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志(2005)。淺談教師對課程評鑑應有的認識。竹縣文教,31,17-20。
淺談教師對課程評鑑應有的認識
王恭志
(刊登於竹縣文教第31期)
一、前言
唐太宗有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評鑑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在於提供反省與回饋的機制。隨著社會的多元化與不斷的解構與建構,廿一世紀的社會圖像,充滿著百花齊放、多元論述、眾聲喧沸、非線性思考、渾沌、流變、轉化、脈絡化、統整與混種等現象(王恭志,2002)。課程自1918年由J. F. Bobbitt 加以概念化以來,逐漸發展為教育領域的重要學門,從1949 年R. W. Tyler 的工學模式到結合批判理論、新馬克思主義以及現象學等的課程「再概念化」(reconceptualize),再到後現代的多元論述,呈現出課程的豐富圖像。當前課程從「藍本」(blueprint)邁向「文本」(text)、從「發展」(development)朝向「理解」(understanding)之際,我們對課程的文本解讀,應該包含了歷史的、政治的、種族的、性別的、現象學的、後結構的、解構的、自傳或傳記性的、美學的、神學的、生態學的以及全球化的理解等(Pinar et al., 1995)。而課程評鑑,具有對課程的回饋功能,在當前愈來愈受到重視。然而在過去, 不論是哪個層級或單位,大多聞評鑑色變,將其視為毒蛇猛獸般,認為是由上對下的督考與查核,或是當作僅供機關首長升遷考核的依據,因此莫不積極準備書面資 料,美化書面資料以接受評鑑。然而,這種評鑑對於站在第一線的教師,是否真正有幫助,值得檢驗。本文作者在檢視相關文獻以及參考本身於現場的實務工作經驗 後,認為真正對教師有幫助的課程評鑑,是學校本位課程的教師増權賦能評鑑。以下將就教師對課程評鑑應有的理論與實踐,淺顯的加以論述。
二、課程評鑑的內涵
(一)評鑑的概念
西文evaluation,在我國的教育文獻中,通常被譯為「評量」、「評鑑」或「評價」(簡茂發,1993)。「評量」一詞,具有「量化的」(quantitative)味道,藉由「測量」(measurement)以獲得可靠的數據資料,作為科學性的客觀定義,以瞭解現況與真相。而「評鑑」一詞,則多多少少帶有「質性的」(qualitative)味道;「鑑」此一詞,在古代具有鏡子之意,「評鑑」(evaluation)則具有找出問題癥結,並進一步加以革新的意味,定義似乎比評量更廣。而與評鑑相關的概念,包括了「評估」(appraisal)、「評量」(assessment)、「測量」(measurement)、「測驗」(testing)與「考試」(examination)等。然而,本文作者認為,傳統的評鑑概念,容易成為上級權力運用的掌控手段,作為篩選評比的工具,但真正對我們教師有所幫助的評鑑之新的概念,是第四代的「增權賦能」(empowerment)評鑑。
(二)課程評鑑的定義
不同的學者對於課程評鑑的定義有所不同:Tyler(1969)認為評鑑在本質上是決定教育目標的過程;而Cronbach(1963)則界定評鑑即為蒐集和運用資訊以對教育方案做決定;Scriven(1977)主張評鑑是價值判斷之過程;而Stufflebeam(2000)則提出評鑑乃對關注對象的「內在品質」(merit)或「效用價值」(worth)的系統性探究。Stake(2000)認為評鑑是觀察、描述方案或對象之價值,進而主張採用全貌式的觀點,主張評鑑也是一種服務取向的活動,應有回饋機制。
Eisner(1991)則從「鑑賞」(connoisseurship)與「批判論」(criticism)的角度來表示評鑑的意涵,他所定義的評鑑是一種質化取向,對現象、事物或方案,進行鑑賞與批評其特質的探究活動。黃嘉雄(2004)則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認為評鑑係針對某一對象或方案,採系統化探究方法蒐集、解釋、報告和運用其相關資料,進而判斷其內在品質和效用價值,以增進評鑑之委託者、方案發展者和利害相關人士理解和做決定之過程。
本 文作者認為,課程評鑑是一種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受評對象或主題加以系統性的深入探究,並了解受評鑑者的真正的狀況,找到其中豐富的內隱知識,以作為價值 的判斷或政策修正的依據,成為診斷與修正,並進而了解與比較其中的內在價值,確定目標達成的狀況,以作為選擇與決定。因此,課程評鑑的過程:首先,在於界 定評鑑的範圍;其次,進行有系統的深入了解;再者,針對初步評鑑結果提供回饋;最後,針對評鑑回饋加以修正以作為改進之依據。
(三)課程評鑑的發展
根據郭昭佑(2000)的整理,教育評鑑的主要發展始於二十世紀初期,Guba及Lincoln以「代」(generation)來區隔1910年以後各成功的評鑑典範:第一代(1910-1930)評鑑,在於教師使用測驗測量學生的能力,並依據學生的表現來編製他們的相關位置表;第二代(1930-1967)評鑑則認為測量僅是評鑑的手段,為實際瞭解學生的表現,允許教師描述學生間的差異,並為釐清學生表現與目標間的差距,教師開始涉入許多的方案評鑑;第三代(1967-1987)評鑑的發展是從社會公平的課題出發,認為評鑑者即是判斷者;教師亦在學校方案評鑑中產生價值判斷的需求,而基於既定的規準,評斷方案或學生的表現;而第四代(1987-)評鑑則是強調所有「相關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的涉入,在一個易感應的建構主義觀點下運作,利害關係人在各自的方案利益中相互對待,在資訊的交流中達成共識,而這種將建構主義之後現代認識論所衍出的評鑑典範,被定義為第四代評鑑。
