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8 為什麼要畫心智圖?

為什麼要畫心智圖?

 

國語,不就課文唸一唸、生字圈詞寫一寫,學學修辭句型再考一考就好,為什麼要那麼麻煩地畫什麼心智圖呢?而且,畫就畫,為什麼還要每一段都寫段落大意?為什麼寫了還要分類歸納出意義段來理出架構?

 

有組合過模型玩具嗎?有一片片塑膠零組件的那種。基本上相同部位的零組件會放在同一個塑膠片上,而且,還會編上號碼,讓玩家可以搭配著說明圖示組合。

 

如果,課文是組合好的模型玩具,那麼,心智圖就是那些不可或缺的零組件。

 

有過拆解玩具的經驗嗎?原本好好的玩具,在拆解後重組,明明每個零件都沒少拿,可是偏偏就是少了一個。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為什麼會這樣?如果,在拆解玩具時,依照拆解的順序,將每個拆下來的零件分類分堆放好,當要重組的時候還會發生找不到零件的狀況嗎?也許會有,但是發生的機會應該不會太多。

 

這是昨天再一次跟孩子們說明「為什麼要畫心智圖」時所用的說法,因為不想他們只是為了畫心智圖而畫,希望他們能夠了解心智圖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也讓他們想想,為什麼同一篇課文有的人「懂了」,有的人「記得了」,而自己卻還是「迷迷糊糊」?

 

心智圖是個工具,是個能夠幫助學習的工具。但是,光只有心智圖是不夠的,還需要其他工具的協助。「擷取段落大意」→「整合成意義段」→「理出架構」,除了扮演協助繪製心智圖的工具角色,其實是整個學習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

 

透過提問和討論分享的過程,理清文章脈絡,體會作者撰寫用意,有了通盤的了解後,總要檢驗一下。繪製心智圖是個很好的檢驗方法,因為如果沒有完全理解文章,所呈現出來的心智圖也會是殘缺不全,就像組合玩具的零組件不完整一樣。可是,如果能把心智圖畫完全了,就表示真的都懂了嗎?套句國中理化老師的教誨:「能說給同學聽得懂,那才叫真懂!」

 

因此,以心智圖為本所進行的口說發表,就成了最重要的學習成果驗收指標。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心智圖,想要口說發表得好,難啊!

 

「學而不思則惘!」為什麼要畫心智圖?為什麼要寫段落大意?為什麼要分類歸納出意義段來理出架構?其實,說穿了就是希望孩子們能用心思考、體會並理解文章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