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莊子美學的後結構色彩及其對學校教育的啟示 

王恭志(2009)。淺談莊子美學的後結構色彩及其對學校教育的啟示。竹縣文教,39,68-71。

 

淺談莊子美學的後結構色彩及其對學校教育的啟示 

王恭志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篇 

(本文刊登於竹縣文教39期)
 

一、前言

    受 到歷代統治集團獨尊儒術的政治力影響, 我國傳統以來的教育體系,皆以儒家思想為脈絡,法家刑罰為手段, 而墨家或道家等其他思想則淪為配角。然而, 吾人若細思道家思想之精髓, 則對於當代教育系統亦具有豐厚的啟發! 莊子思想並非我們常人所謂失意避世自戀者的避風港,而更具有如同 Foucault所主張自我技藝學的內涵, 這是一種高度積極自身修練功夫的生存美學, 與古希臘文化中著名的「德爾菲神喻」(Delphic prescription)銘刻的「知汝自身」(gnôthi seauton), 所標示的主體與真理之基本關係, 在思想上有所感通,而這股東西方思想的交流與激盪, 使得探討莊子思想在西方學界漸成為顯學。莊子美學的思想, 若能引入學校教育的場域,無疑地具有創新思維的意義! 莊子以寓言的文體,闡述人生處世之哲學, 其所產生的後結構色彩及其「意符」(Signifier) 的無限扮演,在當代的基層教育場域裡, 能帶來意境的無限鋪陳以及對自身心靈深度的批判與省思, 無疑地這也具有生存美學的教育意義。 以下將就莊子美學的後結構色彩、 後結構主義的校園氛圍以及莊子美學對學校教育的蘊義, 進一步加以論述。

二、莊子美學的後結構色彩

    莊 子,姓莊名周,是戰國時代的著名思想家, 其思想承繼至老子的學說,著有《莊子》一書, 書中充滿了寓言的文體,莊子的文辭優美,寫情、狀物與抒志, 栩栩如生,答辯論理則精妙絕倫,在華夏五千年文化歷史中, 已成為思想之精華。 而莊子的文體與論述內涵所呈現後結構色彩的美學風格,以及莊子「 山林隱逸,布衣素冠」的特質對民族所形成的文化情感, 對於國畫的悠遠縹緲與留白,對我們的處世哲學, 皆產生了積極的意義。統觀莊子美學的風格,實乃建立在「 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系上所形成的生態美學、物化美學與無用美學。

    在生態美學方面,誠如莊子在〈知北遊〉篇有提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事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 觀於天地之謂也」。莊子的這段論述, 對當代的品格教育具有極大的意義。真正品格的提升, 其前提在於人格的涵養,當人們能真正體會莊子所稱「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時, 則能體會自身之渺小與無知,當吾人能體會同樣也來自於西方哲學家 Socrates所稱應該清楚認識自身之無知時, 則更能以開闊的胸襟涵養自身,並以虛靜心來關照自身, 當能將自身融於天地之間,感受天地之大美,則能擴大自身之格局, 拋開世俗名利之競逐,而以更高的視野來俯瞰社會體系, 此種涵養與西方所謂「後設認知」(metacognitive) 的概念有所感通。

    在物化美學方面,莊子「天地有大美」的概念,亦與其「 莊周夢蝶」的「物化」功夫有所感通。誠如莊子在〈齊物論〉 篇裡所提及:「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至與! 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 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物化的美學並非指淪為工具化,而是指人格的涵養與提升, 與天地結合在一起,若用白話文來說明這段文字的意義, 就是要與他人、花草樹木、昆蟲動物、 山川湖海等萬物萬景有所相連,進而成為命運共同體而聲息相聞, 從對自身的關照提升到對萬物的相互關照, 而這也正是物化美學的精髓。

    在無用美學方面, 莊子更是用極為生動的筆調來傳達出後結構主義的美學色彩, 並為我們開闢了人生的心靈淨土。首先就莊子在〈逍遙遊〉 篇裡與惠子的對話所談及的無用之用,對於所謂的「用」 重新加以認識。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 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 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哠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 夫子固拙於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瓢, 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 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從莊子與惠子的對談中,談到了何謂「 用」的相對定義。莊子藉由與惠子的「無用而掊之」 進一步引伸何謂「可用」?何謂「無用」? 當我們用功利的角度來看有用與無用,無疑帶了有色的眼鏡, 必定招受蒙蔽。這個概念用在教育場域來抒發,更具有教育的意義。 我們的教育體系都強調「有用」,視人為「材」, 用功利的標準來決定成功與失敗,來判別有用與無用, 這也將重蹈階級的再製而缺乏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無用之用」的美學,同樣也出現在莊子對於「櫟社樹」 之用的審美論述中。莊子在〈人間世〉篇提及:「匠石之齊, 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 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巿, 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 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 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 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 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從莊子這段寓言文體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得見「櫟社樹」 之所以長壽,乃在於其無用,從而導致「匠伯不顧,遂行不輟」。 強壯高大直立的良木,因其好用,中壽即遭砍伐,而「櫟社樹」 可享盡天年。「櫟社樹」之美,在於其無用,然而「櫟社樹」 卻顯現其生命之張力而「觀者如巿」。 從莊子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省思,社會價值的判斷應是多元的, 而儒家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將標準訂於一元,是值得省思的。 這種「無用之用」的審美內涵,同樣能在教育領域激起思想的漣漪。 我們的各項比賽皆顯揚所謂的優勝者, 然而那些非優勝者的處境又該如何思考, 我們的教育體系是否能包容「櫟社樹」之美,值得深思!

