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蘭(時任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我到一所中學演講,告訴年輕學生:人生的路很長,眼光要放遠,不要在乎現在一兩分的輸贏,要追求實力;因為出社會後,老板在乎的是人品與能力,而不是過去的成績。考上了大學,沒人管你高中念哪裡;拿到了博士學位,沒人管你大學念哪裡。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學校就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所以不用費盡心力去截長補短,要把時間花在發展自己的長處。未來是用長處和別人競爭,只要有自己的專長,就一定有飯吃;不必去擔心自己不如人的地方,要設法經營發展個人最擅長的項目。
沒想到,演講完後,有個學生遞給我字條,上面寫:「老師,您太天真了吧!難道您不知道成績不好在校園中是『二等公民』嗎?績優生吹冷氣自修,普通生吹電扇,這不是例外,而是常態。績優生不必做事,他們只要讀書就好,凡是大會操、雜七雜八的外務活動都派我們去,原因是『你們反正不念書』。老師,在學校中分數最大,功課好是人,功課不好是豬。」看了這張字條,我非常難過,小小年紀就因成績不如人而被當二等公民看待,情何以堪!
國科會曾經有個人才培育計畫,挑選高中生到大學實驗室來見習,讓他們先了解大學在做些什麼,以及自己的志趣是否跟科系名稱相符。我的實驗室分配到一名學生。
一天,這個學生臉上掛彩進來,原來他的國中同學騎機車帶他去吃消夜,在路上發生擦撞,警察來了後,看他背名校書包,就先讓他走,而那個背私校書包的同學就被留下。
我們社會一向認為,功課好,品性一定好,這是非常可怕的偏見;白領階級的犯罪,才是殺人不見血。沒想到,這個「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更變本加厲;這種不公平待遇,漠視了人的多元智能,往往造成很多社會問題。
研究發現,「大人偏心」是青少年叛逆的一個主要原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John Steinback)說:「孩子最大的恐懼是沒人愛,被拒絕是他們最害怕的地獄。」這烙痕有多深呢?拿過心理學傑出獎的著名發展心理學家Judy Harris說,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她要跳過青少年階段。因為在她念八年級時,父親換工作,舉家從亞歷桑納州的小鎮搬到芝加哥。都會的孩子欺負新生,當她走進教室,同學就故意捏住鼻子說:「咦,怎麼有牛騷味?」於是全班哄堂大笑。她後來雖然上了哈佛大學,成了有名的心理學家,但這童年的傷痕一直沒有撫平。
校長、老師千萬不能因成績而大小眼,給學生不公平的待遇,這會使衝動的學生更叛逆,使懦弱的學生更加自暴自棄。
學校看重成績優秀的學生,是因為他們會考上名校,為校爭光。但是這算「爭光」嗎?別忘了,一個人的功過成敗是蓋棺論定的,也有名校畢業生因犯罪而蹲監獄。畢業生要能成為國家棟梁,造福人類,才是學校真正的光榮。我常看見學校門口掛著紅布條,「狂賀○○○考上○○學校……」這心態不對,學校要培養出清廉正直、奉公守法的公民,才是辦學成功。
在此我極力呼籲,請不要以在校成績來決定對學生的態度吧!
本文出自於國語日報(101年6月12日)家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