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提雅.塞德、丹妮耶拉.葛拉夫 對一個剛開始學習說話的孩子來說,「不可以」這個詞起初就只是許多詞語當中的一個。如果父母在想對孩子示警時不說「不可以」,而是大喊「花朵!」或是「太陽!」,也不會有什麼差別。不管爸媽喊的是什麼,只要語氣聽起來像是警告,孩子都會先停下來,望向大聲說話的那個人,因為這是孩子的大腦在一出生之後就能夠理解的。然而,年紀這麼小的幼兒卻還不明白「不可以」這個詞的語義。他要從一個完整的溝通情境中才會學到這個詞的語義,就跟他學習所有其他的詞語一樣。 這個起始情況幾乎在每個家庭裡都一樣:幼兒在家裡爬來爬去或是跑來跑去,發現了一個吸引人的插座、一條連到電視機的有趣電線,或是一個發出美麗光芒的烤箱。他想去觸摸他渴望的物件,伸出手去,然後聽見爸媽大聲說「不可以!」。孩子吃了一驚,把手縮回來,訝異地望向爸媽,納悶他們為什麼喊得這麼大聲。如果父母想讓孩子理解「不可以」表示禁止,接下來就必須加以解釋:如果父親走過去把孩子從那個誘人的插座旁邊抱走,並且一邊點頭一邊解釋:「我說了『不可以』,而你馬上就住手了!」那麼在孩子的大腦中就會形成相應的連結:對孩子來說,在他還不懂得的話語「不可以」、離開某件特定物品、父親的愉悅反應這3者之間產生了一種連結。 漸漸地,孩子會從一再重複發生的情境中解讀出「不可以」這個字眼意味著他該停止某種行為,而爸媽會很高興他這麼做。因此他就成功地破解了這個字眼的意義,從此在這個字眼被使用的情境中就有了清楚的行為準則。
在這一點上,把孩子從那個危險物品旁邊抱走非常重要,否則孩子多半又會去摸電線,由於他還缺少控制衝動的能力。孩子就只是好奇,而且必須追隨這份好奇心。因此,只是說「不可以」,然後在孩子住手時愉悅地點頭,這樣還不夠。父母必須把孩子帶離那個誘人的情境,免得孩子又忍不住想再伸手去摸。
在漢斯的家裡,事情進行的方式卻不同,這是由於莎賓娜和斯凡誤以為他們的幼兒已經知道「不可以」的意義。漢斯伸手去摸插在插座裡的電線,爸媽大喊「不可以!」。他也先把手縮了回來,然後感興趣地看著他爸媽。但是因為接下來沒有發生什麼事,他就再度伸手去摸。斯凡和莎賓娜又再說了一次「不可以」。有可能漢斯再度把手縮了回來,然而他不知道他該怎麼做。他沒有從爸媽那裡得到任何可靠的行為準則,因為爸媽沒有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這時爸媽採取行動了:他們氣孩子不聽話,把孩子從那裡抱走了,並且責罵他。這樣一來,對幼兒來說這個情境的焦點就轉移了:漢斯主要注意到的不再是被抱離危險來源,而是爸媽的責罵,單純只是因為父母的大聲責罵讓他感到很不愉快。
於是,「不可以」這句話和爸媽的大聲責罵在孩子的大腦中形成了連結,但起初他仍然不明白這句話的意義。此外,爸媽的反應讓他感到不愉快,因此他哭了起來。很可能他也覺得爸媽把他抱走是件很沒道理的事,因此他發怒地又踢又蹬,就只是因為他無法看出斯凡和莎賓娜是想要保護他免於受到危險。
也就是說,嬰兒或幼兒起初還不知道「不可以」意味著什麼。如果爸媽總是說「不可以」,然後先等著看看孩子會怎麼做,孩子只會學到:如果我去摸這裡,爸爸就會大聲說一句話!真有趣。我馬上就再做一次──沒錯,爸爸又說那句話了。這樣一來,嬰幼兒雖然認識了這當中的因果關係,但他不會明白「不可以」意味著他應該停止去做某件事。因此他會一再設法找到出現這聲「不可以」的情境,以求透過反覆試驗和嘗試錯誤而在某個時候終於破解出其意義。父母的行為在無意間正好獲致了與他們本意相反的結果。比起在說了「不可以」之後向孩子做出說明的父母,沒有做出說明的父母必須要說更多次「不可以」,孩子才會明白其意義。
這可能會導致「不可以」這個警語失去效用。因為幼兒若是一再聽見這個字眼,就會出現「習慣化效應」,也就是孩子的大腦開始把這個字眼歸類為不重要,會對「不可以」這個字眼聽而不聞。因此,在小孩出生後的頭幾年,我們應該設法把家裡的環境布置成讓孩子能夠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去檢視和觸摸所有的東西,讓我們盡量不必說「不可以」。孩子應該要能夠在一個肯定的環境裡長大。乾脆把危險或易碎物品暫時收在高處是比較有用的做法,勝過和天生就抑制不了好奇心的幼兒在每日的對抗中兩敗俱傷。至於什麼時候必須對孩子說「不可以」,這一點我們在第五章裡會再加以敘述。
如今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要想了解生活,很多事情孩子必須要自己去嘗試,因此父母試著給予孩子較大的探索空間。然而,有些事是孩子無論如何不該去做的,例如危險的事,或是可能會損害他人的事。如果孩子對爸媽的警告一再置之不理,再有耐性的父母也會發火。畢竟我們的人生經驗較多,因此已經知道去摸熱燙燙的爐台就會燒傷,也知道如果把各種東西都扔進馬桶就會造成馬桶堵塞。
