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情緒發展重點,想要陪著孩子修好情緒這門功課,首先,父母要掌握情緒發展的重要階段。
「科技改變了學習的樣貌,但只有情緒,沒辦法透過科技學習,一定要在真實的人跟人的互動中,才學得好,」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俐容說,而家庭,就是情緒最重要的學習場域。
要讓孩子從覺察情緒、接受情緒、控制情緒,進展到調解與管理情緒,在臉書經營「心理特攻隊」粉絲團的臨床心理師林育岑建議,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大腦發展的情形,在什麼階段會出現什麼情緒、什麼時候該學著自己因應情緒,然後給予孩子適切的回應。
每個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重點,每個孩子也都有個別差異,但父母該有的大原則是:看重並尊重孩子各種情緒,不抹滅、也不評價;幫助孩子標定情緒,說出情緒,了解自己。至於目標,則是希望孩子能與情緒共處,安頓身心,當然,大人也是。
出生~12個月
依附關係至上,合理滿足孩子需求。這階段的情緒發展,以開心、生氣、害怕、哀傷、噁心、驚訝等原始情緒為主,也會試著藉由吸吮、把頭轉開等方式調整負面情緒。
嬰兒剛出生時,情緒主要反應本能的生理需求。林育岑舉例,如吃飽、睡飽,身體舒服,嬰兒就自然會笑,不舒服則會哭泣;到了3個月大左右,開始會因為與人或環境互動而有情緒,例如被大人逗會開心、照顧者離去會生氣、害怕陌生環境等。
6、7個月大以後,孩子開始有「社會參照」能力,能觀察大人在當下情境的感受,然後模仿。慢慢也會出現興奮、無聊等情緒,也會展現出喜好。
此時的教養重點,在於建立良好正向的依附關係。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劉彥君建議,父母要合理的滿足孩子需求,可以把握「年紀愈小、愈快回應」的原則。林育岑則說,父母常會糾結「嬰兒哭了要不要馬上抱」,這個階段還是以給孩子安全感為主,平常也可多抱抱孩子,多積極互動。
如果主要照顧者,需要喘息,最好盡早培養輪替照顧者。林育岑強調,在主要照顧者穩定的前提下,即使輪替照顧者如爸爸、祖父母等共有三、四個,孩子仍可依附情感於照顧者。另外要留意,分離焦慮通常在5~7個月大時出現,1~2歲是顛峰。
1歲~2歲
自我概念發展,協助孩子說出情緒。孩子在1歲以後,情緒開始變複雜,慢慢發展自我概念、自我評價,情緒也開始受到別人影響。例如別人哭、自己也可能會想哭,並慢慢能理解別人的情緒反應與自己不同,表現出同理。
1歲半之後逐漸發展的「自我概念」,讓孩子能夠察覺自己跟他人是不同的個體,也因此愈來愈喜歡說「不要」。職能治療師柯穎婷說,自我概念的發展與日後情緒理解能力相關,父母要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可以開始讓孩子做選擇;用「二選一」的問法,又比問孩子「要不要」「好不好」更具可行性。例如要用餐了,可以問孩子:「你想吃飯還是麵呢?」而不要問:「你要不要吃麵?」避免孩子總是回「不要」。
這個階段,大人可以開始帶著孩子辨識並說出情緒。例如玩具壞了、孩子鬧脾氣,可以說:「玩具壞了,你很難過,是嗎?」讓孩子試著用語言調整情緒;也可以多玩假扮遊戲,創造更多情境讓孩子經驗情緒。
林育岑提醒,此時孩子開始會依據大人的評價與鼓勵,感受到羞恥、自豪等複雜情緒。例如孩子大便了,大人如果說「怎麼那麼臭」並露出嫌惡表情,孩子可能會感到羞恥,敏感一點的人,甚至可能因而便祕,要特別留意。
3歲~6歲
情緒調節策略原始,衝動控制是關鍵。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學校,有更多社會規範、加上大腦前額葉發展逐漸成熟,慢慢能了解情緒發生的因果及行為訊號。林育岑舉例,例如知道自己為何不開心、不開心會想用力敲東西等等。
孩子也開始能用語言說出他人的情緒,表現出更高的同理,甚至開始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同時更能依循社會規範評估自己的行為,得意、羞愧的情緒愈來愈明顯。恐懼與焦慮的情緒在此階段變強,常會怕黑、怕做惡夢、怕家人過世。此階段的孩子很難同時處理一種以上的關係,兩個人玩是最自在的,常排斥第三個玩伴的加入。
