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主題:請你,再創快樂的童年

主題:請你,再創快樂的童年


內容:
請你,再創快樂的童年

最近因為要寫專欄,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葛羅莉亞‧史坦能女士寫的「內在革命」。這是一本關於自尊的書,講的是女人面對真正的自己,重新擁有力量與自由,這樣的過程就如同經歷一場內在重大的革命。雖然已經不是新書(1992正中書局印行)卻實屬經典之作,非常推薦大家去看,還有男性們請別害怕,雖說是本女性主義運動者所寫的書,裡頭絕對沒有怒罵男性豬頭洩憤的情緒字眼,請放心閱讀,我保證你讀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很喜愛這本書,尤其關於童年的章節「再創快樂的童年永不嫌晚」更是觸動我的心。其中史坦能提到,她自己的母親從一派通神論中,汲取了一個另類的教育理論:⋯⋯

「孩子不屬於父母。孩子是我們生命中的小小陌生訪客,帶來快樂也帶來義務。但父母不能佔有兒女,只能幫助兒女發展自我。」

所以,就算孩子犯了錯,也要把「人」和「事」劃分開來。孩子並不會因為某些行為就成了「壞孩子」,也不因為聽話,才變成「好孩子」。為此管教小孩的時候,也總會有清楚的區分「我很愛你們,但不愛你們做的這些事」,而這往往比怒罵更有效。

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大費周章?因為,人最根本的自尊,來自於信任自我的本來面目,相信自己就是被愛、可愛、被重視、有價值,而非做了些什麼。所以,如果小孩從小就有足夠的安全感,體認自己本質可貴,就算日後遭受到巨大的苦難,也能因為父母曾經讓他體會到什麼是無條件的愛—「不論世界如何評斷你,我都愛你。」而能堅強勇敢地度過狂風暴雨,以及那些人生中不可避免,黯淡黑暗的時光。

童年是這麼重大的,影響著我們的人生,用一種隱藏於意識之下,暗潮洶湧的方式。

我的童年,結束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

剛上五年級的我個子高高瘦瘦,那陣子我很憂鬱,覺得超級倒楣,不是聽寫的時候注音符號ㄣ與ㄥ弄錯,就是正在默寫課文的時候,突然有一句怎麼也想不起來,又或是數學計算錯誤,反正,不管我多麼小心翼翼,最後就是會搞砸,然後,莫名其妙隨堂測驗就拿不到滿分了。

求好心切的爸媽為此很生氣,他們更擔心我這樣粗心大意,以後人生該怎麼辦。我還記得那一天早上起床,爸爸替我簽了那張九十七分的考卷,連一向脾氣溫和的爸爸,都神情認真對我說,「如果你今天沒有拿一百分,回家你就等著好看…」小時候的我不懂得等著好看是什麼意思,就因為不知道會怎樣,反而覺得更恐怖。

戰戰兢兢一整天,結果那天我考得更爛,九十一分!拿到考卷的我快要瘋掉,腦中嗡嗡嗡響個不停,下課鈴聲響打掃時間,那陣子我還被分配到打掃廁所,我手握細竹枝的掃把,慢慢的往走廊另一端,陰暗的廁所走去。

老天爺非常配合我戲劇化的人生,給了我一個超級灰暗的陰天,灰灰的天空,灰灰的快要下起大雨的烏雲漫佈,灰灰毫無生氣的學校建築,連呼吸都可以感受到窒息的灰色調空氣,就在這個陰天的午後,小小的我多麼期待,這短短十五分鐘的打掃時間可以持續到永遠,這樣之後我就不用放學,不用回家面對那個「你就等著好看」的局面,我欲哭無淚掃著廁所,思緒百轉千迴,我幼小的大腦思考著,如果待會突然從三樓跳下去自殺,不知道會不會流血,會不會很痛,會不會嚇到老師同學…又如果不要死,是不是要考慮離家出走,雖然口袋裡只有二十元,就算晚餐吃少一點,半夜還是得睡在路邊…說來說去,為什麼我考不到一百分?我到底是有什麼毛病?讓爸媽生氣失望,不用等到長大,我現在就已經是個無用的人…

弔詭的就是,後來到底被處罰還是不了了之,長大之後的我已經完全忘記(大概恐懼到極致最後記憶就當機了!)多年以來,反反覆覆只清楚記得,那個灰暗的,絕望的下午,一個小孩邊掃廁所邊想去死的心情。

在我有小孩之前,對於「無條件的愛」這件事情,我抱持著極不信任的心態。那種感覺很難說得清,就是明明「知道」爸媽是愛我的,腦袋明白「天下父母心」,心裡卻百般苦澀,總覺得他們「以愛為名」,行指揮控制為實,而我們的相處總充滿著爭執與吵鬧,命令與期待,從小到大,我在反叛與屈服之間,用盡所有力氣抗拒與徘徊,而無法真正「感受」到他們的愛。笨手笨腳粗心大意的我,無法循規蹈矩存活於眾人期待的框架,愛的滋味,總會伴隨壓力,還有,不由自主嘩啦嘩啦噴出來,如海水一般鹹鹹的眼淚。

我渴望愛,我尋尋覓覓找尋治癒自己的方法,我知道心中的昨日孩童受了傷,有人說再創快樂童年永不嫌晚…但是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擁抱那個小小的孩子,找到歸路?這實在太難,難極了。

然後,我有了自己的小孩。

養育孩子最神奇的地方,除了為人母所帶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還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自我的救贖。像是我也隨著孩子的出生而重生,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再一次有了珍貴的機會,重新擁有自己的童年。

於是,我做了兩個重要的決定。

一個決定是,要讓小米娜清楚體驗到,無論如何她都是被接受的,被愛的。因為她這個人,而非她所做的事。我想成為她的朋友,一個先來到這個世界,喜歡擁抱她,可以和她一起長大的朋友。

另一個決定是,即使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我相信爸媽已經做了當初他們所能做的,最好的決定,用他們所知道最好的方式來養育我,為此我心懷感激。今後,我將自己負起責任,將裡面那個私密的,毫髮無傷的自我焠鍊出來,散發原屬於我的光亮。

一如「內在革命」所說的,成為自己的父母,再創快樂的童年,這趟旅行不止為了療傷,更要重拾至真至樂,創造力豐沛的自我。書裡有個很棒的練習,讓我節錄如下:

如果你對「做自己的父母」,還有所懷疑,請做下列練習:在這頁上,寫下你希望童年時擁有,卻未能如願的事物:









以上就是你該為自己做的事。


就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孩子,一如擁抱童年幼小又純真的自己。愛化成亮晶晶的星星,如金子般漫天閃爍,而我們映照著永恆的星光,完整的,真實的,同時毫髮無傷。




此篇文章來自:Joyce Huang / 亞洲人類圖學院
原文第一次刊載於無名小站 (November 17,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