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前開始,小熊媽常以「3C管教」為題演講。她觀察,前幾年家長反應平淡、不覺得問題嚴重,今年同樣的題目,卻有極大的迴響,家長有問不完的問題。
知名親職教養作家小熊媽育有三子,由於看過不少孩子3C成癮的例子:爸媽因為工作忙、對孩子上網不設限,等到發現時孩子已沉溺手機和網路而不可自拔。因此,小熊媽對孩子3C的使用,採取嚴格的控管。
在她家,念高中以前絕對不給孩子智慧型手機。孩子念幼兒園到國中階段,只要寫完功課、做完家事,每天有半個小時的3C使用時間,可以看卡通或是上網。念小三的老三,自從哥哥教他Scratch程式之後,會選擇上網寫程式、玩自己寫的小遊戲。
未來親子最新出版
一開始就把界線訂得很清楚
小熊媽家規定,小學畢業後,才可以到社群網站註冊;升國中後,只給功能最陽春的手機。當然,兒子也曾經對她抱怨「別人都有手機,只有我沒有。」小熊媽回答:「抱歉,在我們家就是沒有。」
小熊媽表示,「一開始就規範清楚,孩子才知道界線在哪裡。」老大一直到高中才有智慧型手機,「既然老大都挺過來,老二比照辦理,沒有就是沒有,孩子都很認分,沒有什麼異議。」
如果孩子要做作業或是上網查資料,則開放使用家裡公用區的電腦,爸媽可以看得到螢幕畫面。小熊媽認為,「關於3C的使用權,一旦放了就很難收回來,」因此,從小養成習慣很重要。
沉迷手機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5、6年前開始,小熊媽常以「3C管教」為題演講。她觀察,前幾年家長反應平淡、不覺得問題嚴重,今年同樣的題目,卻有極大的迴響,家長有問不完的問題。
小熊媽發現,有些隔代教養、阿公阿嬤帶的孩子,年紀很小卻網路沉迷,「一人發一台平板,小孩安靜、不吵不鬧就好。」有媽媽後來發現事態嚴重,但又無能為力,因此痛苦不已。
小熊媽指出,手機沉迷的情況隨著孩子年紀愈大,問題愈來愈嚴重。目前就讀大一的大兒子念建中時,學校提供WIFI、可以無限連網,很多時候學生上課時會滑手機,有些同學留晚自習是為了連線打遊戲,「學校把高中生當成大人來看,不給太多的規範,但這很考驗孩子的自制力。」
想成在餵毒,就不會給孩子手機
大學念台大心理系的小熊媽說:「從心理學研究來看,手機成癮的腦內變化和吸毒的反應是一樣的,如果家長把手機當成毒品來看的話,就能夠堅持住,不會太早給孩子手機。」
小熊媽看過不少例子,太早給、太輕易給孩子智慧型手機,家長後悔莫及。小熊媽常跟家長分享,「你想像一下,給孩子手機,就像是餵他毒藥;面對孩子的吵鬧或要求,你就能不為所動。」
她建議,「愈晚給小孩手機愈好,小學階段千萬不要給孩子智慧型手機。」「等孩子比較成熟且有判斷力時再給,手機會變成好用的工具,而不是毒品。」
如果決定給孩子手機,「在給之前,一定要先裝好監控軟體;因為孩子的自制力絕對不夠。」小熊媽笑說,「給老二手機之前,沒有裝(監控軟體),現在他也不給裝。」
小熊媽表示,在孩子18歲之前,家長是監護人,安裝監控軟體不是為了惡意想要探知孩子的隱私,而是了解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內容,盡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孩子。
用新的行為模式取代滑手機的習慣
手機成癮和毒品成癮的狀況類似,要戒除時容易出現「戒斷症狀」。小熊媽建議,家長的做法不宜一下子太激烈,立刻卡掉、禁止孩子上網,否則孩子的反彈會非常激烈。
最好慢慢來、採漸進式方式,「用新的行為模式取代滑手機這件事。」爸媽協助孩子建立新的行為模式、安排實體的活動,例如:參加學校球隊或樂團,或是去運動、閱讀、出外走走等。讓孩子空閒時有別的事可以做,學習新的東西、接觸「真的」朋友,就不會因為無聊而一直黏在手機上。
除此之外,也可採正面的鼓勵、叮嚀孩子注意手機的使用。小熊媽說,老二面對會考壓力時,導師鼓勵學生「希望你們可以去你們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去你不想去的地方。」於是,老二在國三那年非常認真、努力念書,幾乎沒有用手機。
升上高中後,兒子「大解放」、每天開心的滑手機,小熊媽也沒說太多,她的做法是,抱抱兒子,跟他說:「你長大了,媽媽給你手機,希望你能善用它。如果你一直滑,3年後你可能無法去你想去的地方。」小熊媽幾乎每天講,但會變換說法,用正面的鼓勵方式叮嚀他,「希望你能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此,孩子就會有警覺,知道要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