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志(2004)。新右派課程政策的評析與啟示。教育研究資訊,12(5),34-56。
新右派課程政策主張的評析與啟示(本論文刊登於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TSSCI)
王恭志
(本論文刊登於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TSSCI)
本 文旨在探討新右派的課程政策主張,以期對我國當前的課程改革有所啟示。首先,分析新右派的內涵;接著,對新右派的課程政策主張加以評析;最後,本文作者根 據新右派課程政策之論點,試圖提出對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啟示。綜上所述,當前英美新右派的課程政策是結合新自由主義的教育市場化機制與新保守主義的國定課 程與國定測驗之「保守的現代化」政策,意圖加強績效責任以提昇國家競爭力,並維護西方傳統的價值。反觀國內的課程改革,卻是走向「教育鬆綁」的方向。臺灣 的課程改革充滿了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色彩,值得高度肯定!但課程鬆綁與統整後所造成「知識淺化」的現象,卻也值得憂慮!面對當前課程改革,我們有必要進 行深度的反省與前瞻,以期對課程改革有所助益。
關鍵字:新右派、課程改革、課程政策
-------------------
Criticism of the New Right Curriculum Policy with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Reforms in Taiwan
Wang, Gung-Jyh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be the New Right curriculum policy. Firstly, to analyzed the New Right. Secondly, to criticized the New Right curriculum policy. Finally, according to above criticism,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find implications for the “Grade 1-9 Integrated Coordinated Curriculum Reforms” in Taiwan . In conclusion, the “conservative restoration” of the New Right educational policy was combined neo-liberal and neo-conservative agendas which covering a broad range of issues, such as competitions, markets, choices, accountabilities, performance objectives, standards, common cultur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national testing. This new alliances of the New Right are pushing curriculum in conservative directions. In Taiwan , the spiritual of the “Grade 1-9 Integrated Coordinated Curriculum Reforms” was de-regulations and liberations. Faced with so many problems in current curriculum issues, we all need deeply reflec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backward and forward, so it will benefit our curriculum reforms.
Key words: curriculum policy, curriculum reform, the New Right
-------------------
Wang, Gung-Jyh, Doctoral student,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Teacher & Director of General Affairs, Pinglin Elementary School, Guansi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壹、緒論
「新右派」(the New Right)源起於西方世界,英美強權自從1960至70年代以來,歷經學生運動、越戰失利、石油危機與通貨膨脹等因素,加上以英美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前蘇聯集團的「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Pact)持續的對抗與冷戰,所產生80年代以來結合「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經濟與「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政策的新右派政府,主張一方面進行教育市場化以提昇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強國家對教育管控的積極角色,制定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以企圖維護西方傳統價值與教育品質。美國面對歐盟的整合以及來自亞洲各國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力量的興起所帶來的新挑戰,害怕失去國際競爭力而於1983年提出了「國家在危機中」(A Nation at Risk)的警訊。而英國也對過去福利國家政策的平等主義之標準和價值進行攻擊,一方面讓教育走向市場化競爭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於1988年制定了「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增加政府對教育事務的管轄並制定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Galton, 2000:323-324;Jones, 2000:299)。反觀國內,台灣地區自從政治解嚴以來,社會日趨多元化,各種聲音紛紛出籠,教育也興起一股改革風潮。自1994年的四一0教改遊行運動,到1996年行政院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的出爐,再到2003年 所公佈施行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這皆顯示了當前台灣地區課程改革所蘊含開放、統整、一貫、鬆綁與解放的面貌。然而,在課程改革的同時,是否能達 到預期的成效,也產生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議題。教育鬆綁下的快樂學習,是否真的能解決過去教育的不當管制,是否能真正讓學生獲得有助益的學習,值得關注。而 教師是否能在這波的教育改革中增權賦能,發揮教師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之角色,值得持續注目!在此際普遍的社會大眾質疑學生學力下滑之時,有不少的家長與教 育工作者質疑這波的教育改革過於躁進,產生揠苗助長的現象。然而,在教育「鬆綁」與「綁鬆」之間的歷史鐘擺下,我們的課程改革是不能自外於國際脈絡中來進 行思考。英美的新保守主義思想,使得其教育政策實質轉向,值得我們加以觀察與重視。本文將針對新右派的課程政策主張進行探討與評析,並試圖提出對當前我國 課程改革的啟示。以下將就新右派的內涵、新右派課程政策主張之評析以及對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啟示作一論述。
