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111 學年度 瑞井國小301班111 學年度 瑞井國小301班

2022-09-13 我的導師

111 學年度 瑞井國小301班
我的導師  
 

莊于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學教育研究所  畢業


        親師溝通管道
一、給家長的一封信 
1.接到一個新班級時。 
2.信中包含自我介紹,介紹老師本身的經歷,老師的教學理念以及班級經營方式,讓家長了解老師帶領學生的方式。 

二、電話(line)訪問 
1.在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時。 
2.接到學生資料即一一打電話:自我介紹、了解學生個人及家庭狀況。 

三、家庭聯絡簿
學期中:一開學即鼓勵家長善用家庭聯絡簿,並請家長配合每天抽空檢閱聯絡簿。 

四、親師座談會
學期初 

五、班級網頁 
1.課表 
2.訪客留言板

六、親師橋〈書面〉
學期中:1.活動通知 
2.段考範圍通知 
3.寒暑假作業內容

七、電話聯繫
學期中:1.不定期與家長就學生特別行為保持聯繫。 
2.歡迎家長主動與老師連繫,了解學生在校學習及生活狀況。

八、到校晤談
學期中:1.歡迎家長到校和老師個別溝通。 
2.請事先跟老師預約時間。


一、班級經營目標 
1.愛護自己,尊重他人 
塑造和樂、溫馨、彼此尊重的班級氣氛,讓每個孩子都喜歡來上學。以『尊重』為出發點---由愛護自己的身體、榮譽、特徵及物品,進而 尊重他人身體、意見、物品、差異性。 
2.盡責、認真、確實、負責的做事態度 
以『誠實』、『負責』為終極目標---按時完成課業、確實完成工作、對行為結果負責,而不是要靠師長的叨叨不休。 
3.培養自動自發,有計畫的學習態度 
學習過程自動、自發、自律---課業學習自動、工作態度自發、生活行為自律。 

二.生活教育 
1.品德教育 2.禮貌教育 3.生命教育 4.生活常規的嚴格要求 
(一)、班級常規 
1、7:30前到校進行打掃工作。 
2、不帶零食和飲料,以開水為主。 
3、科任課準時集合,排隊守秩序。 
4、班級榮譽制度:有個人表現計分表及團體競賽 

(二)、生活行為處理原則-- 誠懇、有禮、明辨是非 
1、有意或無意影響別人---立刻道歉。 
2、爭執糾紛---雙方學習表達和溝通,若有需要請老師裁決。 
3、嚴重傷害---身體傷害負賠償之責,心理傷害接受輔導及寫省思單。 

(三)、環境維護—整潔、惜福、公德心 
1.自我管理:桌椅地板、抽屜、櫃子的整潔。 
2.確實做好打掃工作及垃圾分類。 
3.熱心公益,自動維護教室整潔。 
4.放學前保持座位清潔,收好個人物品。 

(四)、學習態度 
1.作業務必要認真完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如有特殊狀況請在聯絡簿上說明,事後再補交,讓孩子養成負責任的態度。 
2.上課要求:課本用具帶齊全、上課專心、積極參與、注意發言禮貌、課堂補充要抄寫或做筆記。 
3.作業要求:國語→要求字跡工整,寫作用心 
                     數學→要求循序漸進練習及確實訂正 
4.每日放學前,依當天功課整理書包。 

三、學期成績計算方式︰包括平時成績與定期評量成績 
1、平時成績(50%):多元評量方式-包括平時測驗、各科習作、發表和討論、作文習寫、上課態度 
2、定期評量(50%):期中、期末二次定期評量 

四、親師合作 
1、親師應是最重要的盟友,敞開親師合作的大門 
親師的共同目標—攜手同心幫助孩子成長。希望在這段相處的日子裡,彼此成為互相協助、互信互助的教育夥伴。 

2、親師坦誠溝通 
父母與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信賴的人,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彼此批評,造成孩子心中疑惑而不知所措。有任何的質疑,希望直接坦白的溝通, 如孩子在生活上有委屈或孩子傳達上有讓家長不解之處,歡迎家長在第一時間和老師確認,讓我們一起共同關心孩子的狀況。 

3、不放大談論孩子的缺失 
孩子是為了學習而到學校,孩子的缺點不是父母的恥辱,那只是孩子需要學習的提醒,讓我們更容易了解他、幫助他。親師攜手合作,共同糾正,讓惡習無所遁形。只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關心,讓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正確的學習態度。 

4、以平常心看待課業 
給孩子成長空間,莫要求孩子當全才。了解孩子的特質,多予鼓勵,發揮專長,維持學習興趣最重要。 

5、親師與孩子共同成長. 
老師與家長都要瞭解孩子的學習內容與重點,隨時檢視孩子的學習狀況及作業的成果,觀察孩子的學習過程與態度,不要只看成績與結果,也鼓勵孩子每日固定學習時間:閱讀、算數學,勿接觸網路電玩,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6、主動聯繫 
孩子是家長的,家長有權力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點點滴滴,也有義務與老師共盡管教的責任。請家長善用聯絡簿、電話、到校晤談……等方式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繫,讓親師雙方對孩子的生活與學習,有完整而正確的認知,進而協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可以走得更穩更快樂。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形成個性,個性形成人生。唯有親師的互相配合,孩子在校與在家的生活態度才能一致。

本站管理員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