由上述評鑑發展可知,第一代視評鑑為測量,第二代視評鑑為描述,第三代視評鑑為判斷,而第四代評鑑則視評鑑為與相關政策利害關係人協商的方式進行(吳政達、郭昭佑,1997)。本文作者認為,屬於政策類型的課程評鑑是外部評鑑,而真正屬於教師的評鑑,且能提供回饋與對話的機制,是第四代學校本位的內部評鑑。
三、教師對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應有的認識
(一)課程評鑑概念的發展
縱使課程評鑑的概念仍在發展,且根據黃政傑(1993)的歸納,在課程評鑑的類型方面,包括:1.形成性評鑑與總結性評鑑;2.內部評鑑與外部評鑑;3.價值中立評鑑與價值充斥評鑑;4.比較評鑑與非比較評鑑。而在課程評鑑的系統模式方面,則包括:1.目標獲得模式;2.外貌模式;3.差距模式;4.CIPP模式;5.認可模式。然而,本文作者認為,這些都是屬於理論層面的探討,而在當前解構與多元的社會中,我們需要更多的「微觀政略」(micro-politics),關注在現場的脈絡知識,破除屬於評鑑的權力運作之政治面向的假評鑑,找回真正屬於評鑑的回饋與反省機制。因此,屬於教師的課程評鑑,應該從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出發。
(二)新時代評鑑者應有的角色
從解構的思維來看,新時代的評鑑者,應是具有「夥伴」(partner)或是「諫友」(critical friend)的角色, 而非宰制者。我國過去由民主化的發展,逐漸變擺脫了長期封建的思考,過去所謂官大學問大的思維受到檢驗,新時代的官員與教育工作者,都只是為民服務的角色 而已,都應該攜手並進,並真誠相互對話,不應再有權力的遊戲與運作。因此,新時代的評鑑者,是要提供受評者新資訊,提供受評者的回饋機制,進而促使評鑑者 與受評者都能相互成長、増權賦能。
(三)教師面對課程評鑑應有的認識
根據郭昭佑、陳美如(2003) 指出,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係指教師經由專業的支持與學習,能真實且有系統的評鑑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在內外部評鑑間真誠對話與多元參與的氛圍中,維繫課程發展 改進與績效責任,以確保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品質,以利學生學習,同時促發教師專業成長與自主,形塑學習與討論的學校系統文化。因此,教師在面對課程評鑑時,應抱持正面性的觀感,因為真正的評鑑,其功能不是只作為掌權者的篩選工具而已,學校本位的課程評鑑,其真正的目的,是針對學校脈絡情境之不同而適當地給予提供建言回饋的機會,以作為教師修正教學的參考與依據。由此可知,學校本位課程評鑑能整合內外部之間的落差,並進而提供對話的機制,是最適合教師的課程評鑑。
四、結語:課程評鑑新思維
學 校本位課程評鑑,其主要評鑑者是教師,而核心機制則是專業的支持與學習;學校本位的評鑑歷程是真實的且有系統的,其運作平台在於課程評鑑常駐機制、內外部 評鑑間真誠對話、與多元參與的氛圍。所以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目的,就是要提升課程品質、促進學生學習、發展教師專業以及建立學校系統文化(郭昭佑、陳美如,2003)。而增權賦能評鑑則能幫助參與計畫的人評鑑他們自己和他們的計畫,以改善實務,並培養自我決定的能力,並產生一種更密切合作與參與性的氛圍。而增能賦權評鑑是需要不斷實踐的,其仍有許多可發展的空間。針對落實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本文作者題出以下策略:
(一)積極增權賦能
教育工作者身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不應停留在把知識或價值觀灌輸給學生的模式,而應做好篩選與轉化的角色。在面對課程評鑑時,要打破過往強調科學、客觀、專家取向的評鑑傳統,更多加貼近真實現場,強調實務的參與以協助教師賦權增能。
(二)建立對話機制
新時代的教育是結合社區人士、教育行政人員、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等,大家相互攜手合作,因此彼此之間應該充分對話而非放話。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正可以作為交流的平台,提供親、師、生與行政人員對話的機制。
(三)提升民主精神
由於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目的並不是作為上級考核的工具,而是提供學校發展的根據。因此,學校成員要秉持著民主與公開的精神,發出自己的聲音並與其他同仁相互交流,而唯有不斷平和地論辯,真理才能愈來愈明。
