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學完就忘,就靠4招學習妙方-- *讀書好妙方*

上課時就算孩子做足了筆記,但每每提筆作答時,卻總是忘得一乾二淨,英國《衛報》記者湯姆‧史戴佛(Tom Stafford)深入調查,並提出以下四大建議,有效幫助孩子在學習新知與複習內容時,學得會、讀得通、記得牢。

1.平時練習「重現」學習的內容

複習時,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把課本重新讀過一遍,然而,這麼做的缺點是往往「認得」內容,卻「寫不出」答案,原因在於認得與表達是兩種不同的心理過程。一般人透過仔細閱讀,就能產生一定程度的熟悉感,但只是「認得」內容,並不能保證「回答」出答案,因此,平時需要練習的是「重現」學習的內容,像是將在課堂學到的項目嘗試以問答的方式,練習寫出來或描述一番,如此才能確保孩子學習的效率

2.每天讀一小時

如果孩子能維持每天讀書一小時的好習慣,他們記住的內容將比一天內苦讀五個小時來得更多。雖然要讓孩子養成一定的習慣,在起步時會有些難度,不過一旦好習慣養成後,將能有效協助孩子輕鬆記憶,不但能降低他們平時課堂聽講趕著抄筆記的心理壓力,同時,在遇到老師提問時也更能穩健自信的作答。

3.1萬小時法則

知名企業顧問安德斯.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在集結他生涯與業界經驗後,提出「1萬小時法則」;他認為,要熟悉、精通一項技能必須花費1萬個小時的淬鍊才得以游刃有餘的發揮。所以若將「1萬小時法則」的邏輯套用在學習上,同樣也能一體適用,亦即:專注在最不擅長的部分,而非已經學會的內容平時遇到問題時就立即發問,若當下就能釐清問題的癥結點,之後自然就能避免應試前不必要的熬夜。

 

4.考前練習「如何作答」

無論是課堂平時的抽問或是考試,如何作答與答案本身一樣重要,如果單靠應試前的短暫複習,往往會因為時間有限、難以充分掌握評分的重點而導致失分,因此,平時該著重的是讓孩子熟悉作答的狀態、嘗試寫出完整的答案,並反覆練習每一種題型,掌握答題技巧。

無論是何種讀書方式,都必須花時間提前將學習內容整理、消化過,要如何辨別孩子是否正確的做好複習工作?以下提供一個簡單的方式作為參考:在複習時,如果孩子表示已經熟知眼前的課業內容,那麼家長可以就這部分的範圍,向孩子提問,並請他們以口頭方式嘗試練習作答,就能釐清孩子是否已經真的學會。

相關連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053-/?isPaging=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