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建築特色
自明鄭時期漢人開始有系統的進入台灣起,他們發揮高度堅忍的開拓精神,歷經三百多年,使得閩粵文化得以在台灣各地生根茁壯,並且成為主流。移民初期建屋的匠師聘自大陸,後來才慢慢培養出本地的匠師,因自然環境的不同及材料取得的限制等因素,使得台灣的傳統建築亦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並不完全等同於閩粵的建築文化。
台灣傳統建築基本上反映著移民來源地的特質,現在鄉內平房或樓房式房屋大都屬於現代建築,但各部落裡尚保留有幾間早期台灣最常見的閩南式傳統建築的房子,有些毀損無人居住,有些部分整建但還保留原先的建築風格,這些房屋雖未被相關單位列為古蹟保存,但對我們探索了解本地鄉土文化卻有很大的助益,以下就本鄉傳統建築特色作介紹,讓我們進一步的認識,進而懂得欣賞周遭老房子的傳統建築之美。
合院為漢人住宅的主要形式之一,各種形式依照家族人數多寡調整。內廳堂、門屋與廂房可組成「ㄇ 」、「口」、「日」、「目」等各種佈局,合院的特色是所有房子的正面都朝向中庭,可加強家族內的向心力;而早期治安情況不佳、局勢不穩的時代,這種 佈局有利於防禦敵人。
1.一條龍
從前並非每戶人家都有能力修建大宅院,經濟能力較差的人家,就從最基本的「一條龍」蓋起,「一條龍」就是指有廳堂而無廂房,平面為「一」字型的房舍,最中間的一間為正廳,兩側如果只有一間廚房與一間臥室稱為「三間起」,這是最基本的。如果經濟情況許可,兩側就可以多蓋幾間房間,兩側各多一間房間則稱為「五間起」,兩側各再多一間就稱為「七間起」,以此類推。
2.單伸手
經濟情況比蓋「一條龍」人家好一點,就會蓋「單伸手」,「單伸手」就是只有廳堂與一廂房,平面是「L」型的房舍,傳統觀念以左為尊,所以絕大多數的「單伸手」住宅都是左廂房;如果因為地理因素的限制,就會在原來左廂房的位置種植大樹或豎立石敢當來避煞氣,這也不失為一種補救的辦法。
3.三合院
「三合院」就是由廳堂及兩側廂房所組成,平面為「ㄇ」字型,廳堂及兩側廂房所圍成的空地,通常用來曬穀、堆置農具或漁具,稱之為「埕」。正廳的左側是一家之主的房間,稱為「左室」,左室的左側為廚房,由一家之主的妻子掌管;正廳右側的房間為「閑間」,供長輩居住,晚輩住在廂房,房間依照左尊右卑、內尊外卑的順序分配。有的三合院會在前方築圍牆或門樓來區別內外,這是農村常見的住宅形式。鄉內有幾處頗具特色的三合院宅邸,如:來惠的廖溫和公派下祠堂─福綿堂、永定村的李宅、新店廖河公派下住宅─和昌堂…等,古色古香,廣大的庭院,還保存著大戶人家的風範,也曾吸引藝界前來拍攝電影。有些隱藏於村落小弄中的頗具特色的建築,若非熟人是很難窺得其全貌。
4.四合院
「四合院」是由廳堂、門樓及左右廂房組成,平面為「口」字型的房舍,其格局規模較三合院大且也較隱密,為官紳、地主等大戶人家的主要住宅形式。門樓為四合院的第一進房舍位於正中央的這一間稱為「門廳」,功能為管制進出及接待賓客;而兩側的房間則做書房與寢室,為輩份較低的家人或僕人居住。
5.多護龍合院