(四)轉化主體思維
所 謂的主體性,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在過去,一切以人為中的的思維所產生的生態環境破壞,值得警惕。因此,人本主義的精神也值得進一步加以檢視。本文作者認 為,人也是大自然的一環,因此,人的主體性是建立在自然之中的,要以自然為尚。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要有轉化的思維,切勿流於僵化的思考模式,如此才能 落實真正的課程評鑑所產生的省思與回饋的功能。
(五)落實同儕視導
由 於同儕之間具有平輩的關係,不涉及利益的交換與權力的運作,且同儕之間是最了解現場的實務,是最能針對課程與教學上的問題進行對話的團體。過去的評鑑大多 來自於上對下的不平等模式,且無法真正對受評者有所助益。然而,同儕之間則是最能平等對話、相互回饋。因此,唯有落實同儕之間的相互視導與回饋,才能落實 學校本位課程的增權賦能評鑑。
參考文獻
王恭志(2002)。課程研究典範轉移之探析:從現代到後現代。國教學報,14,245-268。
吳政達、郭昭佑(1997)。概念構圖法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建構之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0(2),217-242。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理念在課程評鑑上的應用。2005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naer.edu.tw/announce/9teach/23.htm
郭昭佑、陳美如(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概念與基礎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1~28。
黃政傑(1993)。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嘉雄(2004)。課程評鑑概念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9,209-224。
簡茂發(1993)。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393-422。台北市:師大書苑。
Cronbach, L. J. (1963). Course improvement through evaluation. Teachers record, 64,
672-683.
Eisner, E. W. (1991). Taking a second look: Educational connoisseurship revisited. In M. W. McLaughlin & D. C. Phillips (Eds.),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 At quarter century (169-187). Chicago : NSSE.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 N. Y.:Peter Lang.
Scriven, M. (1977). 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 In A. A. Bellack & H. M. Kliebard (Eds.),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334-371). Berkeley , California : McCutchan.
Stake, R. E. (2000). Program evaluation, particularly responsive evaluation. In D. L. Stufflebeam, G. F. Madaus, & T. Kellaghan, (Eds.), Evaluation models (2nd ed.). (pp. 343-362).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tufflebeam, D. L. (2000).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 In D. L. Stufflebeam, G. F. Madaus, & T. Kellaghan, (Eds.), Evaluation models (2nd ed.). (pp. 279-318).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yler, R. W. (196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29th Ed.).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