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誼好好育兒報-小一新鮮人哪些先備能力最重要?

迎接即將來臨的小學新世界,小一孩子最重要的能力到底是什麼?一起來看看教學現場,校長、老師的建議。

信誼歷時九個月追蹤四千多個小一家庭調查發現,家長都蠻欣賞自己孩子的表現,市立大學附小研發組組長張偉萍這樣解讀,她認為,雖然家長認為自理能力普遍應該已具備足夠適應小學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在小一現場,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實並沒有這麼高,因為面對新環境,孩子會降低成熟度表現;而且,常有意識充足但行動不足的現象,也就是孩子知道該怎麼做(道理),但會急著去玩耍,東西不放好、丟了也不會找(不惜物)、不擅長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物品。

小一孩子有許多狀況是家長在幼兒園時期想像不到的,孩子正就讀小一的薇閣小學家長張庭瑄便分享,她的小兒子在進入小一後因為不習慣有考試壓力的新上課模式,一直出現用大哭來表達抗拒壓力的狀況,之後是在接到導師電話後,積極與學過心理學的班導師合作,不斷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鼓勵讚美他,避開他一開始做錯的責罵,才安度這個轉變風暴。從分離焦慮、認知學習能力到社會團體適應等⋯⋯每個小一生因為成長環境而發生的狀況都不一樣,那麼以教學現場來看,有哪些能力是入小一前後,家長最可以及早幫孩子預備的呢?

吃飯原來問題大

首先,生活自理能力裡,一年級老師最常碰到的是吃飯問題,孩子常出現吃很慢或含著不吃的狀況,也有的是長期習慣讓家長用餵的,小一以後在學校十二點開始吃飯,孩子可能十二點半就得搞定吃飯這件事。只要班上有一到兩位孩子跟不上吃飯的速度,對老師就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台北市立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校長林玫伶建議家長可以從入學前就讓孩子練習,在某段時間內自己把飯吃完。

孩子的身體狀態準備好了嗎?

小一校園環境和幼兒園不同,現在的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知覺普遍欠缺了解,台北市永安國民小學校長邢小萍提醒家長得在入學前訓練孩子的大小肌肉發展。大肌肉包括孩子能不能自己上下樓梯、能不能走平衡木、能不能自己跳繩? 小肌肉包括孩子可能必須去操作很多剪、撕、黏的動作。

閱讀、聆聽、口語表達

入學前調查發現有83%的家長會讓孩子提前學習注音符號,雖然調查發現入學10週後不管孩子是否先學過注音,學習成果都相當。但入學後調查仍有七成以上的家長主張要在幼兒園階段讓孩子先學習注音。針對這個現象,林玫伶校長提醒父母,要關注的是在正規教育前所受的注音學習方法是不是正確?畢竟幼兒園老師的專長養成並不是37個抽象注音符號的教授與學習

破八成的父母選擇提前學習,背後代表了家長對於孩子進入文字學習階段的焦慮,林玫伶校長建議家長緩和焦慮更好的選擇是從閱讀中學習,父母可以選擇活潑的讀本親子一起讀或是玩注音符號遊戲、兒歌等,或在唸字的同時指著字唸,透過指讀和發音,不僅可以識字、識詞,也能在過程中產生聲音和文字的連結。

就算不做指讀,林玫伶校長也建議家長可以在共讀時完全照著書中文字唸,不用刻意簡化內容或因為怕孩子聽不懂而把內容轉換成自己的話,有些敘述孩子也許第一次不懂、第二次不懂,但經過更多聲音、表情、動作、圖畫的連結,多讀幾次就會懂。不需刻意的去學,就可以達到親近文字、友善符號的效果。

邢小萍校長也分享,親子閱讀中的感情與溫度,孩子說話時家長的聆聽等都非常重要,親子共讀時可以一起閱讀、聆聽、幫助孩子用口語表達出來,這都是安親課或輔導班無法做到的陪伴。
「探索學習」的熱情需要家長的帶領

幼小銜接階段,校長和老師們建議家長最重要的是讓自己保持「正向樂觀」的心情和態度,讓孩子感覺到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學習的樂趣,如果父母面對課業總是說快點、快點寫完,孩子感受到的是緊張,整體的氛圍會毀掉孩子對學習的看法,一樣的功課,如果家長是正面的反應和情緒表現,孩子的學習就會是快樂的。比如寫字握筆,家長可以這樣說:「你一定可以寫得很漂亮,寶貝加油!」現今家庭生得少,家長更有機會做到陪伴而不干涉,不當橡皮擦家長。

從幼兒園到小一轉變期,洪如杏老師建議家長對孩子有更多的理解,當課業表現不佳,家長不是要去擔心孩子跟不跟得上,而是應該去評估孩子是哪一個點需要我幫助?是專注力還是手眼協調?還是理解力?找出跟不上的原因,而不是專注在「跟不上」這個結果。

家長要試著把問題往前推,比如孩子如果桌子很乾淨是不是就不會東摸西摸?而孩子如果能上課專心,他回去就應該可以轉述上課的狀況,家長可以在聆聽和對話中去評估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所以「跟不上」這個詞其實有好多面向的原因,每個孩子都不同,只要孩子每一個階段都有「探索學習」的熱情,孩子的學校生活就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