隨著家族繁衍,原有三合院空間必定不夠,就只有加蓋房舍來因應。加蓋的方式是在廂房兩側每隔一段距離蓋一對與廂房平行的房子,稱為「護龍」,護龍大多加蓋一對,頂多三對;通常外護龍會比內護龍長,在房間分配方面,同樣依循左尊右卑、內尊外卑的原則,而各護龍有獨立的天井及過水門,進出仍相當方便。
6.多院落大厝
以合院為基本,做橫向或縱向性的延伸發展,規模大小以「進」與「院」為計算單位,「進」代表門廳及方堂;「院」代表中庭「埕」。正面的第一組建築稱為第一進,之後是埕;第二組建築稱為第二進,「進」與「院」的數目越多,表示規模越大。一般說來,此種深宅大院的格局多為地方名門、望族或官宦使用,在層層包護下,內部形成封閉的家族社會,平日進出雖不如三合院方便,但防禦功能相當強,本鄉十八張犁廖名大府院- - -永昌堂即是。
7.街屋
街屋分佈於崙東或崙西之早期商業街中,也稱為「長條街屋」,閩粵人稱之為「竹竿厝」或「竹筒屋」。由於面臨街道的地段昂貴;且為使整條街呈現琳瑯滿目的繁華現象,於是街屋的面寬較窄;而其進深狹長,可一進一進向後延伸。街屋的狹長空間依次區分為店面、神明祖先廳、房間、倉庫,兼具商店與住家的需求。為使街屋能更貼切主人的需求,一方面可橫向連通二、三間;另一方面,可向上蓋兩三層樓,中間設置閣樓、夾層與挑高的樓井,進一步的營造出繁華瑰麗的室內空間。本鄉的街屋大都毀損或改建,已很難窺見原貌。
在傳統社會中,個人在家族裡有長幼尊卑之分,在族群中有地位高下之別,所以在空間使用分配上,即依循著尊配尊、卑配卑的原則,構成一套嚴謹的社會規範,以合院的正廳為中心畫一中軸線,距中軸線較近的為尊,較遠的為卑;在中軸線左方的為尊,右方的為卑,此為「左右」;廳堂之前為較開放的「堂」,在方堂之後為較私密的「室」,此為「前後」;距離正廳較近的為「內」,距離正廳較遠的為「外」,此即「內外」。另外在建築物高度上也反映出空間的尊卑,如廳堂的臺基與屋脊較其他地方高。
1.正廳
廳堂為合院建築的主體,又稱為「正房」,位於方堂正中央的這間稱為「正廳」或「神明廳」,為供奉祖先神明或接待賓客的地方。正廳內部的擺設都與祭祀有關,中間有神案、八仙桌及祖先的牌位,此外還有接待賓客的太師椅,正廳兩旁的房間則用作廚房與寢室。
2.臥房
正廳的左右兩側及護龍等空間都被當作臥房使用,臥房除放置床、及梳妝台之外,也會見到便桶及面盆架等盥洗設備,這是因為以前的人,晨起梳洗及夜晚如廁都會在房內完成,不過現在古厝內的臥房都已改建為現代化設備。
3.廚房
廚房位置通常位於後側邊間,這是因為邊間的位置可以兩面開窗,通風較好。當一個家族分家時,廚房是屬於大房的,其他房就須另起爐灶,這就是為什麼一幢房子裡會有好幾個廚房的原因,不過因為時代變遷和現代化需求,現在很難看到圖上的設備,大都已改建。
4.環狀廊道
正身與護龍間的通道稱之為「子孫巷」,而護龍與護龍之間的聯繫,則透過「過水廊」將前者與兩側廳房的「簷廊」串組起來,形成一個環形廊道,可以通到房子內部各個地方。
傳統民宅建築材料以木、石、磚為主,除了大戶人家有財力可買進大陸價昂質佳的材料外,一般民居所使用的建材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例如以編竹夾泥屋、土埆屋。
1.編竹夾泥屋:
臺灣的氣候與土壤皆適合種竹,不但生長極速,種類亦多,因此編竹夾泥屋是台灣早期的住宅形式之一。建造時先用粗直的大竹作為壁柱,先將牆面分隔成幾個空間,再用竹篾條編好壁體,然後在裡面抹上摻有稻草的灰泥,就成了編竹夾泥牆。屋頂方面,生活較貧困者,是以稻草或芒草集綁成束來舖,或用桂竹去節分成陰陽來蓋,較富裕者才以紅瓦或黑瓦覆蓋。
