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tterstock
每個班級裡總有好幾個股長維持班級良好運作:風紀股長管理秩序、衛生股長監督打掃工作、班長負責統籌與代表班級...但在這位國小老師眼中,真正良好的班級經營是每個孩子都成為這三個「長」,讓學期初選好的所有股長,通通「失業」。
經營一個班級之始,我和學生討論也訓練了班級事務的運作模式。一早進到教室就是晨讀的開始,讓閱讀自然而然開展。晨讀結束的鐘聲響起,這是交作業的時刻,人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把要繳交的作業簿冊都翻開到要批閱的那一頁,走到教室前方的大桌子,看著第一個人放置簿本的位置,眾人依序放好。沒帶作業簿的人要主動告知老師原因,並約定可以補交的時間。
「在座位上就把簿冊翻到要批閱的那一頁,再走出來擺放」,這雖是小動作,卻是重要的細節。如果大家拿著三五簿本聚集在教室前頭,好整以暇的慢慢翻、慢慢看、慢慢放,不僅擁擠阻塞,整個班級秩序也顯得雜亂。做好準備再走出來,養成習慣,小細節可以成就大未來。
若要交回學習單或通知回條,先出來的人會自動到置物櫃拿一個空籃放置,後面的人便可依序繳交;坐在窗戶邊的同學,放學了,就該是你順手關窗,而不是留待「窗戶長」來關;要上戶外體育課時,坐在電源開關旁的同學,就是你要隨手關掉電源,並不需有人扯開喉嚨喊著:「關燈長,你快點來關電燈啦!」
聽到上課鐘響,大家從校園四面八方魚貫進入教室,平息呼吸進入上課情緒,在在都是態度的表現,無須出現「五四三二一」的倒數計時,我認為那不是優美的聲音,反倒破壞了教室裡應有的寧靜。
我喜歡教室裡有一種從容不迫的自在,我訓練學生要有觀察環境的能力,及自我提醒與實做的動力。
我的班級仍有基本的班級幹部項目,如班長在集會時整理班級隊伍,協助班級事務;衛生股長在掃除結束之後,協助巡視整體環境,提醒需要加強的同學;糾察股長負責協助管理班級秩序。這些班級幹部會在期中換血一次,盡量以當過者不再重複為原則,好讓人人都能有機會為班級服務。我跟學生說,
班級最優質的表現,就是班級幹部都失業,都無事可做,因為人人自律。
我說選班級幹部是很簡單的事,除了基本的項目之外,人人都是長,也必須、一定要擔任「長」,但不只是一個「長」,而是一口氣當三個「長」,也就是「三長」,三合一的長。古代以「三」代表多,現代流行三合一的咖啡或茶包,一次到位。要當長也要三合一,一次就定位,這三合一的長就是「笑長、懂事長和執行長」。
校長是主持一校事務的領導人,小朋友對校長都很敬重;董事長是公司業務的最高執行人或是創辦人;執行長CEO是大企業集團裡的最高行政負責人。當我們聽到此人頭銜是校長、董事長或執行長,都會投以敬羨眼光,知道此人有崇高社會地位,有不凡工作能力。取這三個長的諧音,孩子,你可以是「笑長、懂事長和執行長」。
你應該當「笑長」,微笑為你帶來好人緣,微笑讓你做事順手,微笑讓你有好心情。
你應該當「懂事長」,凡事觀察、凡事思考、凡事判斷,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盡量不讓父母師長為你操心。
你應該當「執行長」,從做中學,養成動手做的習慣,發揮執行力。
這樣三合一的長人人都要當,人人都是長。
我和學生常有討論,積極事先疏通勝於事後消極處罰。舉例來說,當老師不在教室時,小朋友通常較為吵鬧,或明知該安靜的時候卻走動或喧嘩。我們討論原因為何?當下為何?後果為何?
小朋友說因為老師不在教室,「大人不在,可以輕鬆一下」。都說些什麼呢?小朋友深究之後發現不外就是下課去哪裡玩?這一題怎麼寫?某某東西借我,或是想到什麼好笑好玩的事,其實沒那麼重要。這樣一說不可收拾,可能變成訕笑打鬧,最終受罰。有得到好處嗎?並沒有。
我說教室裡不是不能說話,而是說話的質量,生來一張嘴就是要表達要溝通的。老師不在的場合,你發揮「懂事長」的判斷力,知道此時該做什麼事,結合「執行長」的執行力,自由閱讀或先行翻閱課本;若真有必要說話,便輕聲細語,用你和對方聽得到的音說,那是沒問題的,也不會造成干擾。人不是為了避免受罰而不做某事;是通過思考與判斷才做出決定,因為你說的話、做的事,都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爸爸媽媽開車會遵守交通規則,爸媽不是看到警察站在路口,才知道紅燈不能右轉;爸媽也不是因為警察站在路邊,才知道不能超速或闖紅燈。這都是自律,心中自有法條自我規範。
學生說,紅燈右轉會讓綠燈直行那一側的人很緊張,因為沒想到會有車子轉過來;還有人說,紅燈右轉的人如果看到警察剛好就站在轉彎處,會覺得自己很倒楣,因為會收到罰單,但那是自找的。同理,不是老師離開教室就可以眾聲喧嘩,你知道分寸之間。
人人都是三長,學習觀察與判斷,不是被告知與指派。班級經營最高的價值是自律、自我管理。人人都想要自由,不想讓他人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管理,管好自己,方能得到充分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