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身邊有人想自殺,怎麼辦?我從臨床工作中領悟的十個原則

身邊有人想自殺,怎麼辦?我從臨床工作中領悟的十個原則

Posted on 

文/凡姐(美國臨床心理博士)

自殺,對於當事人以及身邊的人來說,都不好受。家屬會焦急地詢問「怎麼辦?我可以做什麼?」有時候我會因為無法提供明確的答案,而感到沮喪。大部分的時候,怎麼做真的是「看情況」:畢竟每個人與每段關係的狀況不同,也有太多不可預期之因素不在任何人的掌控之中 。因此,我想要分享這幾年從臨床工作中領悟的十個原則。這些原則多著墨在「 心態上的調整」,目的是釐清你的角色、當事人的需求、辨認你的重點任務,長期下來方能事半功倍。我始終相信只要秉持著真誠的態度,任何作為只要與這些原則一致都值得嘗試。

(一)定期反思你對自殺的態度以及對待當事人的方式,再很誠實地想想你這樣做是否真的對當事人有幫助。每個人對於要如何幫助自殺的人都有一些想法。有些人覺得當事人「想不開」所以不斷地曉以大義,希望對方「轉念」;有些人覺得當事人需要「堅強」所以認為對方需要鐵的紀律,方能把他們「打醒」;有些人覺得對方很「脆弱」所以需要小心翼翼地和他互動,深怕當事人受傷;也有些人覺得當事人很「自私」所以不斷地訴說這自己的苦及需要,希望用親情的呼喚讓對方感到愧疚而不會自殺。這些反應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回歸我們想要幫助當事人的初衷,我們必須問自己:究竟這樣做是「你」覺得有幫助還是「當事人」也這樣覺得? 你如果真的不知道,也可以問問對方:「我這樣做,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你的反應是什麼?」當我們具備自我反思 (self-reflection) 的能力,才能確保我們時時刻刻與當事人的步伐一致。

(二)詢問當事人的需求,不要假設你知道,也不要假設他不需要你。你可以定期詢問他:「我今天可以做什麼讓你的這一天好過一些?」這樣問的用意,是練習當個不霸道的支持者,讓他感受到你想要支持他的意願, 而不是擅自決定他的需要。 請將你的善意視為可能有結果也可能沒結果的科學實驗,不要過於期待他會有熱烈的回應及反應。如果他說「不知道」、「不需要」,你可以做的就是在「尊重他的意願」和「展現想要持續陪伴他的決心」 間來來回回。舉例來說,如果你們是不住在一起的好朋友,你可以告訴他「那我會每個禮拜都傳個訊息給你。不回也沒關係,只是想告訴你我還記著你。」

Photo by Raul Varzar on Unsplash

(三) 你不是他的救世主,而是與他同行的夥伴。看到當事人脆弱久了, 容易有「讓我來幫助無助的你」的想法, 長期下來,兩人變成單向、被動、上對下的關係:「助人」vs. 「被幫助」者,不再是單純的「母子」「伴侶」「朋友」。當事人的確是需要幫助,但在需要幫助的同時,不代表你一定比較懂、比較好、比較厲害,也不代表當事人無法給予你幫助,也不代表你只能單向付出。放手讓當事人付出、給他幫助你的機會,不只改善你們的關係,也可以減少當事人對自己的厭惡。

(四)每個人都只能掌控自己的行為和決定。你無法控制當事人的想法、行為及感受,你只能控制自己的。大部分的人在幫助別人時,總是會期待別人因為自己的介入而有所改變。但是,這個期待不見得會成真,因為改變與否的關鍵,不在我們,在當事人。過度把自己的重要性放大,會有可以控制別人行為的錯覺。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幫助有其限制,也必須放下想要「控制」他人的期待,才有辦法正確地釐清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扮演的角色。

釐清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角色,有助於建立健康的「心理界線」(emotional boundary)。 心理界線,是一種將「自我」與「他人」區分的一條無形的界線,這條界線會影響自己對他人的期待與行為。心理界線可以讓人在享受「我們」的同時,保有自我。 保持界線不是見死不救,而是讓兩個人關係更長久。 沒有清楚的心理界線,容易會有「別人有義務讓自己變快樂」或是「自己需要為別人的快樂負責」的錯覺。把別人的情緒攬在自己身上,會建立過於依賴共生的關係、模糊不清的心理界線,有害無利。長期下來,更容易身心疲勞,關係無法持久。 即便當事人是你的父母、子女、配偶,改變他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或義務,是他的;而你的情緒,即便與當事人有關,改變情緒也是你自己的課題。

這也意味著一個難以承受的事實:我們再怎麼努力,還是有可能會失去心愛的人。我們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有限之處,才能將自己可以給予的幫助最佳化。

