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主題:小孩為什麼要學畫畫?

主題:小孩為什麼要學畫畫?


內容:

「想到幼兒畫畫,你會想到什麼?創意?美術天份?」我在電腦的這頭問著一個台灣朋友 「喔!我不知道咧,我沒有什麼美術細胞,所以對『繪畫』這件事沒有概念」朋友遲疑了一下回答了我。



「喔?」這下換我頓了一下「但我們幼稚園把畫畫這件事情排入園內活動,可是跟小孩有沒有美術細胞無關啊。畫畫是幼兒的另一種『語言』,透過這一個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很多的自我跟身心發展狀況。小孩會不會成為畢卡索,並不那麼是學前教育在乎的事情!」 「喔?那幼稚園的美術教育要教什麼?」電腦另一頭的朋友完全停住了。難道我說的話是火星話嗎?



「我舉個例子告訴妳,我們幼稚園老師怎麼在看幼兒畫畫這件事好了…」我腦子一轉,冒出很多個案例,不過我打算說一個跟自己小孩切身相關的故事。



我家老二小瑪幼稚園中班時,依慣例學期末要做一對一的家長會談。 會談中幼稚園老師也照例解釋了小瑪一年來在幼稚園的狀況:社交狀況、數字、語言、邏輯的學習狀況、粗動作與精緻動作的發展狀況…等。最後老師提到小瑪的自信、快樂跟她對於幼稚園環境的感覺時,突然拿出了一張畫來。



「我通常會請小朋友單獨坐在我旁邊,請他畫個『人』」小瑪的老師這樣跟我們說「我不會跟她說請她畫自己,因為孩子還太小,會跟大人說他們不會畫。但如果跟小孩說畫一個人,這樣就很容易,一個人就是一個頭,兩個眼睛,一個嘴巴。對個四、五歲的小孩來說並不困難。」



「但有趣的是,這個年紀的孩子還非常的自我中心,你告訴他們畫一個人,他們就會把自我形象投射進去。男孩子就會畫出一個男孩,女孩子就會畫出一個女孩。」老師笑著把畫拿給我們看。



畫中果然是個小女生,而且跟有先天性遠視的小瑪一樣,戴著眼鏡。畫中的女孩也有著小瑪的笑容,我跟我老公看到都笑了。



「你們看她畫的畫:圖中的她很大,而且位於圖的中央,而不是畫個小小的,縮在畫紙角落的人像。這代表小瑪在人群中很自在,很自信,感覺很好。」老師繼續解釋道「雖然她沒有使用很多顏色,但色彩很亮麗,她甚至畫上了皇冠與紅心,也畫上了笑容。代表她知道自己很受歡迎,也很快樂!」



小瑪的這張畫,只能用「畫如其人」來形容,她自己感受到她是什麼樣子,她的畫就呈現出那個樣子來。



「所以妳是說從畫可以看到小孩的個性?」電腦另一端的朋友開始有點瞭解與興趣了!



「是的,我是說,如果我們從小孩很小就讓孩子自由畫畫,不介入太多,小孩的畫就會呈現他的個性與心情,以及精緻肢體動作的發展,可以告訴大人很多小孩的想法與狀況。這是幼稚園讓小孩畫畫的目的」



因為是從幼兒發展的角度出來,配合感官統合的理論,我任職的幼稚園系統,對於幼兒畫畫有整套不同的想法。



以下我整理這些年來我常被問到,有關以色列幼稚園畫畫教育的相關問題與回答。



小孩幾歲可以給他畫畫?



通常是一歲半左右。但最正確的答案是「當孩子不會把畫筆放入嘴巴」時。如果孩子一拿起畫筆就只想吃它,父母阻止了幾次也沒有用,這時就代表小孩還沒有準備好,也就不要強迫小孩。可以停個幾個星期到一個月再試試。



要給小孩什麼畫筆?



以色列幼稚園建議給幼兒購買蠟筆。站在幼兒發展的角度,訓練幼兒的手部以及肩膀肌肉群非常重要。使用蠟筆時,幼兒手臂與手指頭必須出力才能畫出線條來。幼教老師也可以從畫出來的蠟筆線條狀況瞭解孩子手指頭是否有力。色彩筆因為畫起來太輕鬆,而且幼兒一用力畫就容易破壞紙張,所以建議3歲之後再給孩子使用。





要給小孩著色本嗎?



請給小孩白紙,請給小孩白紙,請給小孩白紙(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3遍!)孩子要知道那張畫是他的。他有權決定怎麼畫,畫什麼。給了著色本,孩子唯一學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大人給的框框中把顏色塗滿,而且不可以塗出去。孩子如果太習慣塗著色本,看到白紙反而會不知所措,也就扼殺了小孩自我表達的機會。



因而在幼稚園,從一歲半到大班,幼稚園的學習角落一定會有白紙與蠟筆。孩子每天一早進幼稚園跟下午離開前的自由活動時間,都可以拿著白紙畫畫。著色紙則會在三歲之後(在孩子習慣從白紙畫畫後)偶爾使用。但如果孩子在解釋後仍然把顏色塗出框外,或是使用奇怪的顏色(像是用黑色塗整件洋裝),幼教老師完全不會阻止。對於幼教老師而言,這是瞭解小孩是否懂得什麼叫「框架」以及是否有不把顏色塗出框框的運筆能力的機會。



而更有趣的是。在孩子習慣自己畫畫之後,很多小孩看到著色紙張的內容會只當做是「參考架構」。例如說,圖中有太陽與雲,小孩會在雲旁邊自己畫上兩隻鳥;或又例如說,圖中公主有的洋裝有兩朵花,有的小孩就會決定再多加兩朵。因此同樣的著色紙,小孩最後的成品仍然非常不同。



可以幫小孩畫畫嗎?