    此外,莊子「庖丁解牛」所展現的創造之美,「解衣般 礡」 所蘊含超越功利、放空自我、虛以靜心、坐望心齋的審美內涵, 使得莊子美學的整體面貌呈現出虛無縹緲、逍遙自樂、開放多元、 寧靜至遠的後結構色彩。而功名與內涵、實與虛、無用與大用之間, 莊子的寓言提供了最佳的註解。莊子的美學,也在後現代社會中, 提供了教育場域新的養分與思想脫胎換骨的契機, 而不得不讓我們重新看待莊子的美學意蘊。

三、後結構主義的校園氛圍

    從上文對於莊子美學的討論中, 我們可以發現莊子的美學與西方後結構主義的思想有某種程度的感通 。若說「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是一種透過「 表意系統」(systems of signification) 來探索文化意義是透過什麼樣的相互關係之現象與活動, 進而覺察與理解文化中的意義,是如何被製造與再製造的深層結構, 那麼所謂的「後結構主義」(post- structuralism), 則是指跟隨在結構主義覺醒之後出現的一套思想, 後結構主義試圖去了解這個無法挽回地被分割成數個體系的世界; 後結構主義拋棄了結構主義的簡化方法論,追求意符的無限「扮演」 (play); 準此而論,結構主義重視二元對立的整體或系統, 後結構主義則超脫結構的框架邁向主動解構與建構的新起點。因為, 雖然結構主義的出現能幫助人們從生活的混亂表象中, 揭露隱藏其中的完整結構,但亦容易陷入簡約化, 從而導致意義的破碎支離,這種簡約化在我們的社會體系, 在我們的教育體系,刻痕可謂甚深,這在我們的教育場域裡, 可從課程的概念而獲得。

    1980年代以前的台灣,課程是屬於發展的, 這種發展是受制於政經勢力、男性史觀(history, not herstory)、漢族中心以及菁英階層的影響。 但隨著學者歐用生與陳伯璋將西方「新教育社會學」 的概念引入台灣教育學界(卯靜儒,2004124), 西方課程社會學者Michael W. AppleHenry GirouxWilliam F. Pinar等人對於知識與控制的探討, 逐漸融入於本土的課程研究中,從而影響了台灣教育的生態。 課程從「課程發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走向「理解課程」(understan ding curriculum),課程的「再概念化」(reconcep tualization)正方興未艾。這股「再概念化」 同樣也在校園氛圍中激起漣漪。

    過 去在我們的教育體系,特別是八0年代以前的台灣中小學教育, 仍有所謂的「人二系統」,將教育視為精神國防般, 嚴格實施精神控制,對於課程文本嚴格加以過濾, 企圖藉由儒家的道德教化為工具,實施社會安全控制。長久以來, 我們的教育系統強調秩序與規則,學校的建築型態也充滿了「 全景敞視」(panopticon)般的監督心態(Foucau lt, 1977: 225-250)。 但隨著政治的解嚴以及新教育社會學的思想在台灣逐漸本土化, 除了民智大開,許多新興的社會運動遂被我們所接受, 這正代表著台灣社會的進步力。

    我們若進一步細看中小學的教育生態, 正逐漸從過去的僵化邁向活潑化; 這包含了教師的來源多元化所帶來了非師範體系的新活力。「 新右派」(The New Right)走向的時代趨勢,使得家長教育選擇權 受到保障, 學校市場化導向之後,更能增加學子的受教權, 而這些正是從過去結構主義氛圍下被簡約的體制與二分化傾向, 過渡到後結構主義的意符無限扮演,解構與建構成為脈絡化的常態, 而被人們接受,所呈現出社會百花筒般多元繁茂之景象。

