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生溝通經驗分享 歐陽夢蘭
自從當了「媽媽」以後,翻了許多親職教育的書,發現無論什麼專家說了什麼理論,到頭來還是要回到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實務經驗永遠不能套公式,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獨特的氣質。我更深信,所謂的「教養」,「身教」永遠勝於「言教」。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都是當了父母後,才學會當父母,邊做邊學,更多時候是「在錯中學」,所幸我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證明我們對孩子的愛,經過自省,調整態度,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帶著孩子看看大人的世界也並非完美,對我而言,這就是「身教」。
但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教養方式不好,而是週圍的環境出現變化,沒有辦法照著我們的期待發展,加上媒體的渲染,許多我們以為的價值觀,似乎不斷地挑戰我們的標準。現在的我們,正處在一個權威瓦解的時代,無論身分、年紀、階級,每個人都是思想獨立的個體--每個想法,都可以表達;每個觀點,都需要被尊重。理性思考,不可或缺;而溝通,就顯得格外重要。
對我而言,溝通的定義是:保持理性的態度,一方面尊重對方的想法,一方面更要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夠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達成共識,這就叫「有效溝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親師生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孩子小時,就鼓勵他們勇敢向老師說出自己的看法,但一定強調態度應保持禮貌,「理直」還要「氣和」。無論老師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我會先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再分析其中道裡告訴他,最後再整裡孩子的想法,鼓勵他寫下來讓老師知道。很多時候,老師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就更能找出最適合的方法輔導孩子。誤會的發生,都是因為互相不瞭解,家長若急著介入,反而讓老師備感壓力,而忽略了孩子最真實的感受。而雙方如果不能藉著機會做有效溝通,誤會永遠會發生,對誰都沒有好處。孩子從小就學會了表達,隨著時間成長,父母自然可以放手,因為他已經知道該如何「溝通」,該如何為自己、為他人,為他所處的環境,製造「三贏」。
除此之外,老師和家長的溝通,也很重要。很多時候,我會藉由「文字」來表達我的想法,因為要和老師「面談」,有時會花費老師太多時間,或者當雙方都有情緒時,談話會受到干擾,甚至容易產生誤解。而用文字寫下,自己比較可以保持客觀,如果發現太過情緒,文字還可反覆修改,對方也可以更從容的了解自己的想法,當雙方都能保持理智,問題當然容易處理。
我對時下有些家長,動不動就找民代、媒體、或是在網路上公開批評,來處理師生問題,實在感到擔憂。因為權威的介入,會非常容易模糊焦點,而部分媒體不問是非的渲染,會讓真心付出的老師灰心,誤導社會大眾--尤其是學生的價值觀。更嚴重的,是在孩子面前做了最不良的示範,遇到問題永遠學不會理性解決,這樣的「身教」,不管怎樣的教育都很難將其導向正軌。依賴權威的人,無法讓人尊重。
我將自己這些年來「親師溝通」的經驗,加上了專家的觀點,整理成以下的文字,和各位分享:
親師溝通的守則 (選自「家長學苑」網站 文/慕凡)
家庭、學校和學生是鼎足三立的教育共同體,而家長、老師和孩子必須要同心協力,及互助合作才能獲得教育的三贏成果。所以親師之間的共識和溝通非常重要,關於親師溝通,下列守則提供參考:
一、尊師才能重道
師生在校的互動,常常比親子在家相處的時間還長,可說老師的影響力比家長還大。家長若有事向老師詢問、討論時,要以尊敬的笑容請教,例如:「請問老師,這是怎麼一回事?」而不可怒容滿面的責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尤其不可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的不好、不對等。
二、請教約好時間
家長若有事要跟老師面談,最好先電話約定時間,到輔導室詳談。
有的家長在校園碰到老師,就抓著不放,說個沒完,完全不體諒老師有沒有空,也許他要上課、要開會或有急事要辦,這是不智之舉。
晚上有事要跟老師聯絡,也要照老師約定的時間內才打電話,例如晚上八點到九點間,而且要長話短說。避免半夜或清晨去電打擾。要體貼老師回家也要扮演為人父母、夫妻等角色,無法二十四小時「課後服務」的。
三、參加親職講座
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班親會」或「親職教育講座」等活動,家長一定要排除萬難參加。這是家長了解校方或教師的教學理念、校規或希望家長配合事項等最好的機會。
尤其是定期或系列的「親職教育講座」,都是聘請有經驗的專家來演講。因為「我們都是當了父母後才開始學習做父母的。」剛好可現學現用。
如此一來,你可在短時間內學會教養兒女知識,二來你熱烈的參與活動,也給學校師長很大的鼓勵,讓他們更有熱情爭取舉辦的機會,這是利己又利人的美事呢!
四、表達讚賞謝意
家長要記得找機會表達出你對老師的敬愛,尤其每天的聯絡簿上說句「謝謝老師」,「辛苦您了。」或稱讚老師的某一項好的行動,支持他的想法。或是教師節教孩子自製賀卡,表達感謝真情,過年送個賀年片祝賀一番。讓老師感覺他的努力你看得見,有你的鼓勵,他就會更努力了。
http://parentschool.so-buy.com/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09011903
(以上文章選自”家長學苑”網站,文/慕凡,以下為個人心得補充,請參考)
五、善用聯絡簿:
不管任何時候,有任何意見,都可以在聯絡簿上直接跟老師溝通,用文字敘述,有時比語言,更能保持理性、也更能從容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要請家長每天簽聯絡簿,看看老師是否有留言,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
六、面對孩子間的衝突,放心交給導師處理:
孩子在學校與人衝突、或被老師責備,回家會向父母抱怨。這時身為家長聽了,難免也跟著生氣,但請您只支持孩子的情感,可以跟他說:「我知道你一定很難過」,或是「所以你很傷心」,而不要一味指責對方的錯誤。因為孩子畢竟無法很客觀的還原當時情況,誰對誰錯一時也不瞭解。如果事情不嚴重,可以教孩子自己寫聯絡簿告訴老師,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如果事態嚴重,家長不妨在第二天,親自請教老師,了解真相。千萬不要私下到班上找學生興師問罪,不但會嚇到對方、也無法教孩子正確的解決問題,甚至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就放心交給導師處理吧。
七、有任何疑慮,請直接與導師溝通:
無論是有關導師、或任課老師的班級經營,還是孩子的問題,都請您直接找導師溝通,不必擔心老師會給孩子貼標籤,充分信任老師的專業,相信老師會做出最公平、最完善的處理。唯有互信,才能給孩子最健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