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英語:Blue moon)原為西方概念,是不依照規則在日曆中出現的滿月,相對於陰曆的置閏。大部分的西曆年中只有12個滿月,大約是每月有一次滿月。但每隔2或3年就會有一次額外的滿月,這個額外的滿月就稱為藍月,但不同的定義會使這個額外的滿月出現在不同的時刻。在Google搜索「once in a blue moon」,會得到計算結果為1.16699016×10-8赫茲,即出現藍月的頻率。 目前最通俗的定義是出現在一個月中的第二個滿月。
藍月這個名詞在西方最常用的意義是隱喻不常發生的事件,例如:「當藍月再出現。」 (英語:Once in a blue moon)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藍月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指出,「藍月」說法源自1946年「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編輯撰寫的文章,今年10月的滿月將分別出現在2日凌晨5時以及31日晚上10時,第二次滿月就是相當罕見的「藍月」。
「藍月」發生的原因是曆法的計算問題,因為月球公轉的周期是29.53天,所以農曆每隔29或30天會出現一次滿月,不過,國曆每個月有30或31天,所以如果當月月初1號或2號時滿月,月底就會出現第二次滿月,平均每2至3年才會出現一次,上次出現在2018年3月31日。
http://www.bcc.com.tw/newsView.452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