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讀後心得

       曾祖父背著父母的骨灰從泉州渡黑水溝在鹿港登陸時,猶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不識字又舉目無親,難以想像他是如何討生活並在這塊土地上開枝結果?清末時局的動盪,臺灣應是許多人的避難之地,對於窮得無立錐之地的人,臺灣更應是嚮往的樂土,這在上了「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課程後,更是被印證。邊垂的臺灣雖常得不到當朝關愛的眼神,但卻也因此而充滿著活力、生機;政治上的權謀爭鬥怎麼樣也澆熄不了墾民們拓荒建家園的雄心壯志;改朝換代的戲碼不停的上演,卻也無損民間各方面的蓬勃,直至日本帝國的入主。

 

      書中一些數據顯示,日治初期日本尚未有能力掌控、支配臺灣經濟,因此臺人謀求發展的機會仍多;由佃戶、租戶變身小地主,或藉由商業交易而成有產階級者大有人在。曾祖抵臺不久即歸日人統治,弱冠之身在當時能落地生根,足見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生活的條件不差。但日人在了解臺灣的富足和經濟實力後所展開的蠺食鯨吞和在政治、文化上的打壓,及至後來的皇民化運動,終使臺灣在民族情感上如失根的蘭花;在經濟上走向赤貧。

 

      我不知曾祖怎樣在帝國主義壓榨下謀生,只知他後來隨著大批的移民入墾埔里,在那裡成家立業。據父親描述,曾祖和五個兒子由佃農轉業建築後生活才慢慢安定,對照書中的敘述,農業和商業中的利潤在日治中期以後極微,想以此獲利改善生活,已是困難,這大約是曾祖轉業的主要原因。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一書作者矢內原忠雄以日人的角度來分析被殖民的臺灣經濟如何的資本化、產業結構如何的改變和工業化的過程,然臺灣這些改變全都是配合日本帝國國內的需求,是被迫改變、是被壓榨的。這過程中當然有人因此獲利,但絕大部分的人民生活卻都是貧苦的,尤其在日本開始積極展開對外侵略後,臺人的生活條件更是日益苛刻。

 

      不同於曾祖父的創業,外曾祖家的遭遇可就沒有如此的幸運了。日治之前,外曾祖家經幾代的打拼後稍有薄產,但家族抗日的結果不單只剩老弱殘兵,且再度輪為佃農;外曾祖甚至為生存而應徵隘勇,見證了霧社事件的慘烈。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人民個個有說不完的故事,然而書中詳述的有計畫的、大規模的對臺灣的作為,在皇民化過程中似乎已被臺灣人接受,尤其對照國民政府治臺後的種種,父執輩們言談間總流露出濃濃的對日情懷。也許深受他們的影響,又或許過往的教科書太輕描淡寫了,總之,在上了「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課程後;在聽了王老師深入淺出的剖析後,對臺灣的歷史和地位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對當時被統治、壓榨的先民們寄予更深的敬意和不捨。

 

      有了這番的認識,期望史學前輩們在中小學教科書中,增列有關臺灣對日本現代化的貢獻,和帝國主義下先民掙扎生存的史實,使後輩子孫在明白先祖們的艱辛後,更能肯定自我,排除省籍情結,共同開創嶄新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