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我想做的是,讓孩子不被人群拒絕

作者:李京諭  親子天下雜誌

過去推動藝術下鄉、三一九全台走透透的吳念真,如今他則成立課後輔導的快樂學習協會,希望給孩子一天接一天、永不斷續的陪伴。

譽為「全台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最近正緊鑼密鼓的籌備經典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的演出,倒數一個月的備戰期中,唯劇是首。他幾乎婉拒了多數公開活動的邀約,但有一種場合讓吳念真願意從百忙之中抽空現身、不厭其煩的演講——為的是替偏鄉學童奔走募款。

吳念真除了是眾所周知的編劇、導演,現在還是「中華民國快樂學習協會理事長」。說起快樂學習協會的緣起,要先從「紙風車三一九鄉村藝術工程」開始。二○一一年底,吳念真和三五好友,如李永豐、柯一正、簡志忠等人才剛完成台灣三一九鄉全台巡演的壯業,終於不負初衷——「給孩子一個創意啟蒙」。

整個工程耗時五年,透過一個個晚上的表演,帶給全台灣數百數千孩子笑容,把表演藝術送進一個個鄉村中。然而四人才剛圓夢,卻又出發追尋另一個新夢想:給孩子一個放學後的祕密基地。 一晚的表演,改變不了偏鄉困境 吳念真娓娓道來。三一九藝術工程開跑後,每一次去各地表演完,愈來愈心虛,「因為我們的表演,只是提供孩子一個晚上的開心。

但孩子笑逐顏開後,環境並沒有任何改變。」在巡演的過程中,吳念真也曾收過一封來自偏鄉國小老師的信。信裡寫道,在偏鄉,這一晚的藝術表演,就像是煙花一樣,短暫的燦爛換來孩子的歡笑,但偏鄉一樣是偏鄉,什麼也沒改變。

吳念真說,「那個老師的一封信,就像一把劍刺進我心裡。」走遍三一九鄉的紙風車四人幫明白,他們或許無力改變大環境,「那就做『我們能做的事』。」這個新夢想,不像是前一個誓宏誓願、立下豪語,比較多是,真正看見台灣這塊土地上的需要。 看見孩子需求——持續的陪伴 已經環島走透透的他們看過太多。

吳念真信手拈來,都是真實又令人心疼的偏鄉故事:有一回,他問孩子未來長大希望做什麼?最多人選軍人,不然就是水泥車司機,「因為這是當地收入最正常,爸爸也最常回家的兩種行業。」吳念真從孩子的應答中發現,孩子最欠缺的是 —— 陪伴。

多數的偏鄉孩子,因為父母親離鄉背井、到外地工作,或本身就是出自單親、隔代教養等家庭,「孩子下課後不知道往哪裡去、回家也沒人跟他說話、在街上亂遊蕩,」吳念真說,「但如果我們可以從幫孩子建築一個溫暖的地方,讓孩子在放學後,有個溫暖的地方,陪伴他們學習,那不是很好嗎?」 在簡志忠的邀請下,紙風車原班人馬吳念真、簡志忠、柯一正、李永豐等人於是成立了「中華民國快樂學習協會」,一邊募款,一邊把募來的錢送進需要的偏鄉。

考量到每個地方的風土民情跟教育問題都不一樣,協會資助下多數的「孩子的祕密基地」,由在地的教會和課輔機構主導,籌劃孩子放學後的課業輔導、晚餐和活動,「我們的角色就只是尋找資源、提供資源。」擔任理事長的吳念真說。 吳念真講起協會的角色很純粹,成立的目的也很純粹。他說,「成立這些課輔班,並非要把孩子的成績拉到多高。

那是都市的安親班。我們不能用台北的眼光去看偏鄉。」因為對偏鄉的孩子而言,光要跟上學校的學習節奏已經很吃力,「我們想要做的是,讓他學習的興趣不會斷掉。至少不要讓他們變成拒絕人群的人,也不要變成被人群拒絕的人。」 從四年前在嘉義縣東石鄉成立第一個「孩子的祕密基地」,截至今年八月,已成立了五十五個班級,輔導超過一千五百名孩子。 在演講的尾聲,吳念真一如以往的感性,「台灣不是只靠幾個菁英撐起來。每一個小孩,都是台灣的未來。」他說,成立至今,許多人都會問,快樂學習協會的成效是什麼?吳念真笑說,「起碼我可以回覆給那位寫信的老師,告訴他,我開始做些改變了。」

(本文轉載自親子天下82期)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