(五)你必須學會與「難受」共處,才能給予當事人真正需要的幫助。看到心愛的人痛苦,是一件很難受的事。為了對方快快好起來,你可能會提供建議、曉以大義 「不要哭!這沒什麼好難過的,往好處想…」 「這樣做解決問題」「你已經很幸福了,不要這麼想不開」我們也可能自認貼心地迴避某些話題,美其名是「為了不要讓對方難過」但實際上是因為「怕尷尬、不知道要回應什麼、不想聽到或看到對方痛苦」所以絕口不提。 你也可能害怕失去心愛的人,竭盡所能的限制當事人的言行「保護他」。身為人,遠離令人難受的人事物是本能,雖不見得無效,但也不見得符合當事人真正的需要。

當你有辦法與「難受」共處, 才有更大的心理空間容納他的需要,給予他抒發情緒的機會。因此,你若真心想要支持當事人,必須很誠實地回答自己這個問題:「我這樣做,真的單純是為了他好嗎?有沒有一部分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

(六)「不帶評價地被理解」是你可以給他最好的禮物。 摘錄過去自己寫的一段話:「在還沒覺得被理解之前,努力開導只會徒勞無功。當人不被理解時,很多時候會選擇沉默、不願多說,也有時候會跳針一直說一樣的事,企圖證明『自己真的很慘』。… 當人被理解時,情緒才有發洩的出口,才有餘力及空間整理思緒、解決問題、面對現實。」以下是輔助你練習有效溝通技巧的文章:

(七)當事人沒有你想像地脆弱,他們有的韌性往往被自己以及身旁的人忽略。 有些人因為害怕當事人的情緒波動變得過於小心翼翼(例如:盡可能幫他解決所有問題、什麼事都順著他的意、不敢問他心情如何、不希望他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事人往往已經覺得自己很廢了,這樣做,反而會強化這樣的想法「看吧,我果然什麼都不會(連你也這樣覺得)。」這樣做,也讓當事人失去為自己奮鬥的空間,失去練習與自己情緒共存的機會。

(八)勤加補充自殺相關知識,有助於釐清常見的自殺迷思以及學習自殺防治的關鍵。 最常見的自殺迷思是: 「詢問當事人自殺的念頭,會讓他更想自殺。」事實上,想自殺的人,早就在你問他這個問題前有過千百個自殺念頭了。談論自殺,可以幫助我們評估自殺風險、判斷危險、緊急程度。當然,如何有效、中立、直接但溫暖地問,需要練習,可以向臨床工作者諮詢。 常見的迷思可以參考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暨自殺防治中心吳書儀醫師的 <<走出自殺與防治的迷思 >>

除此之外,你必須加強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你可以透過下列文章認識這些重要的概念:自殺念頭、自殺意圖、自殺計劃、自殺危險及保護因子、自殺風險評估、自殺高風險群、 人際-自殺論、無歸屬感、無能累贅感、自殺行動力、限制自殺工具的取得、痛苦承受力、自殺防治安全計劃等。這些文章除了討論自殺者的心理狀態、自殺社會脈絡等,還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幫助你成為更好的支持系統。

(九)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辦法把別人照顧地更好。照顧自己的需求,並不是一件自私的事。「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固然偉大,但蠟燭總有燒完的一天,不但犧牲自己,還無法繼續照亮別人。照顧自己,可以讓自己陪伴當事人久一些,也可以減輕當事人的愧疚和煩惱。當事人往往對身邊的人感到抱歉,覺得自己害其他人過得不好。因此,助人者把自己顧好,也是向當事人傳達「我當然會擔心你,但我沒有因此過不好」這樣的訊息。所以與其當蠟燭,不如努力成為一盞可以永續發光的燈。

(十) 鼓勵當事人向心理專業求助。有些人對求助有些顧忌,但事實上 心理專業 (精神科醫生、心理師、社工師等)可以給予更全面、有效的照護,讓你有更多空間擔任你原本在關係中的角色

  • 如果您在台灣,請至「心理資訊- 台灣」。緊急的話,可以直接撥打24小時全年無休、免費的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 (依舊愛我
  • 如果您在美國,請至”Psychology Resources- U.S.“這個網頁。緊急的話,可以直接撥打24小時全年無休、免費的 National 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 1-800-273-8255

如果當事人堅決不就醫,你可以做的,是學習有效地溝通技巧鼓勵他就醫(例如:動機式晤談)、整理身邊的心理健康資源、學習辨認自殺危機以及擬定緊急應變計畫 。

結語

心理調適這條路,對當事人或身旁的人來說,不是短跑競賽 ,而是一場很長且不見得跑得完的馬拉松。調整對這條路的認知與心態,才能與當事人在這條很長很陡很彎的路同行久一些。 當我們對於「助人者」這個角色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容易一廂情願地做一些自認有益、效果卻有限的事情。 沒有正確的觀念,再怎麼努力,還是可能徒勞無功。因此,掌握並實踐這十個原則,有助於調整你與當事人的步伐及氣息,共同跑完這場馬拉松。

如果你也想為自殺防治盡一分力,你不需要做偉大的事情,可以從簡單的問候、練習當個好聽眾、關心自殺議題、分享自殺相關資源開始。你心有餘力甚至可以關心台灣心理健康政策、資源,向政府爭取增加環境安全的方案、提昌心理治療健保給付的制度等。只要你願意,人人都可以成為心理健康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