貳、新右派的內涵
基 於英美當前結合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自由化、競爭與多元化的選擇權,以及新保守主義對西方傳統價值的維護與國定課程、國定測驗的實施,這使得當前的英美強權教 育政策朝向右轉。在了解新右派課程政策主張之前,有必要先釐清新右派的內涵,以下將就新右派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保守聯盟的結合作一分析。
一、新右派發展的歷史脈絡
1980至90年代由右翼份子所巧妙結合新保守主義的國家積極干預角色,與新自由主義的自由市場機制之國家最少干預角色所產生的新右派,再到新世紀的開始,左右了英美的國家政策發展,也影響到了教育政策的方針。以下將就新右派的源起與發展脈絡作一析論。
(一)新右派的源起
新右派這一詞首先應用在1966年當時美國加州州長Ronald Reagan的理念與政策(Hartnett, 1998:349)。1970年代後期的石油危機,導致英國因為能源花費的增加而產生通貨膨脹與經濟發展遲滯,因此向「國際貨幣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申請貸款;與此同時,1960至70年代的美國,也遭受了學生反文化運動、黑人民權運動以及越戰失利陷入泥淖所產生大規模的反戰運動,在國際局勢動盪與冷戰的陰影之下,導致英美強權在政治與經濟方面,都受到了國內與國際中的許多挑戰(Hartnett, 1998:349;Henales & Edwards, 2000:1-2;Taylor et al., 1997:3)。因此,在英國1979年開始由Margaret Thatcher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與美國在1980年由Reagan所帶領的共和黨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新保守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相互結合的政策(George, 1999:1、5;Martorell, 2002:1)。 在當前英美新右派勢力抬頭之際,一方面強調新自由主義的教育市場化導向,以增加學生與家長的選擇機會與社會達爾文式的競爭,並減少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卻 又強調新保守主義的國家標準與國定測驗,以加強績效責任,注重成就目標導向,巧妙的結合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形成新右派的保守教育走向,而這些皆是形 成新右派的因素。
(二)新右派的發展脈絡
探討新右派的教育政策內涵,必須先從政治與經濟的面向切入。新右派是一種經濟自由化的政策,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Adam Smith在 1776 年出版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一書中,主張廢除政府在經濟議題上的干預,在生產方面沒有限制,在商業方面沒有障礙也沒有關稅制度,認為自由貿易是對國家最好的經濟發展方向,鼓勵自由競爭以促使資本家獲得最大利益(Martinez & García, 2000:1),而這也是新右派所主張的方向。新右派主張政府角色應受到限制,讓經濟的政策在社會中自由發展(Apple, 1993:228;Gray, 1993:1)。在過去二十餘年來,在西方國家興起了新自由主義,主張市場自由化,國家應當減少在經濟方面的干預,貿易的發展應該給與充分的自由空間,而過去福利國家的政策也應該調整,減少公民的社會福利保護政策,增加更多的競爭觀念。Hayek(1973:17)認為政府的主要目標不是去生產什麼特殊的服務或提供公民生產,而是去注意使商品生產和服務機制的調節保持正常的運轉。新右派論者認為,市場具有一雙「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能像上帝般有智慧來進行調和的工作;因此,對Thatcher來說,這個社會本質上就不是公平的,而政府的任務就是積極發展優質的上層社會階級,如此最終才能嘉惠於包括下層社會階級之所有的人;此外,新右派也主張國營的公共部門縮小化或私有化,以利於市場的競爭導向,Thatcher改革了公有化的弊端,認為私有化能帶來最大利益,這也使得在1979年到1994年英國的國有企業比例下降了29%(Apple, 1993:228;George, 1999:1-4;Hartnett, 1998:349;Kely, 1994:1-25)。而在美國,過去二十年的新右派政策,導致強化了社會不公平的現象,在「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於1997年歸納2600個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報告顯示,中產階級被貧窮化與空洞化,而有利於資產階級(George, 1999:5-6;Martinez & García, 2000:1)。在過去二十年的新自由主義趨勢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化了它的角色,「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有廣大的影響力,而「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也在長期辛苦的協商下,於1995年1月成型,有助於消除關稅壁壘(George, 1999:6)。從當前快速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經濟的過程中,我們將看見整個世界成為一個超級大市場,從英美兩國的新右派政策中,跨國企業與大資本家將成為新右派的最大受惠者,新右派的經濟影響力,也將轉化為對教育與文化的巨大宰制,但卻不利於弱勢族群與文化不利地區的發展。
此外,在政治方面,1960年代源自於美國的新保守主義,是對於復興傳統的價值、解釋新興社會現象與對當代政治的反應。尤其是在前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首先發射Sputnik一號火箭把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地球軌道之後,引起美國社會普遍質疑進步主義的快樂學習所帶來國力下降的警訊,加上當時美國所推動的社會改良計畫失敗與越戰失利陷入泥淖的陰影,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所導致全球的通貨膨脹,種種因素使得美國轉向新保守主義(李連江,1994:67-68;Habermas, 1989:22-27;Hartnett, 1998:349;Henales & Edwards, 2000:2)。根據1976年的「新聞週刊」(引自李連江,1994:80-83) 所對美國新保守主義的概念闡述中可以得知,新保守主義是堅持西方的價值觀念,反對共產主義,擁護古典自由主義,支持國家適度干預經濟的角色,認同改良式的 社會福利制度,重視個人價值,強烈主張維護傳統的宗教與道德的觀念,反對「性的解放」與反文化的思潮,而重視家庭文化。因此,新右派的立場是站在維護傳統 的價值,主張國家的目的是要維持市場機制順暢運作並積極發揮政府管理權力的「強國家」(strong state)之角色,如此才能夠提供個人選擇、經濟自由市場化與國家強健發展的基礎。