2.土埆屋
在本省開發初期的房屋建築,多半是就地取材以竹、茅、土、石材為主,尤其泥土隨手可得,土埆厝非常具有原始的鄉土特色。土埆厝具有冬暖夏涼的優點,缺點就是怕淹水,傳統方式常以砌石或磚疊為底,做為地基並防止淹水或雨水噴濺土埆。土埆塊是將黏土填在土埆斗上,堆煉成型後印出曬乾。土埆塊砌牆時以純泥漿土黏土砌合而成,屋頂再覆以茅草或瓦片即是土埆厝。
1.台基
台基就是建築物的基座,它的功用在於使建地平整、防水與防震。台基裡面填著密實的卵石、碎磚等物,上面填黏土或細砂,邊緣放長方形的階條石,等到房子的主體工程都完成了,再鋪地磚或石板。周代規定「天子之堂高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目的就是藉台基高度來象徵身份地位的高低。一般民宅的台基頂多半公尺高,在同一組建物中,也依照各空間地位的高低來決定台基的高度,神明廳就是台基最高的地方。
2.屋頂
傳統建築的屋頂形式繁多,在制式的形式之下,匠師也可依據屋主的需求與個人的巧思來變化。硬山式屋頂為台灣民宅普遍使用的形式,屋脊連接不斷,屋頂側面與山牆密接,也可以將山牆加高成為「封火山牆」。另一種懸山式屋頂與硬山式相似,但房子的架伸出山牆外約三十至五十公分,屋頂側面也突出山 牆外。
3.屋脊
屋脊的功用在增加屋頂重量,並壓住屋坡邊緣的瓦片,有兩種作法:
(1)燕尾
「燕尾」就是正脊成曲線向上揚起,到尾端分岔為兩支的屋脊,因形狀很像燕子的尾巴而得名。由於燕尾向上揚起的造型,讓人遠遠地看到,就留下意氣風發、飛揚跋扈的印象,所以傳統觀念中,只有寺廟、官署及具有功名的家族才准予興建具有燕尾脊的建築物。但在台灣使用燕尾脊的卻不見得符合此規定,尤其在豪門大宅的屋頂上特別容易見到,由此可見,燕尾所代表的不僅是官品、功名,正是一個家族在地方勢力的象徵。
(2)馬背
「馬背」就是在正脊與垂脊連接觸做一鼓狀突起,從側面山牆看過去有明顯造型的屋脊,馬背用於一般人家的屋脊
,造型上用弧形、平頭形、多邊形、多角形來作繁簡不一的變化,形式不下數十種。如何來決定一房子的馬背形式呢?與傳統的五行觀念有關。從風水書籍所載的五行圖形來作聯想,「金」形圓、「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銳、「土」形方,而台灣的馬背中也都能發現這些形狀,從前人蓋房子時,事先計算五行生剋現象如何,再決定用什麼樣的馬背。
4.裝飾
如果遠遠地凝望一間傳統建築,除了會被它古樸的造型線條所感動,共引人目光的應該就是屋頂上那些花花綠綠,好像自成一個小世界的裝飾物。屋頂的裝飾物可安放在正脊、垂脊與檐角等位置,除了裝貼門面外,也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一般民宅通常只在正脊上簡單以鏤空花磚、彩瓷或剪黏作品作裝飾,而沿海地區人家就常在屋脊上安放風獅爺、瓶、缽、罐等物,用意在鎮風、避邪。
5.樑柱構造
柱子是人們在建築物範圍內活動時,平視前方就可以見到的物體。柱子的楹聯、雕刻是欣賞的重點之一,成排的柱子在視覺上非常醒目壯觀,所以,除了支撐功能外;柱子的形制也影響到人對空間的感覺,也因此傳統匠師在柱子上花了頗多心思。