劉彥君說,此時孩子已有原始的情緒調節策略,像是限制感官輸入(例如聽到不喜歡的就摀耳朵)、和自己談話、轉移注意力等等,但情緒調節策略還是不足,有時會做出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例如不開心就躺地上哭)。她建議可以跟孩子討論各式情境與情緒、提供更多調節策略,通常孩子愈會表達,理解度就愈好。
除了對因果關係的理解程度,衝動控制也是孩子此階段的教養重點。柯穎婷說,要讓孩子慢慢從外在控制轉換到內在控制,一開始可以多玩規則性遊戲,如大風吹、紅綠燈、木頭人等等,平常則多找機會,讓孩子練習等待、學習延遲滿足、預先設想行為後果。
小學低年級
覺察複雜情緒,也開始隱藏情緒。進入小學後,孩子得更獨立、跟更多人互動,這些生活經驗讓孩子慢慢覺察到複雜的情緒,也開始能隱藏情緒。林育岑舉例,孩子可能會慢慢發現自己雖然國文考100分很開心、但同時數學考60分很難過;也可能收到了不喜歡的禮物、卻還是笑,因為知道此時「笑比較好」。
從玩樂式的學習過度到系統性學習,常讓低年級孩子壓力頗大,也會有更多挫敗。柯穎婷說,這階段的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總是輸不起、愛生氣,除了多跟孩子聊聊,還可以玩些增加挫折忍受度的遊戲,例如棋類、牌類、桌遊等等;也可以玩情境辨識的遊戲,例如抽鬼牌、吹牛;或猜測別人想法的遊戲,如比手畫腳、猜謎等等,也很適合。
這階段的孩子漸漸成熟,可以試著練習思考解決方案、解決問題。例如孩子常惹老師生氣,因而沮喪,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老師為什麼生氣?」、「你要怎麼做,老師才不會生氣?」。
小學中年級
開始有群黨關係,容易憂慮、忌妒。這個階段的孩子,情緒愈來愈複雜,例如會對同一個對象產生混合情緒反應。劉彥君舉例,孩子可能喜歡某位朋友、但同時也忌妒對方,還慢慢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看事情。
社會性的發展愈來愈顯著後,孩子開始有群黨關係。楊俐容說,更小的孩子會有喜歡的人跟不喜歡的人,但不太會聯合別人不跟某人玩,到中年級就開始會了。就社會性的發展來看,不是不好,因為人長大後,本來就需要關係比較親密的一群人,但問題是人性還有很多複雜層面,容易演變為糾眾排他。
再加上,中年級的課業壓力更大了,這也讓孩子憂慮、忌妒等情緒變明顯。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說,此時父母仍要維持跟孩子的溝通暢通,重點是「不帶評價的聽孩子說」,孩子光是「說出來、感覺被父母接受了」,就已有紓壓效果。
小學高年級(前青春期)
在乎同儕,開始變酷保護自己。高年級的孩子進入前青春期,愈來愈重視同儕,也開始會用「情緒切割」的方式保護自己。也就是避免表現真正情緒、以避免丟臉,所以看起來會「酷酷的」;驕傲、不滿、不耐煩等情緒,愈來愈明顯。此時也開始發展後設思考的能力,楊俐容舉例,孩子開始會想「我是不是碰到某種人特別容易生氣?」等問題。
同儕之間常遇到的問題如小團體、排擠、語言攻擊等等,也愈來愈明顯,孩子甚至開始會有「被朋友背叛」的心情。
黃倫芬提醒,這階段的父母要多傾聽孩子、肯定孩子希望被同儕接受的想法,萬一孩子有負面情緒,就陪著孩子經歷這些情緒,讓孩子明白情緒是來來去去的,真的需要時,再試著陪孩子針對特定事件去思考解方。
國中以上(青春期)
對自我認同不安,父母要願意等待。青春期的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外表很在意,而且常有不安、沮喪、羞愧、丟臉的感覺。黃倫芬坦言,這時的孩子最怕比別人差,因為自我意識讓孩子覺得別人都在注視他,也對外界的不公平很敏感。這階段最容易與父母起衝突的點,包括成績、時間管理、金錢運用等等。
林育岑則提醒,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大,是因為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大腦神經正在修剪中,容易衝動。生理與心理上的半成熟,讓孩子充滿矛盾,一方面想要獨立自主,一方面卻仍須仰賴父母的金援或意見提供。
青春期也讓孩子進入認同危機期,會疑惑「我是誰?」「我將來要做什麼?」「我為何而活?」若能得到父母、師長、同儕的認同,內心會得到滿足及自信。
楊俐容強調,青春期就像個大風暴,對父母來說很不容易。她建議父母仍要多關心孩子,但又不要干涉太多,切記要尊重孩子;而且還要「願意等待」,很多時候,孩子就是情緒來了,也許過個一晚,孩子的情緒就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