綜 上所述,新右派的內涵,重視市場化的自由競爭機制,減少國家對課程的管控角色,運用市場化與私有化的模式來發展課程,具有社會達爾文思想的影子;新右派重 視國家積極的角色,制定國家標準的課程,並以國定測驗來維持高標準與高品質的教育內涵。新右派重視對過去西方優質傳統文化的維護,尤其重視過去優秀的經典 著作,企圖恢復過去以基督教文化為主的單一傳統而攻擊多元文化的課程觀,重視家庭倫理與道德,積極維護傳統文化的價值,這些皆構成了新右派的內涵與意識型 態。
二、保守聯盟結合的分析
當前英美兩國的教育政策,走向了Apple(2000b:xi)所稱「保守的現代化」(conservative modernization)。 而這股保守勢力的結合,產生了受到廣泛認同的新保守聯盟來推動教育和社會的保守政策。新右派保守聯盟的內部,雖然充滿了緊張與矛盾的趨勢,但也相互妥協而 產生最有效率的運作,更加穩固了這波保守勢力的復興與確定了課程的轉向,以下將就保守聯盟中的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進一步加以分析。
(一)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從經濟學的主張出發,支持教育的市場化與相互的競爭。Martorell(2002:1-2)指出自從1979年Thatcher在英國執政以來,已將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推展到全世界。新自由主義的主要觀點包括:1.國家的資產與服務私有化;2.削減公共的花費,特別藉由解除國家福利的政策;3.勞工市場去規則化,廢除所有保護勞工的立法;4.貿易自由化,促使各國打開他們的市場以面對國外的競爭。Apple(2001a:38-47) 認為新自由主義在保守聯盟中,是最有利於支持「保守的現代化」政策。新自由主義論者認為公家機構像是學校,如同黑洞般吸引許多資金的注入,但卻不一定能提 出相等的成果;對新自由主義來說,經濟的合理性更勝過一切;效率與成本效益分析是優勢的標準。消費者和超級市場的譬喻在此是相當貼切的。新自由主義的政策 也被視為對政府內缺乏競爭力的公務員之攻擊,而主張公共機構民營化與私有化,同樣也適用於教育的公辦民營與鼓勵私立學校的設立。新自由主義已經把重心放在 創造介於教育和經濟之間更密切的連結,或是把學校本身安置於市場中,把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和教會學校一起在市場中競爭,提供家長更多的選擇,藉此市場機 制,淘汰辦學不力的學校,以獎勵優質的學校。
經濟的現代論者視學校應該為連結市場的場所,特別是全球化的資本市場,因此學校本身必須被轉型與產生更多的競爭力,透過市場化的策略提供家長可選擇的方案來使得學校更加進入市場化的競爭中(Apple, 2001b:2)。 而在此市場化的趨勢中,也產生了一批新的階級。這些專業與經營之新中產階級本身是沒有意識型態的色彩,且在教育政策上已經具有影響力,而不需要附和其它團 體的意識型態。這群新中產階級本身經常是為政府所雇用的專家,他們專業於評鑑、測驗、效率、管理、成本效益分析以及類似的技術和技巧,而這些技巧和知識是 這群新中產階級的文化資本(Apple, 2001b:3)。 新中產階級如同專家般精於效率的經營、測驗和績效責任,藉以提供技術的專業知識來支持「保守的現代化」政策。他們本身的向上流動依賴在專業的知識與專業的 管理、測量和效率,所以經常支持政府政策,而具有「中立的工具性」之特質。因此,新中產階級善於運用測驗的技術與更加嚴格型式的績效責任之要求與緊密的控 制。新中產階級藉由緊縮的控制、高效益的測驗以及績效責任的方法,提供本身更加具有活動力的角色,以累積文化資本來增加中產階級的孩子們之向上流動的機 會,而不只是依賴於經濟資本。
準 此而論,新自由主義是在這保守聯盟中的領導者,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專業與經營之新中產階級運用本身的專業技術與專業知識,運用善於測驗的技巧提昇自己的專 業能力,在這新保守勢力復興的聯盟中,累積文化資本以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而新自由主義背後的思維,就是濃厚的資本主義色彩與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想,把教 育商品化與物化,藉由經濟自由競爭的優勝劣敗之明確績效帶進教育中,來改變教育的體質,並減少福利國家的過度保護政策,以促使教育在自由市場制度中更具競 爭力。當前熱門的全球化議題,就是新自由主義下的產物。新自由主義透過教育的市場化與縮小政府的管控角色,將為教育帶來績效與卓越。
(二)新保守主義
在許多國家中,新保守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概念有所重疊,新保守主義經常同意新自由主義在經濟上的主張,但新保守主義更加著重於「文化的復興」與「標準的提昇」(李惠斌、楊雪冬譯,2000:39;Apple, 1999:1)。Apple(2001a:47-53) 指出,不同於新自由主義強調國家角色的弱勢,新保守主義經常是由強勢國家角色的方針來主導,而在這意識型態下的政策,是主張恢復「西方傳統價值」且具有愛 國主義與保守特質的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在它的意識型態背後,是表達對一個「他者」的外來非主流文化之恐懼,而表現出對標準國定課程的支持,新保守主義攻 擊雙語教育和多元文化論,且堅持要求提昇標準(Apple, 2001b:2)。 新保守主義強調一個回到傳統的價值和道德性,主張我們需要對卓越與品德加以關注,恢復愛國主義、誠實、道德以及企業的精神,藉以攻擊多元文化論所造成文化 的污染現象,並企圖建立「西方至上」的運動來影響課程和教科書的編排。而新保守主義的支持者是一群「威權民粹論者」(authoritarian populist)的「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ts)。這些威權民粹論者想要回到過去在聖經傳統中的信仰、知識的基礎、神聖的文本以及神聖的威權。他們對媒體、教育、社會福利、性別、宗教等公共政策的領域是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威權民粹論者根基於聖經的權威,來面對教育和社會的政策(Apple, 2001a:53)。 基督教的道德性、性別的角色和家庭的價值是具有保守的色彩,而公立的學校教育本身則是被認為具有廣大的危機,公立學校的教育內涵不符合威權民粹論者「保守 的現代化」之立場。此外,威權民粹論者也將勢力延展到關於什麼才算是在學校中的合法知識,並進而影響教科書的出版者,左右教科書所傳遞的知識內容,藉以改 變國家在教學、課程和評鑑等方面的教育政策(Apple, 2000b:9-11)。在國家課程政策的水平中對於教科書的立法,是非常可見的;像是德州,規範教科書要強調愛國主義來對政府服從與擁護,德州和加州有極大的權力在決定什麼將算是正式的知識(Apple, 2001a:55)。Apple(2001a:56-57;2001b:3) 認為威權民粹論者的基本教義派不信任課程中的多元文化論,他們非常想要回歸到傳統威權關係的教學。宗教保守的威權民粹論者們憂心學校教育與傳統家庭之間的 關係,對這群基本教義派來說,傳統的家庭是上帝給與的,上帝使男人成為威權的宰制者,且認為宗教的威權高過於公共的政策。因此,保守聯盟中的這群基本教義 派,有實質的影響力在課程的政策與實際。他們認為,只有藉由在核心權威、道德、家庭、教會和禮儀等議題,才能使學校克服道德的衰微。當前英美新右派大部分 皆為民粹論者的集合,這群基本教義派主張教育市場化與私有化,支持公共的資金分配到私立與宗教的學校。藉由私立學校與教會學校的成長,可以保護西方傳統的 價值與基督教的利益,藉以反擊多元文化論對白人優勢文化所帶來的衝擊,而這也是威權民粹論者所積極主張的政策。由於這群基本教義派的威權民粹論者積極有效 率的運作,使得英美的課程已經比以前更加保守。