這就是莎賓娜(43歲)和她女兒之間的問題。這個1歲大的女孩似乎總是存心要去嘗試她母親剛剛才警告過她別去做的事:
假如按照演化的安排,孩子會盲目地信任大人,並且果真不去做這些危險的事。這不是大有好處嗎?嗯,演化的確是這樣安排的。一般來說,孩子的確天生就會害怕父母向他們說明為「危險」的事物。只可惜,我們成年人往往毫無必要地讓孩子很難去聽從我們的警告。
以莎賓娜對她女兒依妲的警告為例:「拜託不要靠近爐台!爐台很燙!」我們成年人馬上就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如有個朋友這樣警告我們,我們大概就會離爐台遠一點。然而,在幼兒身上情況就不同了,由於孩子的大腦還沒學會處理句子裡的「不」字。孩子天生在聽到一句話時會首先把主詞和主要動詞過濾出來。他們的耳朵雖然也聽見了「不」字,但是大腦卻把這個字當成不重要的東西給過濾掉了。隨著時間,要等到孩子大約滿2歲以後,大腦的語言中心才會慢慢學到「不」字是個重要的附加資訊,必須進一步加以處理。
如果告訴依妲這個年紀的孩子,要她不要靠近爐台,由於她的幼兒大腦還沒有能力處理「不」這個字,這個字就被大腦過濾掉了。剩下來的是:「靠近爐台!」於是孩子就也會這麼做。「不要把垃圾桶裡的東西倒出來!」會被孩子大腦裡尚未成熟的語言中心聽成「垃圾桶,倒出來!」而「不要去拉電線!」會被聽成「拉電線!」孩子大腦發展過程中,這個我們所認為的「錯誤」並非孩子能夠左右,而且其實是個設計精巧的超級功能,以保護孩子免於接收到太多的印象。孩子的大腦把不重要的資訊過濾掉,好讓他們能專注在重要的資訊上。於是孩子把垃圾桶裡的東西倒出來,去拉扯電線,因為他們認為爸媽是這樣告訴他們的。
身為父母的我們卻大為光火,認為孩子是故意不聽話,把我們的話當成耳邊風。我們往往會加重語氣把話再說一次:「你不該過去!」卻沒意識到那個「不」字又被孩子的大腦過濾掉了。這樣一來,孩子又一次收到了確認的訊息:「你過去。」(那個「該」字也被大腦過濾掉了。)孩子會對父母的怒氣感到奇怪。但由於他還無法轉換視角,根本不會想到爸媽生氣是由於他和他的行為,也無法推論出是他的行為引發了父母的怒氣。於是他會毫不在意地繼續去做他在做的事,這使得大人更加火冒三丈,因為我們誤以為孩子是故意的。
由這種誤解可能會發展出一種不幸的惡性循環。由於1歲至3歲的孩子是道地的「情緒收集者」,他們會很感興趣地注意到爸媽發怒的表情。如同前文中所述,孩子不會想到爸媽的怒氣是針對他而發,而是完全覺得事不關己。但由於孩子天生就具有好奇心,想要解讀情緒、表情和肢體動作,並且將之互相連結,他們會想要一再喚出讓父母流露出特定情緒的情境,單純只是為了藉由這些實驗來獲得對人類各種感受的概念,並且加以歸類。
不過,我們可以找到一條途徑來跳脫這個不幸的循環。前面已經提過,孩子其實天生就會認真看待主要照顧者的警告。只是身為成年人的我們忘了以適合孩子的方式來表達這些警告。這其實很簡單:我們應該盡可能少用「不」這個字。
莎賓娜說的話「不要靠近爐台!爐台很燙!」如果改成「離爐台遠一點!爐台很燙!」就比較能讓依妲理解。「不要把垃圾桶裡的東西倒出來!」如果改成「讓垃圾留在桶子裡!」就更容易理解。與其說「你不該去拉電線!」,不如說「住手!把電線放開!」。「不要讓玻璃杯倒下來!」若是改成「把玻璃杯抓緊!」就更能讓孩子理解。這些話清楚明白,能讓孩子馬上理解、處理並且聽從,而孩子也會聽從。
在年紀較大的孩子身上,一直到孩子進入學齡之前,父母使用這種清楚明白的句子也有幫助。這能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只不過,要把我們的否定句改成強而有力的肯定句需要一點練習。但只要找到了竅門,要這樣說話就很容易。如果當下一時想不出該怎麼說,必要時可以先喊一聲「停──這很危險!」或是「停──這是禁止的!」如果孩子聽見後暫時住手,我們就可以走過去,和氣地把他從危險來源抱走,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有趣的遊戲上。然後我們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下一次在同樣的情境中可以說哪一句強而有力的話語來阻止孩子。
相關書摘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孩子罵自己是「大便」,家長該如何反應?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要解決孩子的脾氣,先安撫自己的怒氣!一本寫給全天下崩潰父母的情緒教養指南!》,平安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卡提雅.塞德、丹妮耶拉.葛拉夫
譯者:姬健梅
你的孩子也會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