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 親子天下雜誌37期 作者:李宜蓁
一、前言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常被稱為「過動兒」,但其中有一群注意力不足亞型(ADD)的孩子,看起來安靜、木訥,剛好與「過動」形象相反。他們上課時眼神常放空、學習效率差,卻因為不妨礙同學及老師,反而常被忽略……
二、學生案例
佳琪(化名)的幼稚園大班老師說,她上課四十分鐘都看著老師,好專心喔;但是下課問她剛剛老師上什麼,她卻搖頭說「不知道」。升小一時,她們那班只有十七個學生,功課跟不上,老師還有時間幫她補課;小二她轉到三十人一班的大校,功課馬上退到倒數第三名,作業寫到一半就定格,在安親班總是最後回家的一個。她本來就比較害羞、容易放棄,功課一直落後下去,我怕她變得沒自信,不能融入班級。因為她上課乖乖的,不吵人,我更怕她就此被當成空氣,連老師也放棄她……
佳琪的爸爸一直以為女兒是不專心或是本來就不夠聰明,後來才知道原來她是ADD(注意力不足亞型)。如今她升上國二了,生活能力還是很差,吃飯、洗澡、起床都要人催。
比起馬上引人注意的「過動」行為,注意力不足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中較常被忽略的一個症狀。ADHD的孩子主要有三大特質:過動、衝動與注意力不足,最常出現的是三種皆有的「綜合型」,另有「過動與衝動」、「注意力不足」的兩種亞型。宇寧身心診所醫師吳佑佑表示,整體來說,ADHD的男女比約四:一,注意力不足亞型的男女比卻幾乎是一:一;若剛好又是個文靜乖巧的女生,會較難被發現。
三、主要影響層面:學習和生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少精神科醫師林亮吟說,過動症狀容易隨著孩子長大逐漸好轉,但注意力不足跟衝動則不容易消失;孩子若有過動會影響行為,師長必須馬上處理,但注意力主要影響學習和生活,有些孩子是等到上小學了,學習狀況明顯落後才被帶去就醫。
ADD孩子看來安靜順從,智力也正常,剛開始學習不會落後太多;後來師長才發現,怎麼剛剛才教過,孩子卻好像完全沒學過。他們上課經常發呆,或專注在上課以外的事情(如教室外的噪音),該完成的作業沒做完、考試該有的水準也打折扣、老師的指令只聽一半,常被誤認為是「不認真、不專心,態度有問題」或「本來就不聰明」。
此外,ADD孩子在生活上的混亂、無組織能力,經常讓家長抓狂。台北市特教巡迴輔導團資深老師李惠藺說,他們經常丟三落四,抽屜、書包裡滿是被扭成紙團的考卷,卻找不到需要簽名的那張;作業寫了三小時還在寫,解數學題一題卡住就不願再往下做;跟他們說外套記得帶回家,說了一百次還是會漏掉。ADD孩子最常聽到爸媽說的話應該就是:「跟你講了多少遍?你到底有沒有在專心?」
因為生活與學習上的失序,讓ADD孩子的自尊自信日漸低落,也可能導致焦慮等情緒問題;有時他們的語言表達並不是很順暢,聽從遊戲指令的速度太慢,也會間接影響到人際關係。
四、用對方法,找回注意力
ADD孩子並非管教不當所致,注意力又是所有認知學習的最初關卡,因此及早發現並開始注意力訓練,可明顯改善困擾。除了請心智科醫師診斷、接受治療之外,師長首先要仔細觀察並分析孩子注意力的問題出在哪,才能排除注意力不足的內外在因素,從生活中一步步幫孩子找回注意力。
(一)、確認注意力問題。
心理師王意中建議,師長先要確認孩子最感困難的是哪類問題:集中性注意力(可否聚焦在當下從事的活動)、選擇性注意力(可否排除不相干外在刺激)、持續性注意力(對當下活動可否持續一段時間)、轉換性注意力(可否順利從A活動轉換到B活動)、分散性注意力(可否同一時間做兩件事,如一邊吃飯一邊記得七點半提醒媽媽關瓦斯),針對問題找解藥。
(二)、不只口頭告誡「要專心」,需讓孩子確實了解何謂專心。
以投籃瞄準籃框或夜市套圈圈遊戲的細節來比喻,或用手機錄下他們專注寫功課的畫面,用易懂的文字、畫面……等孩子熟悉的方式解釋。
(三)、安排有秩序、可預期的生活節奏與環境。
ADD孩子的組織能力差,更需利用外在的規律安定自己。因此,建立生活習慣,比如回家的例行公事是先把書包歸位、功課寫完,接著給家長簽名,晚飯後才是遊戲時間。讓他們熟悉下一步該做什麼,作業程式內建後自然可減少混亂的場面。
(四)、學習與評量上的減量和簡化。
ADD孩子動作慢,最怕被老師要求「留下來補寫」和「出更多罰寫」。王意中表示,這猶如無效的卡債協商,只會讓他們欠下更多循環利息。因此,建議師長可在學習評量上讓ADD孩子「改搭區間車」,比如作業三頁變兩頁、數學十題變七題、考試時適當的延長時間、寫完十五分鐘的作業就給予鼓勵,休息一會再接續下一段作業時間。
(五)、視覺聽覺雙重加強,步驟化交代事項。
李惠藺建議,老師上課要交代事情時,先提高音量喊孩子的名字,確認他們的眼神注意到你之後,再用簡要的步驟化提示法,在關鍵字上特別強調。另外,師長也可請孩子自己把應做事項條列或畫在黑板上。
(六)、抓住孩子黃金注意力時段,創造正面經驗。
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專注力最有效率的時間點,師長應該利用這個時段跟孩子做注意力訓練,在練習中間穿插孩子有興趣的事項,比如溜直排輪、打球或看書,增強達成的動機。家長也要根據孩子的狀況重設訓練的起點,不要跟別人比,把目標切小一點;只要孩子這次多專注一分鐘,就給有意義的讚美,讓他們看見自己的「能」而非「不能」。等孩子大概小學中年級左右,開始發展後設能力時,讓他們去意識到注意力的問題,慢慢訓練自我監控的習慣。
五、師長的正確態度
ADD孩子並不是故意慢吞吞、不專心討罵,在面對他們時,專家也提醒師長注意以下要點:
★不用考試結果去評斷孩子是否認真:注意力不等同於成績,發掘孩子真正的困難,也許問題不是出在注意力,或許是數學的四則運算理解真的不好。
★不歸咎、不貼負面標籤:「你真笨」、「像烏龜一樣慢」這些令人沮喪的話語,不要輕易說出口。孩子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更多的挫敗經驗。
★時間緊迫時,只挑重點做就好:注意力訓練應該挑有餘裕的時間做;若遇時間緊迫,減少一兩個步驟,挑重點做就好,不要在細節上要求太多。
孩子看電視、打電動都很專心,注意力應該沒問題?錯!注意力是指大腦「主動」選擇並接受外界訊息,而看電視、玩電腦或手機等3C產品是「被動」接受訊息。因此,如果孩子打電動和看電視可持續很久不中斷,並不能因而判定注意力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