綜上所述,新保守主義經常聚焦於來自北歐與西歐的白人優越文化,新保守主義懷舊與思慕西方傳統文化優越的價值,尋求西方文化正典的課程。新保守主義重視國定課程和國定測驗的目標,在學校的改革中,越來越重視標準、卓越與績效責任(Apple, 2001a:49)。新保守主義對合法知識的管控是可見的,這國家強勢的理念也是可見的,如此的控制體制不是基於信任教師的專業,而是對教師能力的懷疑。新保守主義下的強勢政府,能強勢的要求教師教給學生合法的「官方知識」(official knowledge),藉由遍及全國的國定課程以及國定測驗,來維護教育的秩序(Apple, 2000a:226)。因此,新保守主義透過國家標準的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對於知識、道德與價值加以緊縮控制,將會建立更加高標準與嚴格的官方知識。新保守主義透過成就測驗的競爭與合法知識的篩選,將更加穩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原則。
參、新右派課程政策主張之評析
社會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之趨勢,影響著教育政策的發展;教育議題的辯論,是無法脫離政治脈絡而處於真空狀態中,教育政策的發展無可避免的必須與政治相連結;因此,課程是政治的文本,課程無法孤立於政治的脈絡中(Hartnett, 1998:345;Pinar et al., 1995:243-244)。面 對新右派巧妙的結合新自由主義之教育市場化與私有化的競爭導向以及新保守主義之國家標準化的課程與測驗,一方面減少國家對教育控制的角色,一方面卻又積極 的制定國家標準來發揮國家積極的角色,形成當前英美兩國為首之「保守的現代化」政策,而影響到課程的發展,值得我們加以關注,以下將進一步加以評析。
一、人性物化?---市場化之迷思
新右派的教育政策就是藉由自由市場競爭的機制,增加學校內外競爭的流動性,運用績效責任的壓力,刺激學校競爭力的提昇,並鼓勵教育私有化以減少學校依賴政府的補助,而政府也縮小對教育的管控,這個趨勢影響到了學校課程的角色。在教育市場化的競爭中,學校的課程必須提供最有效率的學習內容以使得學生更有競爭力以面對國際的挑戰,因而產生了「套裝的知識」以運用於教育市場化之所需,但卻容易產生人性的物化。例如,從Apple(2000a:226-227) 所舉出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這新自由主義市場化的趨勢中,學校行政部門為了吸引家長與學生,會比較注重外表的門面與立即的短期效果,像是提高升學率、國定 測驗的成績評比、教育與商業結合等等的措施,藉以提高學校的聲望與商業的利益,但如此將會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而此物化的思維將使得教師比較容易忽略了課 程與教學之實質的內涵且不利於教師成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而過度的強調競爭力,將不利於處在弱勢階層的學生,新右派的教育市場化也將導致階級鴻溝的擴大而 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此外,Hill(2002:51) 也認為,教育不應被視為商品來進行買賣,倘若教育被視為商品,則教育的主體性將蕩然無存,教育的價值觀也會被扭曲。課程在市場化中,將會與商業利益掛勾, 而課程所欲傳達的合法性知識也是經過篩選的,其知識的合法性值得存疑?在教育市場化下的課程,其被定於一尊的官方知識是屬於特定主流團體的知識而不利於非 主流的弱勢團體,如此也會產生新的符應論。
有 鑑於此,本文作者認為,在教育市場化的課程政策下,學校與學校之間為了要生存而不斷的競爭,競爭雖能帶來進步,但競爭也會帶來人性的扭曲,容易使人迷惑於 表面的數字遊戲而失去教育的真諦。教育市場化的思維使得社會充斥著優勝劣敗、適者生存而不適者淘汰之達爾文主義的濃厚色彩,教育商品化之後,將使階級間的 差距更加明顯,如此將不符合人文精神,容易產生人性的物化。
二、公平正義?---國定課程與測驗之效應
在新自由主義教育市場化的導向中,提供了消費者多元的選擇,而國定課程,特別是國定測驗的角色,則扮演了在這市場化中把關的角色(Apple, 1993:230)。在英國,國定課程首先為Thatcher政府所介紹,它是由數學、科學、科技、歷史、藝術、音樂、體育和現代外國語言所組成;到了1988年的「教育改革方案」,賦予了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國定課程立法的依據。英國Thatcher政府時代的教育大臣Kenneth Baker認 為國定課程是一組標準的知識,提供了教師明確的教學目標,國定課程也提供了家長清楚與明確的資訊,以瞭解他們的孩子在學校之所學習的內容;同時,國定課程 也能避免孩子從小學到中學過程中所發生的課程內容重複的現象,並且鼓勵教師集中他們的精力在幫助每一位孩子完成他們最大的潛能(Apple, 1993:224;Jones, 2000:299;Galton, 2000:323-324)。 伴隨著國定課程把關角色的是國定測驗,而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是否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從英美強權的例子中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例如,在美國,更加注重測驗 的原因是害怕來自日本、亞洲四小龍以及歐盟的挑戰而失去了國際競爭力,因此藉由國定測驗來維持所謂的品質與篩選的工具,而不是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來為弱勢 者發聲;在英國,國定測驗提供了各校校際的聯盟排行榜,意圖強化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競爭並提供各校之間績效的評比,其目的在於符應市場化的需求,而不是基於 公平正義的原則(Apple, 2001a:37)。因此,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雖然旨在提供不同階級的人們相同的學習機會,但最後卻容易成為市場化的工具,而犧牲弱勢者的學習權益,也將帶來新的不平等。
準此而論,誠如Apple(2000a:233-234) 指出,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結合了教育市場化導向,將有助於擁有技術的中產階級將文化資本、經濟資本與社會資本之間相互的轉化以提昇本身的利益,但卻不利於 勞工階級、貧窮者、移民者與有色人種的教育選擇權,加深了種族、階級與性別之間的鴻溝。因此,本文作者認為,新右派的課程政策,是否加劇了階級再製,是否 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值得進一步探討!
三、誰的知識?---官方知識合法性之爭論
課程是政治的文本,課程乃衝突與妥協之權力運作下的產物。Apple(1993:222) 認為,教育是具有文化政治的深度複雜性,而課程也不會只是簡單地出現於教材或教室中的總和。從我國過去課程政策發展的過程中也可以看出,課程政策的制定是 充滿了意識型態的作祟與政治角力的運作。因此,官方知識的合法性與代表性,受到了質疑。從當前英美新右派的政治與經濟意識型態中,可以發現新右派主張課程 內容的官方知識,是服膺於「保守的現代化」之課程政策,主張課程內容在於維護「共同文化」,而這「共同文化」是上層白人社會的文化,是基督教世界的文化, 是西方主流傳統價值的文化,藉由強調標準、價值、績效責任、愛國主義與國家認同感,並結合自由市場的競爭機制,維護了傳統西方主流價值的利益。因此,Apple(2000c:64)認為新右派課程政策中的官方知識,將只是為了菁英份子所選擇與萃取的知識,並作為新右派政府所運用的工具,而不利於種族、階級與性別之間的正義,將縮減勞工階級、貧窮者與移民家庭的選擇權。
有 鑑於此,官方知識的合法性是受到質疑的,因為官方知識是經過政治與經濟包裝下的套裝知識,是白人基督教世界「共同文化」所認同的知識,是一種宰制的霸權文 化。因此,本文作者認為,新右派所主張課程內容的官方知識是誰的知識?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成為統治者的工具?其合法性值得檢視!