    若 再細思教育行政、學校行政與教師教學之間的關係, 教育行政是屬於政府政策推動的執行者, 教育行政之目的在於推動政令,獲得績效, 這些績效常化身為數字化的圖表或成果冊。 而學校行政則是執行教育行政所規劃的政策,並協助教師教學。 然而,學校行政與教育行政最大的不同,並不在於層級的問題, 而在於對象的問題。如果說,教育行政是管理與控制, 那麼學校行政則是協商與服務,因為學校行政的對象是教師、 學生與家長,是朝夕與共的伙伴關係, 學校行政與教師教學間的互動是動態與鮮活的,是實踐的、 動態生成的,是需要古希臘哲學家Aristotle所稱「 實踐智慧」(phronesis)的涵養。

    準此而論,在後結構主義的時代趨勢中, 校園氛圍呈現出一股解構與建構之風,許多的規範被重定義, 許多角色被重新審視, 這與過去結構主義模式的簡化與二分法有所不同。相互包容、 求同存義、親身參與、同中有異等多元視角, 正是後結構主義下的學校氛圍。

四、莊子美學對學校教育的蘊義

    莊 子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系上所形成的美學風格, 蘊含了超越功利、放空自我、虛以靜心、坐望心齋的審美內涵, 使得莊子美學的整體面貌呈現出虛無縹緲、逍遙自樂、開放多元、 寧靜至遠的後結構色彩。其生態美學、 物化美學與無用美學所形成的多元視角, 帶來了與儒家思想體系以及法家刑罰制度截然不同的新視野。 以下將以對庶民教育體系的重建、 學校行政領導的革新以及教師教學思考的改宗等面向, 進一步加以論述。

一、對庶民教育體系的重建

    庶民教育的概念,源自於巴西成人教育學家Paulo Freire感慨巴西農民當年識字率普遍偏低而欲掃除文盲所衍生 的教育模式,Freire在《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 y of the Oppressed)一書中的論述, 更讓我們重視庶民教育的權益, 這種帶有濃厚社會主義色彩的教育思想, 瞬間感染了新教育社會學的運動。對於「知識與控制」(knowl edge and control)的探討與省思, 促使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公平與正義。

    莊 子在〈逍遙遊〉篇裡有關「無用之用」與「巧用」的論述, 讓我們重新思考「有用」與「無用」的定義, 這種定義從二元對立走向渾沌交融的景象。 無論是從中華民國憲法還是教育基本法, 皆明文規定國民教育的公平意義。然而,在中小學的教育場域裡, 仍舊重視菁英的教育。庶民與菁英之間的階級分野, 原是來自各家族間諸種政經脈絡下的長期結果。在台灣社會中, 雖然沒有印度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 般明顯的階級分野, 但庶民與菁英間的貧富差距所造成教育資源的不公, 也是明顯的事實。在台灣社會中,廣義的庶民子弟, 包括了工人子弟、佃農子弟、市販子弟、弱勢族群子弟等, 他們的非學校教育資源明顯不足,更遑論才藝的學習了; 而廣義的菁英子弟,則包含了富商子弟、公教子弟, 他們的非學校教育資源則明顯優於庶民子弟, 當庶民子弟與菁英子弟在中小學校園中相遇, 階級之間的意識與矛盾則明顯產生。 中小學教育場域是否再製階級的意識? 是否提供庶民子弟更好的教育?還是讓庶民子弟更加失去自信心! 則值得重視。然而,當前中小學教育的諸多比賽,獎優汰劣的模式, 諸多篩選的機制,充滿了菁英的導向, 讓原本處於政經劣勢的庶民子弟,容易斲傷自信心, 而這也正是儒家思想對於功利追求下所產生的現象。 我們的教育體系若能適時融入道家的思想, 在教育的體系中減少對於名與利之競逐,融入更多的虛靜之心, 並以莊子美學中所呈現的「開放性系統」, 試圖來彌合菁英系統與庶民系統之間的落差, 因為社會的穩定維繫於庶民教育體系的建立。毫無疑問地, 對於庶民教育體系的重建與重視, 將值得菁英體系的教育行政系統加以重視。

二、對學校行政領導的革新

    學 校行政的領導革新,首重在「革心」。我們的行政領導理論, 過多地移植於企業管理的理論以及承繼至儒家思想對於階級與名利的 重視。眾所皆知,企業管理重在績效與利益,重在管理與控制。 這種管理的模式是菁英導向的,道德發展模式是屬於他律的, 在成效上是要求投資報酬率的。然而, 學校行政的內涵與公務體系在性質上畢竟有所不同, 學校行政除了執行上級的規範外, 仍需要站在第一線親身示範以作為表率,因此需要高度的轉化能力。

