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未就業 224萬人創新高

    臺灣的經濟自來就是活絡的對外貿易帶動島內產業的蓬勃,所以一直以來維持著穩定的就業市場。

    早期一般家庭普遍貧困,子女又多,父母常心有餘而力不足,很多人因此早早就投入就業市場。當時許多家庭的長子、長女一方面為減輕家庭的負擔,一方面基於愛護弟、妹們,常常是自我犧牲。1968年九年國教雖正式展開,延長了大家就學的時間,但當時國中畢業後仍繼續讀書者佔班級比例仍不高(越鄉下越低),在那個由農業轉型為工商業的年代,工作機會或許比較多,但這些為家庭犧牲課業的人,任勞任怨,一心為家人打拼,可說是臺灣經濟奇蹟重要的功臣。

    臺灣在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累積了經濟實力,如今的小孩、年輕人大部分可以安心、全力的求學;就算孩子不喜讀書,但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迷思下,大部分的父母也都會要求孩子盡量求取較高的學歷。高學歷已然成為今日必要的身分證明,哪怕是助學貸款、哪怕是志趣不符。

    臺灣的產業結構改變,直接影響了就業市場的改變,學歷的提高固然有助就業的競爭能力,然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情況下,學歷必然等於能力嗎?在耗費了許多時間和金錢取得了的學位,對於就業或工作有多少的加分效果?如果還以為高學歷就是就業的保證書,而不能正視工作的態度、責任的養成、能力的充實、團隊的精神、人際的關係,那這次的金融風暴是否可說是對未來的就業市場提出了嚴重的警訊?

    臺灣學子對自己的未來多半不能主動的掌握,而聽任父母的支配,這樣的結果造成了許多人缺乏責任感、無法面對挫折,甚至沒有勇氣接受挑戰。今日許多學子或自動延畢、或參加研究所考試,難道不是為了逃避就業?教育當局漠視這個問題,難道以為年輕人延緩就業年齡,造成就業成本提高是國家之福?

    就以技職教育來說,高職畢業生應是國家工商業第一線的生力軍,選擇職校本就是有要提早就業的打算,但如今的職校,哪一所不拼升學率?台中復興路四段現已取代育才街成為台中的蘭陽街了。政府在為高教普及百分百高興的同時,有否想想我們的許多產業為何要外移?我們許多的基層工作為何要求助外勞?難道只是工資因素、成本考量而已嗎?證照制度的不能落實,學校教育無法提供業界實用的人才是不是也是就業媒合率低的重要原因?而整個社會對高學歷的迷思應是最該被深思的了。

「你孩子哪所研究所畢業?」「你孩子考上哪所研究所?」這些年親友間使用頻率最高的問語就是這2句了,「讀書未就業 224萬人創新高」,一點都不會讓我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