四、叢林法則?---社會達爾文思潮之扭曲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優勝劣敗之Charles Darwin的生物學主張,若應用於社會人文的脈絡中,將扭曲人性與正義。Apple(2000c:65)認為新右派結合新自由主義的市場自由競爭機制以及新保守主義國家標準的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之「保守的現代化」課程政策,將帶來社會達爾文思潮的社會危機與新的符應論。在市場化的競爭中,「薄弱的道德」(thin morality)將取代「深厚的道德」(thick morality),如同「鐘型曲線」(The Bell Curve)一書中強調常態分配下之人種智力的差異與種族的刻板印象,所傳達出濃厚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維,重視標準常模前半部的白人之利益而放棄後半部的其他有色人種之權益(引自Apple, 2001a:52),新右派的課程觀是生物競爭的叢林法則,課程淪為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誠如歐用生(2003:9)認為,英國的國定課程所依科目而進行的學科評量,窄化了學校的課程,導致學校偏重核心科目,尤其將測驗結果公開,作為教育成就的主要指標,使課程偏重產品而忽視過程的重要性,使得課程模組化和套裝化。周淑卿(1998:17-21;2001:93)也認為,將知識價值定於一尊,並由政治意識型態主導的國定課程,將限制教師的專業自主,成為主流宰制階級的「共同文化」,藉由自由市場的機制,將使得教育體系成為一個大的超級市場,如此新右派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想,將為國定課程帶來險境。
綜 上所述,本文作者認為,課程仍是無法免於政治意識型態的操縱與控制,新右派結合新自由主義經濟自由化與全球化的意識型態,促使課程商品化與套裝化,並連結 新保守主義對傳統西方價值的思古情懷而形成官方知識的國定課程,產生了社會達爾文思維之課程觀,充滿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將無情的扭曲人性的價值而值得 商榷!
肆、新右派課程政策主張對我國課程改革的啟示
新右派的課程政策其背後有「績效責任」與「追求卓越」的意識型態,隱藏著強化學生學力以提昇國家競爭力的動機,而從新右派政策的評析中,對當前我國的課程改革應有所啟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中國內戰與以美蘇為首的兩大國際集團冷戰的趨勢,使得臺灣陷於國共對立的緊張情勢而長期戒嚴,但隨著臺灣的經濟起飛與社會日趨民主開放,使得政府於1987年宣佈解嚴,如此的社會變革形成了教改的動力源。1994年4月10日,一場由民間發起的教改遊行運動,以人民為教育權主體並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正式揭開序幕。民間教改的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制定教育基本法以及推行教育現代化等四大訴求,隱含了自由化與去威權化的主張(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1996:21、28)。而由政府主導的行政院教改會於1996年的總諮議報告書上,也訴求國民中小學的課程革新(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4-5)。教育部(2001:1-18) 依據行政院核定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進行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與教學的革新。基於學校教育之核心為課程與教材,因此教育部乃以九年一貫課程之規劃與實施 為首要任務,以呼應國家發展之需求與對社會期待的回應。然而,對照當前歐美先進國家走向新右派教育政策的追求效率和競爭的體制,以提高學生的學力水平,並 達成教育卓越之目標(楊思偉,1998:79),臺灣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則是充滿了反集權、反學科本位、反菁英導向的時代精神(陳伯璋,1999:11-12)。在英國,1976年的「教育大辯論」(the Great Debate)對初等及中等學校學生程度的低落之批評,到1979年Thatcher政府上台所推展的新保守主義政策,再到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的頒佈,使英國政府積極介入教育領域,制定國定課程,以企圖挽回自1970年代以來逐漸下滑的經濟與遽增的失業率(李奉儒,2001:23-26)。在美國,有鑑於美國中小學生的學力普遍低落以及國際競賽評比的成績下滑,1983年Regan政府發表了「國家在危機中」的警訊, 1991年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總統也提出了「美國2000年:一個教育的策略」(America 2000:An Education Strategy),1994年Bill Clinton總統頒佈了「邁向二千年目標:美國教育法案」(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在這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皆意圖提昇美國的競爭力(陳伯璋,2001:3;劉慶仁,2000:1-3;Bierlein, 1993:146-153)。從上所述可以得知,英美強權意圖透過新右派政策,以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企圖心不言可喻。而當前英美新右派的教育政策是結合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之妥協下的產物,基本上是一種市場管理,強調選擇與競爭,並透過國定課程的官方知識找回西方傳統的價值(Apple, 2001a:49)。但在這波由英美強權主導的全球化風潮中,其背後深藏著西方白人基督教世界為中心的意識型態與價值觀,誠如楊思偉(1998:72-76) 對當前教育改革的評論認為,國人在這波以自由化的基本主軸與鬆綁的概念中,只看到了市場機制、權力下放、解除政府管制,然而卻未加以反芻深思,如此經常借 鑑外國教改的過程,常常是「醜人學美、越學越醜」,最後導致各種教改措施的功敗垂成。本文作者認為,如此的警訊值得我們加以反省。雖然新右派課程政策是經 過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多方面妥協下的產物,是經過萃取選擇且定於一尊的官方知識,但如此也將會忽略文化的差異,而過度重視認知學習與標準化測驗,將不利於 種族、階級與性別的平等,在教育市場化中,將導致教師的技能退化,產生新的符應論。然而,新右派課程政策也有值得我國課程改革啟示之處。英美強權新一波教 改所重視的績效責任與卓越,對我國當前的課程改革具有豐富的蘊義,以下將進一步加以論述。
一、反智主義或主智主義?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1996:75-80)指出,長久以來,課程做為價值傳遞與分配的重要媒介,深受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不平等權力制度所操控,而難以擺脫意識型態灌輸的命運。在過去課程等同於教科書的年代,知識的選擇和分配,從來就不曾是價值中立的,而是受到政治、經濟與文化等權力交互作用的結果,這與Apple(2000c:64) 對英美新右派課程政策中定於一尊的國定課程之官方知識,意圖控制標準,回到西方傳統價值的觀點相似。本文作者認為,定於一尊的官方知識只服務於主流階層宰 制者的利益,而犧牲弱勢族群的利益。這可從臺灣地區過去國編版教科書所充斥的黨國不分、對領袖盲目崇拜、漢族中心、父權體制、重文輕武與歧視勞動者的教材 內容可以證實。因此,這波課程改革的主軸就是課程鬆綁。對於這波課程鬆綁理念以解除過去不當管制之自由化與多元化的色彩,我們應該給與高度肯定,但課程鬆 綁是否就要否定過去課程所強調的標準與卓越,這種二分法的思維值得檢討!