我們不建議在小孩學說話時,看到小孩講不清楚就幫小孩把話講完,而是希望大人能耐心聽完小孩講的話後,再用「你剛剛是說…嗎?」的句型來重覆小孩的話。畫畫這件事情也是一樣。小孩畫完後,如果大人看不懂小孩畫的畫,可以詢問小孩他畫了什麼;如果小孩說他不會畫,而且不肯改變他畫畫的主題,則可以畫在另一張紙上給他看。



在以色列我們要求父母不要在小孩的畫上動筆。孩子的畫是孩子的,是孩子除了語言之外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當大人在小孩的畫上動了筆,加了工,那畫就不是孩子的了。而且實務經驗是:當大人開始幫小孩畫畫,小孩看懂了大人比較會畫,就會變得依賴而沒有自信,就會愈來愈需要大人幫忙畫。最後也就失去了我們希望小孩透過畫筆表達自己的教育意義。



而大人就算只是事後動筆修飾,屬於孩子的心思與表達也會被破壞。也許畫會變得更漂亮,小孩在接受別人讚美時會更加自我感覺良好。但那基本上是教會小孩自我欺騙,沒有什麼意義。



因此,在幼稚園,我們不把大人幫小孩畫的畫(就算只畫了很小的一部份)貼上成果牆。 小孩的畫要自己畫!



可以讚美小孩的畫嗎?



可以,但不是跟小孩說:「哇,你畫得好棒!」而是:「你自己畫了一張畫咧,好棒」、「你好棒,願意坐下來畫畫。」、「你今天嚐試了新顏色、新主題咧,好棒!」意思是,鼓勵的重點是他做了這件事,而不是這件事的成果。「你畫得好棒!」這樣的話對小小孩而言沒有太多意義,對於大一點已經有些審美觀的孩子則會覺得大人唬人!但鼓勵小孩做了這件事,代表鼓勵小孩做自我表達,表達得如何都無妨。之後大人更可以花些時間跟小孩討論他的畫,他在畫畫時想什麼,為什麼用這個顏色,為什麼要畫這個主題,讓畫畫成為溝通的橋樑,小孩知道大人真的對他的想法跟他做的事有興趣,下次就會更願意做。



要給畫畫主題嗎?



我們幾乎不給畫畫主題。如果小孩不知道自己要畫什麼,我們會請他想想今天來幼稚園的路上有沒有碰到什麼有趣的人事物…,如果最後他還是想不出要畫什麼,那就不需要畫。我們不是每天都有很多話要說,所以也不是每天要要畫很多畫,或是花很多時間畫一張畫。小孩如果某天特別沒有心情作畫,那就放小孩去玩耍吧。



一般而言,畫畫這項活動,在中大班也是老師評估小孩有沒有好好坐下來,耐心做完一件事情的能力,而這是小孩上小學時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這裡幼小銜接的工作由幼稚園大班的老師來做,如果我們看到小孩長期來對於所有要坐下來完成的工作完全沒有興趣,可能就代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這時就必須給予小孩更多輔導與協助。



另外,如果一個本來很喜歡畫畫的孩子,突然長期拒抗畫畫;或是畫風有奇怪的大改變,通常代表孩子有些情緒上的問題。



所以,讓小孩自己畫畫,可以幫助幼教老師理解小孩的很多成長狀況。



當然,我們也知道讓小孩發展創意非常的重要,我們也給小孩不同的作畫材料,但有關於運筆、色彩、光線,作畫技巧…也就是畫出一張漂亮的畫來,並不是幼教老師真正關心的事情;我們關心的,是孩子能用繪畫表現自己,表達自己。



當然,如果孩子能夠在幼時學會用畫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與想法,那不就是學會最大的創意了嗎?







作者簡介_吳維寧


吳維寧,台灣雲林人,台大研究所畢業。曾任高中老師,教育部政次秘書。

大學畢業適逢「教改運動」興起,開始改入教改行列。曾任「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研究助理。兩年內細讀台灣教育改革過程以及民間學者提出的改革大方向-諮議報告書;之後任職高中老師以及教育部政次秘書,一路觀察台灣教改方向的發展與政策落實的差距。

2005年遠嫁以色列做為外籍新娘,重新學習新語言與新文化,繼續認真觀察以色列的教育哲學與政策。育有三女。目前為以色列幼教教師,教導從四個月到大班的學前年齡兒童,並參與園內行政管理與帶領新教師的工作。著有「孩子,我要你做自己」一書,為「人本教育札記」專欄作者,並不定時為國內媒體撰寫以色列教育與文化政策相關文章。

「台灣媽媽的以色列教養法」專欄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