    學校行政與教師教學是密不可分的,理想的學校領導模式, 校長就是「首席教師」(head teacher), 而學校的主任,其正確的職稱為「教師兼主任」 ,更是與教學系統密切相連。在歐美許多國家, 校長是需要親自授課的,在台灣的大學體系, 大學校長也大多是教授出身,兼任校長職務後, 也大多能根據實際需要,親自授課並指導研究生。因此, 在後結構主義的校園氛圍中,中小學校長身為「首席教師」的理念, 將逐漸受到重視, 這也正是上個世紀末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所提出的改革方向( 林明地,200011)。 當校長能親自授課, 學校行政與教師教學之間的鴻溝,也將隨著校長作為「首席教師」 的趨勢,而逐漸同一交融,這則有助於校園氛圍的和諧化、 民主化與專業化。而許多優質校長們的專業領導與專業教學, 也將能帶領學校的課程與教學走向專業,且有助於校園團隊的建立, 這將是家長與學生之福。因為,校園中的課程與教學做得好, 就是最大的社會公關,學校的公共關係, 絕非只有從企業管理學來引進,道家的開放系統思維, 應該對於學校教育有諸多啟發。

三、對教師教學思考的改宗

    傳 統儒家思想授與教師崇高的地位,而有所謂的「天、地、君、親、 師」的說法。在西方,教師的角色被膩稱為「班級中的國王」, 其一言一行皆成為班級學生的楷模,因此地位重要。 但也由於儒家所賦予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 因此長期以來,教師就會有一股特殊的習性,若套用Pierre Bourdieu 再製理論的精髓,這就是一種habitus。當教師有了這種「 習性」(habitus)之後,其教學模式、對 待學生的態度、 對待學校行政委任的業務,就會有一套固定的思維模式, 若再加上學校的生活作息正常,教師的人際交往單純, 則難免會使得教師的教學思考淪為某一種習焉而不察的套路, 教師的教學若在這種套路下, 則難免又是呈現出另外一種例行公式化的教學思考模式, 而不利於教學創新。

    有 鑑於此,教師的教學思考有必要加以改宗, 並注入彈性權變的新活力,而來自道家的思想, 正可以為我們的教師教學思考模式做一革新。莊子所提出的「 虛靜心」正可以提供教師反省思考教學的根基, 因為教師面對的是不斷成長中的孩子, 所處的環境也是不斷日新月異的社會, 因此有必要不斷地加以進修以吸收新知, 破除儒家所賦予我們高高在上的角色,而以道家的立場, 站在與學生平等的角色,與學生共同成長與學習, 如此才能真正感受到天地之大美,體會「無用之用」,從莊子的「 可用」與「無用」以及「櫟社樹」的隱喻,重新省思何謂「好學生」 與「壞學生」,重新看待「菁英子弟」與「庶民子弟」之鴻溝, 如此將有助於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建構。

    此 外,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教師更需要有創新的思維來進行教學, 而莊子的寓言文體,正可以提供教師教學時之參考。 因為若用儒家說教的模式來進行教學, 則難免會陷入填鴨教育之險境而讓孩子感到難以接受, 但若用寓言式的文體來教學,則更能突破語言的限制, 以後結構主義所稱「意符無限扮演」之精神, 在潛移默化中增加學生的創意思考能力, 為孩子們提供更加豐富的心靈饗宴。

五、結語

    誠如莊 子〈逍遙遊〉篇中所提出的名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每個人也都是平等的, 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不是上對下的關係,而是平等的, 教師與學生最大的不同,只不過是年紀大於學生而已, 而學生未來的發展潛能卻是無可限量。此外, 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領導人才,更要破除「菁英領導」的模式, 也不要將自身的階級視為是人群中的菁英而沾沾自喜, 因為這將縮小自身的格局。行政領導只是服務的角色, 行政領導人才與教師、學生、家長的關係, 只是伙伴關係而非上下關係。本文從莊子美學的後結構色彩出發, 來探討學校教育的議題,希冀能跳脫出儒家階層體制思想的視角, 解除儒家競逐功利的羈絆,擺脫儒家對於名分的要求, 以不一樣的視野來重新看待學校教育所出現的問題。站在道家所述「 大家都是常人」的立場, 重新發現自己之無知以及思考如何超越自身之無知,並以莊子「解衣 般礡」的內涵,超越功利、放空自我、虛以靜心、 坐望心齋的審美情懷所呈現出虛無縹緲、逍遙自樂、開放多元、 寧靜至遠的後結構色彩,為學校教育重新注入一股新的活水而努力。  

參考文獻

卯靜儒(2004)。從新馬克思主義到後結構主義— 課程社會學研究的  再概念化。教育研究集刊,第五十輯第一期11 9-142

林明地(2000)。 校長專業發展課程設計理念與教學方法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3 710-20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Alan Sheridan, Trans.). New York: Vintage/ Random.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France,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