新右派的課程政策,無疑地是想藉由自由市場經濟的機制與國定課程及國定測驗的把關,企圖提昇國家競爭力。英國的國定課程,更是以詳細的分科課程來提升學生的學力與維護西方傳統的價值觀(Ball & Bowe, 1992:97-98;Chatzifotiou, 2002:290-291;Helsby & McCulloch, 1997:5-6;McKiernan, 1993:48-50)。對照於英美強權揚棄過去夏山學校式的開放教育之進步主義精神,取而代之以新保守主義來提昇國力之際,臺灣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卻是朝向反學科知識本位的課程統整,且充滿了反智主義的色彩。誠如陳伯璋(1999:11) 所指出,世紀末的「反智主義」道出了經驗及情意世界的重要,認為知識成為心靈宰制的工具,且質疑我們真的需要學這麼多的知識嗎?要不要「拋開書本看雲 去」?然而本文作者卻認為,經驗及情意雖然重要,但我們必須揚棄二分法的思維,因為知識如果不重要的話,為何英美新右派份子卻仍積極主張加強學生學力以提 昇國家整體競爭力。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所訴諸解除過去不當的管制,是否被誤解為敵視知識,主智與反智之間,必須謹慎!
綜上所述,本文作者認為,課程鬆綁在台灣有其時代意義而值得加以肯定,過去的臺灣社會所充斥的升學主義導致重認知而輕情意與技能的學習,也值得加以批判,但課程鬆綁並不等同於課程解放,批判過去教育體制所重視知識的學習,更不等同於反對知識。溫明麗(1998:133) 指出,自由主義的真諦不僅應涉及個人的自主,也應關乎社會的發展,此二者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和諧體。在這波充滿左派色彩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運動 中,本文作者認為,課程鬆綁必須考慮到績效責任的問題,課程統整也必須考慮到課程結構與知識結構體系的問題。面對當前課程鬆綁所產生的效應以及反智主義的 現象,值得有識之士加以重視!
二、市場機制或國家機器?
自Thatcher政府上台後,右翼思想宰制了英國的經濟與政治,並企圖使英國藉著自由市場經濟的競爭與私有化,來提昇景氣並修正二次大戰後「從出生到入土」皆提供保障的福利國家政策,以減少過渡依賴政府福利保障的措施來拖累財政(Hardy, 1991:1-3)。美國社會在二次大戰後進入一個大政府的年代,擁有許多社會福利保障措施,而美國在1980年代早期所展開的「雷根革命」(Reagan revolution),卻主張政府應該縮小規模(Pierson, 1994:1;Savoie, 1994:9)。從英美新右派提倡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縮小政府規模、減少貿易壁壘的政策中,也使得教育走向市場化與私有化的機制。而這股新自由主義的風潮也影響到了我國的教育改革。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1996:238)提出,唯有保障私人興學並兼顧公共性之要求,容許各類學校及非學校型態教育的並存發展,才能使教育真正多元化與自由化。而政府在面對這波新自由主義的浪潮中,也提出擴大獎助私立學校經費,縮短公私立教育的差距(教育部,1995:193)。從近年來的教育法令變革,諸如:師範教育法改為師資培育法以及教育基本法第七條所明文規定的保障私人興學,皆可看出政府對教育鬆綁與回歸市場化機制的用心。
其 實英美新右派教育市場化自由競爭的政策,其背後的目的在於提昇學校的競爭力與績效責任,認為過去保障過多的公立學校是政府財政的黑洞且欠缺卓越績效,因此 要解除過去的保障而讓教育走向市場化機制。但從英國的例子中可看出,教育市場化的機制將導致學校主管只重視外表的門面,諸如學校在校際聯盟排行榜的成績表 現與學校行政的公關,導致增加許多教師的負擔而不利於教師積極的投入在課程與教學的革新(Apple, 2000a:234)。 本文作者認為,在臺灣的教育市場化中,主要是對過去長期被中央管制而受到壓抑的反應,其目的在於鬆綁與解放,這與英美強權的教育市場化所著重競爭與績效責 任的脈絡是不同的。我國過去的社會福利政策雖談不上是社會福利制度健全的國家,但我國的各級公立學校無論辦學的好壞,皆受到政府資金的挹注與保障,而學校 內的教職員無論工作表現如何?年年晉級且幾乎年年獲得甲等考績!長期下來,導致我國部分的學校缺乏競爭力,中小學部分的教育同仁缺乏危機意識與自省能力, 且過度自我膨脹與自我中心,導致缺乏卓越績效,如此現象更遑論能創新教學以提昇所謂的國家競爭力。課程設計與革新的能力,本來就是教育人員的專業規準,但 從當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政策所產生的現象,可得知要達到如此教育專業的規準,還有一段漫長道路。誠如新右派所攻擊的公立學校是永無止境的黑洞,唯有透過市 場化與私有化的機制,才能提昇國家競爭力,臺灣的學校大多為公立學校,而私立學校處於相對弱勢,政府若要在這波課程改革中成功,則必須在獎助私立學校之 餘,深思過去對公立學校在人事及經費的過度規範與保障,並且加重公立學校的績效與責任,如此才能符合英國自由主義大師John Locke所強調「理性思考」下的自由與美國John Rawls所提出的「實質正義」(引自溫明麗,1998:129)。因此,減少對公立學校的保障並增加對其績效責任的把關,如此才能健全教育市場化的機制。
綜上所述,本文作者認為,臺灣在吸取英美新自由主義精神之餘,我們也要預防新自由主義的弊端。Apple(2000a:226-227) 認為新自由主義市場化機制美其名能提供家長更多的選擇權與提昇績效,但從英國近年來的例子中可以發現,教育市場化之後,反而加深種族、階級與性別的鴻溝, 學校行政單位疲於建立學校品牌與口碑,而教師也更加忙碌於瑣碎之務而無暇全力投入在課程革新。此外,教育市場化也不利於勞工階級、有色人種與移民家庭的父 母教育選擇權。有鑑於此,本文作者認為,國人在向西方取經的同時,也需深思新自由主義教育市場化的利弊得失與其背後充滿資本主義色彩的意識型態以及我國的 國情脈絡,而不是未經深思的移植國外的教育制度於國內而產生「橘逾淮為枳」與「東施效顰」的現象。因此,面對來勢洶洶的國際教育市場化與全球化的趨勢,我 們的課程改革必須更加謹慎!
