表白心意,例如讓孩子玩比賽說對方的優點的遊戲,說最多的獲勝;或是經常交付孩子可以一起共同完成的家事小任務,讓孩子有合作的機會,並在完成後告訴孩子因為他們很棒都沒有吵架,爸媽有獎賞。日常生活中更別忘了經常鼓勵並讚美孩子展現出的友善行為,並為孩子貼上人格標籤,例如在有客人來時,在孩子聽得到的情況下,跟客人說:「我們家這個兒子很棒,很懂事很會照顧妹妹,我真的很高興!」之類的,儘量讓孩子有機會聽到自己是多麼友善,爸媽是多麼以他為榮。

只要父母站在同一陣線,家庭氣氛是好的,小時候打打鬧鬧的孩子,終究會隨著長大感情愈來愈好,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的!

 

 

親子天下網站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