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新北市萬里國中瑪鋉登山社MASU新北市萬里國中瑪鋉登山社MASU

搜尋

文章選單

活動剪影秀

  • slider image 1

認識拳頭石

推文工具

懸浮微粒 (pm2.5) 預報

空氣品質 (PSI) 預報

有毒的動物

有毒的魚類

台灣毒魚排行榜

台灣俚諺有「好魚排行榜」,相對也有「毒魚排行榜」,一般常聽到的是:「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

魟:魟魚。魟魚尾部上方有毒棘,被刺傷會劇痛,若不緊急送醫,可能危及生命。

虎:虎魚。鮋科魚鰭硬棘有毒腺,魚類體色多變化,並會隨周遭環境擬態,常偽裝成石頭,以便近距離捕食獵物,故俗稱「石頭魚」、「石狗公」。其中「鬼鮋屬」、「虎鮋屬」、「毒鮋屬」又稱「虎魚」,「玫瑰毒鮋」則毒性最強,被刺有如燒灼、鞭抽疼痛,以至於喪失知覺。

沙毛:鰻鯰。鰻鯰科的「線紋鰻鯰」,是生活於珊瑚礁區的鯰魚,胸鰭、背鰭有銳利的毒棘,被視為危險的海洋生物。

臭肚:象魚(象耳)。臭肚魚科魚類,魚鰭的硬棘尖銳而有毒腺,刺到會劇痛,所以台語俗語說:「象耳無名,鑿(tsha̍k)著叫阿娘。」

變身苦:又稱遍身苦,即金錢魚。金錢魚的背鰭硬棘尖銳而具毒性。

還有一個「六大」毒魚說法:「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倒吊、六斑午。」

倒吊指粗皮鯛。刺尾鯛科魚類的尾柄上有非常鋒利的硬棘,雖然沒有毒性,但有如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人很容易被其劃傷,故此魚英文俗稱Surgeonfishes。「倒吊」之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被魚網捕獲打撈上船時,尾刺常勾掛在網上,魚頭朝下。二、受驚嚇時,以魚頭朝下、尾鰭向上迎敵。

斑午指花身雞魚。鯻科的「花身鯻」、「條紋鯻」,鰓蓋外緣有尖刺,雖然沒有毒性,但要小心被牠刺傷。

img

img
img
img
img

台灣毒蛇一共有16種:

  • 六大毒蛇:

百步蛇、鎖鏈蛇、龜殼花、眼鏡蛇、雨傘節、赤尾青竹絲

  • 可能至人於死的六種蛇

少見與不常見的阿里山龜裂花、菊池氏龜殼花、赤煉蛇、梭德氏帶紋赤蛇、羽鳥氏帶紋赤蛇、環紋赤蛇

  • 其牠具微毒的蛇:

常見的大頭蛇、茶斑蛇、鉛色水蛇及不常見的唐水蛇

台灣的陸生蛇類超過46種,具有毒性的種類共16種,其中有可能致人於死的種類僅有12種。以下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台灣六大毒蛇的介紹,以及其他十種有毒蛇類的圖片,如果在野外遇到他們可要小心!

 

1.百步蛇 

體型非常粗壯,身上有著排列整齊的三角形花紋,尖尖的吻端總是上翹45度。遇到時常是盤坐在林道或是緩慢爬行,常棲息於山區叢林地帶環境、尤其在山坡石縫中,雖然出毒量大而具高致死率,但通常性情穩重並不會隨便開口咬人。。

咬傷後症狀: 背部兩側有黑邊,深褐色倒三角形斑,左右連成菱形斑。屬出血性毒咬傷時,局部有劇烈疼痛,皮下腫脹迅速,皮膚很快出現多個水泡及血泡,咬痕處會持續滲血。病人凝血機能明顯受到抑制,可能合併其他器官的出血,例如牙齦出血、便血、尿血甚至咳血或腦出血。若沒有治療,咬傷部位可以持續腫脹及組織壞死。造成間室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續發感染等。

2.龜殼花 

是家喻戶曉的種類,也是相當危險的一種蛇,棲於草叢、雜木區近人住居附近,良好的保護色和時常爬到住家找老鼠吃的習性,加上攻擊性強,使得人們很容易被牠咬到。  

咬傷後症狀: 外觀特徵為背部中央有一條較大且呈波浪狀具暗色之暗茶色斑塊。屬出血性毒,咬傷時,毒牙痕明顯,局部會疼痛、腫脹,皮下可見瘀血,少數有水泡或血泡。延遲治療腫脹程度可能會迅速惡化,嚴重時造成間室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症等。對人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有影響。

3.赤尾青竹絲 

野外數量非常多的小型毒蛇,常棲於樹上及離地數尺樹間叢林之間,常在潮濕環境坐等蛙類等獵物,曾經一個晚上在18公里長的公路沿線看了50條。  

咬傷後症狀: 屬出血性毒,俗名赤尾鮐。外觀特徵為鮮綠色背部,腹部黃綠色,尾部磚紅色。咬傷時,毒牙痕明顯。對人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之影響小,少見全身性出血症狀,咬傷率高,但致死率低。

