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陽春麵的故事
這是發生在台灣2006年的真實故事。
「阿姨,這碗陽春麵,我跟弟弟只吃一半,剩下的可不可以包回去,給爸媽吃?」九歲女孩魏雪婷低頭看著已「開口笑」的球鞋,兩個弟弟也放下筷子,認真地等答案。孩子口中的阿姨,醫院的社工員黃秋鳳說:「我們再買一碗」,眼淚卻不聽使喚地掉了下來。
這是個五兄妹與四十六歲母親的真實故事,發生在台中市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外的小麵攤。母親吳慧萍罹患子宮頸癌,癌細胞已擴散到全身,住進安寧病房,已簽下病危時拒絕急救的同意書,想安靜、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家在南投竹山鎮的魏雪婷,與十歲的哥哥魏冠宇和三個弟弟七歲的梓敬、六歲的學聖、五歲學賢,輪流在安寧病房陪伴母親已近十天,醫院特別為他們準備一間休息室,供五兄妹夜宿。
黃秋鳳說,五兄妹的父親魏伯彥打零工維生,幫人噴農藥、砍竹子,但已有好一陣子沒工作了。五兄妹的母親因坐骨神經痛去檢查,病房裡只剩雪婷、學聖、學賢。黃秋鳳見三個孩子飢腸轆轆,帶他們去吃麵,原以為他們會點三碗牛肉麵,沒想到雪婷囁嚅地說:「我們三個吃一碗陽春麵就好。」
黃秋鳳改點兩碗餛飩麵,學聖、學賢吃了幾口,雪婷只吃幾根麵,沒碰餛飩。正當秋鳳滿腹疑團時,雪婷放下筷子說:「阿姨,爸爸媽媽還沒吃飯…」,接著低頭看看自己的球鞋,「我們要省一點包回去,給爸媽吃。」
黃秋鳳聽了,眼淚掉了下來,心疼地說:「我們再買一碗素麵,給媽媽吃。」三個孩子隨後提著半冷的餛飩麵回到病房,大哥冠宇熟練地倒在碗裡,餵母親吃了兩口,再把剩下的麵分給老三梓敬。
昨天中午,吳慧萍與五個小孩共享一個素食便當。冠宇在稀飯內夾點豆皮、青菜,吳慧萍胃口不好,勉強吃了幾口,回過頭來餵冠宇一口,冠宇咬著豆皮,嚼了很久才下嚥。
雪婷因連續幾天照顧母親累倒,還不停拉肚子,臉色蒼白躺在母親病床上,搖手表示不想吃。梓敬、學聖拿著湯匙,面對剩下的便當大快朵頤。
飯後,冠宇帶著弟弟出去玩, 在醫院內捉迷藏,雪婷貼心地在母親耳邊嘀咕, 然後拉起遮簾,替母親換尿布。她熟練得擦拭清洗,再替母親按摩、搥背。院內護士常摸摸她的頭,給她溫暖的擁抱。
中山附醫安寧病房主任周希誠說,日本有個「一碗湯麵」的真實故事,有個母親帶著兩個兒子背著一身債,每年除夕團圓飯只能上麵館吃碗麵,而且只點得起一碗湯麵,母子三人共享那碗麵。吳慧萍與丈夫、孩子的感情,不因窮、病而改變,比起許多人面對貧窮、債務,動輒攜子自殺,更教人感動。
十歲的老大魏冠宇個頭小,常面帶微笑,照顧母親、帶領弟妹時,有股超齡的老練,當她餵母親用餐時,身旁弟妹也在吃飯,他卻沒替自己留一口飯。魏冠宇昨晚對母親說,他將來想當董事長,看起來很威風,還可以幫助別人,也能照顧家人、弟妹。
醫院社工員黃秋鳳說,老二魏雪婷功課很好,母親吳慧萍曾多次誇她是「模範生」,功課不必操心。魏雪婷則低聲說,她成績普通,只是放學後會先寫功課,免得寫不完。有時間她會教讀小一的弟弟梓敬讀書,但有時教不懂,「我乾脆幫他寫功課,比較省時間」。
吳慧萍住進安寧病房後,冠宇、雪婷偶爾在父親忙不過來時,得向學校請假,幫忙照顧母親,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安寧病房主任周希誠說,吳慧萍是末期子宮頸癌,去年九月因嚴重疼痛,接受緩和治療,上周因腰痛無法行走、站立,經檢查癌細胞已擴散到全身骨頭。
吳慧萍去年二月開始陰部持續出血,她不以為意,拖到四月才去看醫師,抹片檢查罹患子宮頸癌,轉到中山附醫腫瘤科治療,醫師原安排手術治療,但推進手術房後,才發現癌細胞已擴散,是末期子宮頸癌,開刀已無濟於事,只能化療,但還是持續惡化。
主任周希誠說,吳慧萍之前每次做化療,身邊都跟著一群孩子,少則兩個,多有五個,孩子們可愛又懂事,得到全體醫師、護士的疼愛。確認癌細胞已擴散後,周希誠委婉告訴吳慧萍後,讓她獨處幾分鐘。當周希誠主任踏出診間時,後頭傳來吳慧萍絕望的痛哭聲,讓他心很痛,不知該怎麼幫助她。
凌晨吳慧萍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在醫院。醫院幾天前發出病危通知後,她的先生魏伯彥就帶著五個孩子守在病床邊,院方也為他們準備了蛋糕提前慶祝母親節,五個孩子帶來賀卡送給媽媽,要「媽媽加油,阿彌陀佛幫助媽媽」,並一一親吻媽媽,讓吳慧萍沒有遺憾的得到了「善終」。
吳慧萍臨終前不忘叮嚀大哥、大姊要照顧弟弟、妹妹。同時跟先生說「對不起、謝謝你、再見」,還說「我很愛你,但對不起自己要先走了,留下五個孩子讓你傷腦筋照顧。」魏伯彥也向吳慧萍說「對不起」,強調慧萍嫁到魏家都還沒有享受到,兩個人還相約來世還要做夫妻,同時答應吳慧萍會照顧孩子們長大成人,貢獻社會。周希諴表示,吳慧萍是個很有智慧的人,而她帶給孩子們的,也是一種正面的生命教育,為她的人生劃下完美句點。
【啓示】
我們人往往是在失去了之後,才懂得去珍惜所有的一切,但故事中的五位小朋友,卻在還沒失去的時候,就懂得去珍惜,而且當失去了以後,也能勇敢堅強的去面對。當他們身處逆境的時候,還會懂得要去關心其他的人,那當我們每天過著幸福安逸生活的同時,是否也會想到要去關心及幫助他人,甚至為其他的人著想呢?這個曾經在最無助時,接受社會大眾幫助的一家人,當他們從困境中再度站起來了以後,雖然依舊貧窮如昔,卻樂於幫助別人,幫助另一群比他們更弱勢且更需要幫助的人。這種不就是我們傳統美德裡的「安貧樂道」、「知足常樂」以及「自助人助」的積極、正向態度嗎?相信看完故事後也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珍惜」。希望大家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尤其是與家人相處的時光,那是無法用再多的金錢去買到的!現在…應該還不算太晚,好好的去孝順父母吧!莫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而徒增悔恨!
資料來源:http://jtgo.hipage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