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口說發表的訓練
[ 訓話 ]
不是因為孩子的表示不夠好,而是他們太容易滿足於自己的舒適圈中,「這樣就好」的現象普遍呈現,不會想要再讓自己更好。於是,開口教訓他們。除了嘴巴嘮叨,也用一些小故事和生活實例輔助,這些教訓不是說完就算了,而是當成該日的短文主題,讓孩子們回家想想再寫成短文。
[ 觀摩 ]
只是訓話並不能具體給孩子幫助,讓他們回家寫成短文,真的能省思成長?也不見得。自己思量後覺得比較可行的就是「觀摩」。於是,找了雅惠老師(二年級)、惠貞老師(五年級)和政忠老師(國中生)的口說錄影,放給孩子們「欣賞」,讓他們從影片中找出認為的「優點」,鼓勵他們學習起來並實際運用在自己的口說發表。
另外,也曾邀請別班的孩子來做踢館魔王,讓孩子們看看沒經過訓練但卻也能講得好的孩子,人家的優點在哪裡!那一次的踢館經驗,真的刺激到班上孩子,也許是輸人不輸陣,也許是真的發現自己的缺失所在,所以接著的口說發表就不一樣了。
[ 鼓勵 ]
前面提到的短文,不是寫寫就算了,配合班經的存款制度,提供優厚獎勵(被評為可唸且有上台分享者可得2000威蜂幣),讓孩子們試著在文字上學習完整表達,分享時練習如何穩健發表。另外,也提供獎勵給在口說發表時有回饋的孩子,鼓勵他們去看同學的優點,因為看得到才學得起來,如果連優點是什麼都不知道,那該學什麼呢?
[ 嘗試 ]
其實,在第九課的口說發表後,第十和十一課都沒有口說發表,一方面是在教訓、調整孩子們的態度,另一方面則是讓孩子們從踢館魔王和影片觀摩中多些時間省思成長,還有,就是我自己在嘗試不同方式去引導。
第十課的學習單裡加入表格,重新引導孩子從自然段到意義段的歸納統整,同時練習用簡短文字下標題,也練習利用整理出來的表格繪製心智圖。這過程嚴格要求一定要配合我教的方式,理由很簡單,孩子們總會以自認為的創意來呈現心智圖,卻不管畫出來的圖是否完整,而又對別人(包括我在內)的建議無感,套段家長在群組裡發享的話─「抓不到重點,又容不下別人的意見,自我意識太強烈,被唸個幾句就掉眼淚、生氣,真不知道該如何溝通。」
既然「覺得別人不懂自己,卻又不知道如何讓人家了解」,那就先乖乖照著做,一步步學起來,至少能學會如何表達才能讓人家了解。所以,強制要求一定「照規矩」來!等到學會了,再讓他們自己去發揮創意,就像這次「自學4」的表現一樣,有了紮實基本功後才能充分發揮實力。
第十一課是很重要的轉折,想著如何讓孩子們更能體會詩的意境,帶他們繞校園一圈觀看不同角度的風景,幸運地是那天豔陽高照,確實領會了晴天的美,隨後而來的梅雨,滂沱大雨使教室外景色因水氣而迷濛,讓孩子親眼見到了雨天的美。這,也讓我有了新的體悟─「提問,要讓孩子見到如何思考的過程。」
提問很重要,要能問出好問題更重要。但是,孩子們看到的只是「問題」,卻不見得了解「問題從何而來」,又或者是「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憶起過去曾與家長的對話,媽媽憂心著孩子不會想,不知道家裡的處境愈來愈艱難,只會耍脾氣一味要求媽媽滿足他的需要,那時提醒媽媽要讓孩子明白「解決問題的過程」,因為孩子只知道媽媽可以排除萬難,卻沒看到媽媽在憂慮的過程,於是自然不能同理。
提問,目的在藉由回答問題前的思考,讓孩子們去深入理解文本,但是要讓孩子能夠回答一個問題,往往需要更多問題去引導思考。在課堂上以口說提問,沒問題,但是回家後他們要如何回想上課內容?學習單上若只是幾個題目,孩子們真有辦法達到預期思考的目標?如果預期目標是要讓孩子們能夠「自學」,是要讓他們能夠「豐富口說發表內容」,似乎還要多一些什麼。
於是,第十二課學習單做了改變。首先,孩子的能力進步了,可以不需要使用課文填充來引導捉重點,改由課文選句填空並搭配暖身和基礎題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從問題中去捉重點,也增加了「想一想」,提供一些問題讓孩子們去思考,從不同問題去理解文意。改變的地方其實不多,但是問了自學組的孩子,他們說「有難度」,可見得應該是會產生一定幫助。從結果論,「自學4」孩子的優異口說發表,私下問過,那些「想一想」的確幫了她不少。
有些時候,不得不「訓話」,但是光這樣並不夠,提供範本「觀摩」,結合班級經營制度給予「鼓勵」,不只學生,老師也要改變並「嘗試」,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班上孩子們口說發表能夠進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