4.鎖鍊蛇 

因為身體上如同鐵鍊的圓斑而得名,主要在台灣東南部河邊礫石草叢間較為常見。常夜間活動,棲居中低山林近山麓樹叢林間,易受驚嚇而攻擊人。受到威脅時常常將頭部埋在身體中央,蜷成一團並發出很大的〝嘶嘶〞聲。兼具神經毒和出血毒性,常被誤認為龜殼花,是攻擊性強致死率高的種類,但是數量已經非常稀少。

咬傷後症狀: 出血及神經毒。背部有暗色或深褐色橢圓形斑紋,有如鎖鍊狀。主要在台灣東部及南部山區較為常見。咬傷後,牙痕可能不明顯,局部可能有輕至中度的腫脹、瘀血、水泡或血泡,全身性出血症狀明顯且嚴重。很快出現擴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急性腎衰竭相當常見。也可能會有溶血、橫紋肌溶解、肺水腫等。少數個案可能發生腦梗塞、休克、意識障礙。

5.眼鏡蛇 

大概是台灣最有名的蛇種之一,體型可達兩公尺長,喜好夜晚活動, 山上較少平地較多,全台低窪地區近郊草叢、田埂上。受威脅時會將前1/3軀體豎立並撐開頸部皮摺,發出〝富〞的響亮氣音以威嚇敵人。具有強烈毒性致死率高,但因為人為獵捕與棲地破碎化,使得數量漸漸減少了…。   

咬傷後症狀: 神經性毒蛇。俗名又叫飯匙倩。受驚嚇時上身仰起,頸部擴張,從背後看似眼鏡。蛇毒同時具有組織毒可使組織壞死及神經毒素阻斷神經傳導,麻痺橫紋肌。台灣眼鏡蛇咬傷局部會紅、腫、痛及組織壞死常見。多數病人無典型神經症狀。全身性症狀則有頭昏、噁心、嘔吐、腹瀉、眼皮下垂、吞嚥困難、肢體麻木等。罕見呼吸衰竭。

6.雨傘節 

和眼鏡蛇同屬於眼鏡蛇科,是台灣單位毒性最強的陸生毒蛇,屬夜行性動物,喜游水、在溪邊活動,夜晚出來入侵民眾住家。個性有點神經質但不會主動攻擊,被咬到以後通常沒有明顯感覺,一段時間後神經毒素會阻斷神經傳導,使傷者橫隔肌無法收縮窒息而死。   

咬傷後症狀: 神經性毒蛇。外觀特徵為全身黑寬白窄相間的斑紋。咬傷時,局部可能只感覺針刺感,隨後局部會有麻木感,咬痕常不明顯。全身性症狀以肌肉無力為主,有瞳孔放大合併光反射異常、眼皮下垂、吞嚥困難、發音困難。因吞嚥困難,易造成吸入性肺炎。特別注意病人隨時可能會呼吸衰竭。

img

img

其他毒蛇:

1. 阿里山龜殼花


 

2. 菊池氏龜殼花


 

3. 赤煉蛇


 

4. 梭德氏帶紋赤蛇


 

5. 羽鳥氏帶紋赤蛇


 

6. 環紋赤蛇


 

7. 大頭蛇


 

8. 茶斑蛇


 

9. 鉛色水蛇


 

10. 唐水蛇

虎頭蜂

台灣有七種虎頭蜂,會在都市住家降近築巢的多是腹部前半段鮮黃色的黃腰虎頭蜂,是虎頭蜂中最溫馴的一種,也從來沒有螫死人的記錄;最危險的是在山林野外築巢的黑腹虎頭蜂,真的是又凶又毒,牠的毒液有會讓心肌與呼吸麻痺的神經毒,也有會引起我們過敏性休克的蛋白酶,不少人被一隻叮到就休克死掉了!

虎頭蜂到了秋天壓力就特別大、情緒特別緊張,保護蜂巢更不能出一點差錯。

有毒的毛毛蟲

  • 毒蛾類的毛毛蟲,最大的特徵是除了背上長滿毛之外,另外有三束密集叢生的毛,尾部上也有另一束,因為只有尾巴上那叢毛有毒,所以牠常常會仰折上半身將背上三叢毛去沾尾巴的新鮮毒液,這個動作也是辨識毒蛾毛毛蟲的特徵。
  • 刺蛾毛毛蟲也有毒,長相很特別,不是呈扁扁的橢圓形就是短短方方有如玩具電車,顏色是幾種鮮明對比色彩所組成的複合圖形,跟周遭樹葉的顏色完全不同,鮮艷又漂亮,非常明顯,反正牠有毒毛當武器,也不太怕別人。
  • 枯葉蛾比較少見,體型比較大,頭的兩側有兩撮長毛,像是長角一般,牠的毒毛一束一束等距離分布在背上,平常可以收縮而不易辨識,一有風吹草動才露出,雖然牠的毒性不如刺蛾和毒蛾,但是牠的毒毛較硬易斷,刺入皮膚往往不太容易清除掉。

若是不小心被這三種毒毛毛蟲碰觸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氨水,也就是阿摩尼亞或者尿液中和毒液的強酸性。

野外除了這些蜂及毛毛蟲之外,還有長得比較高的咬人狗及較矮的咬人貓,這些植物葉片的細毛碰到了皮膚,也是會紅腫癢痛而過敏,要小心辨識與避開不要接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