柱子的橫截面、從最普遍的圓形、方形到八角形都有,不同截面的柱子表示的尊卑地位也不同,一般而言,以圓為尊,八角次之,方形再次之。在安放柱子時要注意到尊配尊、卑配卑的原則,所以看柱子的形狀就能了解各空間的次第關係。
台灣傳統建築最主要的柱樑構造有「穿斗式」與「抬樑式」兩種,穿斗式是以柱子直接頂住橫樑,以及在柱子之間,添加橫向通樑及壽樑,稱之為「穿」,可以防止柱子移動,再視實際情況安排幾根柱子架於穿上,而不落到地面,穿斗式構造雖然簡便,但是柱子數目偏多,比較適合小空間,所以多用於一般民宅。
6.正立面
正立面是房屋所有牆面中最醒目的,它關係著訪客在登門入室時,對主人所經營空間的第一印象,所以正立面的裝飾要詳加考究,方能顯示出主人的體面與氣派,正立面可在分為數個區塊,每一區塊稱為「一堵」,從上到下分別稱為「水車堵」、「頂堵」、「身堵」、「腰堵」、「裙堵」、「櫃檯腳」,每一堵都有慣用的裝飾法,各堵是比照一個人身體的頭部、上半身、腰部、下半身來命名,可見從前人習慣用生活上聯想的東西來命名,並賦予房子如人一般的生命力,同時,壁堵若是位於廟宇大門左右兩側相對之牆,又稱為「對看堵」,匠師最常用的題材是以「左青龍,右白虎」的方式呈現,所以又稱為「龍虎堵」
7.山牆
山牆就是在建築物左右兩側,呈現山岳形狀的牆壁,也有前人為了防火,設計出一種突出於屋頂高度的山牆,可以隔絕火舌傳遞,也可以防風,稱為「封火山牆」。在合院建築中,廳堂的山牆是建築的側面,而廂房的山牆則是立面,所以山牆的位置雖不如正立面重要,但也不可以過於簡陋,否則會破壞整體建築的美感,所以山牆的外型、以簡潔大方重點裝飾為主。
8.墀頭
外牆到頂上靠近屋簷的部分稱為墀頭。墀頭上常有各類的裝飾,最簡單的是以磚塊層層相疊,接近屋簷處漸漸向外挑出,也可以在這種層疊的磚塊外面塗上灰泥;並塑上花草雲紋、泥塑剪黏或交阯陶來裝飾,望族大宅及寺廟的墀頭就比較講究,先做一個基座,再把泥塑人物、剪黏交阯陶或是鎮邪用的石雕小獅放在基座上。
9.匾聯
傳統建築配以匾聯,不僅能使整體觀感更加豐富;而憑添風雅韻味,重要的是透過匾聯的文字意義與內涵,可傳達主人的意向與家族的祖訓、家風,讓祖孫日常生活能浸潤其中,收潛移默化之功,所以在新屋落成後,常要為個別的廳堂、亭台樓閣取名,並敦請素負聲望之士來提字懸匾,並吟作適合的對聯。
1.莿竹圍籬
莿竹可長到160公分高,幾乎與城牆一般高,所以在住家周圍種植莿竹,如果生長相當密實,不僅能隱藏住家所在位置,保護宅院的安全,據說還有減弱槍彈威力的功用。
2.銃眼.
銃眼亦稱槍孔,為一個內大外小的錐形開口,以抵禦外人的侵擾,除了正廳之外,每個房間都可設置槍孔。
3.銃樓
銃樓亦稱為銃櫃,是一棟牆上佈有槍孔的二層樓房,位於屋宅旁邊,平常可當作儲存槍枝彈藥的彈藥庫,有危險時,可做避難及作戰場所。
4.隘門
隘門沒有一定形式,簡單一點就好像在巷弄中加一道有門的牆,複雜一點的像一座兩層樓,上面還佈有槍孔以資防禦。
資料來源:http://www.lhps.ylc.edu.tw/country-material/Erthlen/class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