三、績效標準或放任主義?
不同於新自由主義主張國家減少管制的「小政府」理念,新保守主義主張「強國家」的角色。在英國,1988年 的「教育改革方案」提供了在這波新保守主義下的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之合法性的基礎。英美兩國過去在進步主義與兒童中心之「開放教育」快樂化學習的軟式課程 中,產生了學生學力基礎薄弱的現象,以致於在國際學力競賽的成績下降且不如亞洲的學生亮眼的成績表現,且英國一向沒有中央規範的國定課程,而美國的地方分 權,更是沒有中央的國定課程。因此,為了提昇學生學力與國家競爭力,恢復西方傳統的價值觀,產生了國定課程的分科知識與國定測驗的把關。而我國臺灣地區的 課程改革正好相反,鑑於過去中央集權且充滿意識型態的制式國編版教科書所充斥的黨國不分、漢族中心、父權思維、重文輕武、階級意識濃厚與知識分科繁瑣的色 彩,導致無論是民間的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或者是政府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皆主張課程統整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並廢除過去聯考制度的弊病,進 行教育鬆綁,給與孩子快樂的學習。這股充滿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課程改革色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值得高度肯定!但鬆綁後與統整後的課程,所造成知識淺化 的現象,卻也值得憂慮!
臺灣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其本質也是屬於國定課程的性質,但其精神與近年來英美的國定課程內容大異其趣。Apple(2001a:37) 對英國國定課程中定於一尊的官方知識之合法性有所批判,而認為這種經過萃取、過濾與妥協下的知識,是企圖恢復白人基督教世界的傳統價值與信仰而具有符應論 的色彩,會導致知識合法性受到質疑與爭論!並加劇社會達爾文思想的合理化。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雖有助於具有技術與知識的新中產階級成功的將文化資本與經濟 資本及社會資本之間相互的轉化,但卻不利於勞工階級、貧窮者、移民家庭及有色人種的教育選擇權,而惡化種族、階級與性別的鴻溝。雖然,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 受到犀利的批判,但本文作者認為,英美新保守主義的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卻仍有它們的意義而值得我國借鏡。畢竟,在這英美主導下的全球化社會叢林中,國力 的強弱決定國家的發言權。英國的國定課程採取分科的知識學習,匡正過去夏山學校式的快樂學習所產生的負面現象。而美國各州與聯邦層級的國定測驗,也為美國 學生的學力加以把關,以提供檢視學校辦學成效的依據。反而觀之,誠如歐用生(2002:107-108) 所指出,國內的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後,產生了知識淺化的現象,課程統整的意義未加以顯現,反而流於課程的拼湊與花俏的競逐,產生當前的學校充斥著不是「搓 湯圓」或「包粽子」的主題式教學,就是「跳蚤市場」與「闖關遊戲」等體驗式學習,並把學習評量視為毒蛇猛獸而加以排斥與批判,我們的孩子在琳瑯滿目與五光 十色的學習單中產生方向的暈眩,學生的體驗學習與快樂學習,產生了反智主義與知識淺化的危機,這種現象值得我們警惕!
綜上所述,本文作者認為,臺灣自1994年由民間展開的教育改革訴求,以至政府倡導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政策,再到當前課程改革後所存在的種種問題,這將近十年的教改大戲,是否真如這群教改學者們所言的提昇教育品質,值得我們深思!而激進式的教育改革,會不會又是另一種新的意識型態之宰制,也值得探討!我 國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立意雖佳,且充滿了人文的色彩而值得稱許,但在課程政策制定層面上,染滿了許多的意識型態與借鑑了許多英語系國家的教改影子而未加 以深入思考與反芻,導致移植了許多國外的教改措施而發生水土不服的現象;在課程政策執行層面上,又過於躁進而欲立竿見影,但相關配套措施卻不足而容易產生 揠苗助長之慮。當今英美強權在渡過以兒童為中心的進步主義式之快樂學習所產生知識淺化與學生學力下降的陣痛期之後,也開始師法東亞傳統的教育價值觀,藉由新保守主義提倡的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維護西方傳統價值並積極提升學生學力,維護國家整體的競爭力。正當英美強權為了積極增強國力,在教育方面奉行新右派政策,在此之際,國內的課程改革卻仍舊朝向快樂化與拼湊化,而未重視績效責任與卓越,所導致知識淺化與反智主義,這種現象所產生的效應,值得我們加以省思!
伍、結論
臺灣的九 年一貫課程改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且充滿人文主義的色彩,為臺灣的教育勾畫出美好的遠景。但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政策實施至今,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空間! 無人能否定這波以教育鬆綁與快樂學習為核心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用心良苦與革新的企圖,但當改革成為響亮的口號之際,也將注定它的起落;當政策被意識型態 所染指,也會加速它被顛覆。教育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國家大計,而非商品般被宰割,當教育被物化為「大賣場」架上的商品時,教育的本質也將被瓦解, 教育的價值觀也將被混淆。妄想將教育視為速食品而欲立竿見影,也將會揠苗助長而得不償失。教育改革至今已近十年矣!然而,十年的教改真的提昇了我們的教育 嗎?教育鬆綁與快樂學習是否能提昇教育品質?帶好每位孩子的口號是否真的落實?過度強調課程統整是否會導致知識淺化與反智主義?值得我們加以檢視!面對西 方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新自由主義教育市場化所產生社會達爾文思想的強化與無產階級的弱化,是否符合正義,尚待論辯!而新保守主義的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所 產生定於一尊而不利於多元論的官方知識,其合法性也受到質疑!但是,新右派課程政策所注重的績效責任與卓越,卻也更值得我們參考!有鑑於在傳統二分思維下,分別位於光譜兩端之左派所主張的自由主義、激進立場與堅持社會主義的路線以及右派所主張的保守主義、溫和立場與奉行資本主義市場化的經濟政策,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皆有向中間靠攏的趨勢。當 前英美新右派課程政策巧妙的結合了新自由主義的教育市場化機制與新保守主義的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之「保守的現代化」政策,意圖加強績效責任以提昇國家競爭 力,並維護西方傳統的價值。反觀國內的課程改革,卻是走向「教育鬆綁」的方向。臺灣的課程改革充滿了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色彩,值得高度肯定!但課程鬆綁 與統整後所造成「知識淺化」的現象,卻也值得憂慮!面對當前課程改革,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度的反省與前瞻。本文檢視了新右派的課程政策主張,藉由思考教育鬆綁與績效責任之間的效應,以期對我國的課程改革有所助益!
參 考 書 目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文化。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總諮議報告書。2003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all_3.html
李奉儒(2001)。英國教育改革:以中小學教育階段為例。載於李奉儒(主編),英國教育:政策與制度(頁11-29)。嘉義:濤石文化。
李連江(1994)。新保守主義。台北:楊智文化。
李惠斌、楊雪冬(譯)(2000)。A. Giddens著。超越左派右派:激進政治的未來。台北:聯經。
周淑卿(1998)。國定課程:徘徊在自由與控制之間。課程與教學季刊,1(4),頁13-28。
周淑卿(2001)。課程決定的賦權迷思---集中化與離中化的探討。教育研究集刊,47,頁91-106。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作者。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0-18)。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伯璋(2001)。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高雄:麗文文化。
楊思偉(1998)。教育改革的借與鏡---畫虎不成反類犬。載於高強華、楊思偉(主編),鬆與綁的再反思(頁67-121)。台北:五南。
溫明麗(1998)。自由主義的貧困---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鬆綁」理念的省思。載於高強華、楊思偉(主編),鬆與綁的再反思(頁123-165)。台北:五南。
歐用生(2002)。快樂學習或安樂死:體驗學習的批判教育學意涵。課程與教學季刊,5(4),頁107-124。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麗文文化。
劉慶仁(2000)。美國教育改革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Apple, M. W. (1993). The politics of official knowledge:Does a national curriculum make sens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5(2), pp. 222-241.
Apple, M. W. (1999). Rhetorical reforms: Markets, standards and inequality. Retrieved Jun 12, 2003, from http://www.tc.columbia.edu/CICE/articles/ma112.pdf
Apple, M. W. ( 2000a ). The shock of the real: Critical pedagogies and rightist reconstructions. In P. P. Trifonas(Ed.). Revolutionary pedagogies, cultural politics. Instituting education, and the discourse of theory(pp. 225-250). N. Y.: Rountledge.
Apple, M. W. (2000b). Official knowledge:Democratic education in conservative age. N. Y.: Rountledge.
Apple, M. W. ( 2000c ). Standards, markets, and curriculum. In B. M. Franklin (ed.). Curriculum and consequence---H. M. Kliebard and the promise. N. 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Apple, M. W. ( 2001a ). Educating the “Right” way. Markets, standards, God and equality. N. Y.: Rountledge.
Apple, M. W. (2001b). Educational and curricular restructuring and the neo-liberal and neo-conservative agendas. Retrieved Jun 12, 2003, from http://www.curriculosemfronteiras.org/vol1iss1articles/appleeng.pdf
Ball, S. J. & Bowe, R. (1992). Subject departm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curriculum policy: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 Curriculum Studies, 24(2), pp. 97-115.
Bierlein, L. A. (1993).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educational policy. Newbury Park : SAGE.
Chatzifotiou, A. (2002). An imperfect match? The structure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 Journal, 13 (3), pp. 289-301.
Galton, M. (2000).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balance sheet for key stage 2: A researcher’s view. The Curriculum Journal, 11(3), pp. 323-341.
George, S. (1999). A short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Twenty years of elite economics and emerging opportunities for structural change. Retrieved Jun 02, 2003, from http://www.globalexchange.org/economy/econ101/neoliberalism.html
Gray, J. (1993). Beyond the New Right: Markets, government and the common environment. N. Y.: Rountledge.
Habermas, J. (1989). The new conservatism: Cultural criticism and the historians’ debate. Cambridge : Polity.
Hardy, P. (1991). A right approach to economics? London : Hodder & Stoughton.
Hartnett, A. (1998). Spinning, shaming and winning:New Right into new labour-the metamorphosis of educational policy in England and Wales , 1976-97. Curriculum Studies, 6(3), pp. 341-355.
Hayek, F. A. (1973). Rules and order. London : Rountledge.
Helsby, G. & McCulloch, G. (1997). Teachers an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London : Cassell.
Henales, L. & Edwards, B. (2000). Neo-liberalism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Latin America . Retrieved Jun 05, 2003, from http://www.tc.columbia.edu/cice/articles/Ihbe122.pdf
Hill, D. (2002). Global neo-liberalism and the perversion of education. Retrieved Jun 26, 2003 from http://www.ieps.org.uk.cwc.net/hill2002.pdf
Jones, G. E. (2000). The debate over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history in England and Wales, 1989-90:The role of the press. The Curriculum Journal, 11(3), pp. 299-322.
Kely, R. (1994). Hayek’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 Oxford .
Martinez, E. & García, A. (2000). What is "neo-liberalism"? A brief definition. Retrieved Jun 02, 2003 from http://www.globalexchange.org/economy/econ101/neoliberalDefined.html
Martorell, J. (2002). Neo-liberalism, globalization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left. Retrieved Jun 05, 2003 from http://www.marxist.com/Globalisation/neoliberalism_talkJM.html
McKiernan, D. (1993). History in national curriculum:Imagining the nation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Curriculum Studies, 25(1), pp. 33-51.
Pierson, P. (1994). Dismantling the welfare state? Reagan, Thatcher, and the politics of retrenchment. N. 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 Y. : Peter Lang.
Savoie, D. J. (1994). Thatcher, Reagan, Mulroney:In search of a new bureaucracy. Pittsburgh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Taylor, S., Rizvi, F. Lingard, B. & Henry, M. (1997).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N. Y.: Roun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