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看太多教養文,你變得「不敢生氣」?這是錯的,人怎麼可能不生氣?重點是怎麼孩子知道他做錯了及如何處理問題

看太多教養文,你變得「不敢生氣」?這是錯的,人怎麼可能不生氣?重點是怎麼孩子知道他做錯了及如何處理問題

作者:未來Family 編輯群


發表日期:2019-06-11


點擊瀏覽數:14067


 

 

阿德勒式教養,解開家長4大迷思

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現代家長經常遇到四大迷思,我們專訪學者專家,用阿德勒式教養,說明真正的尊重與民主究竟是什麼。
 

迷思1: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阿德勒式教養主張:沒有規矩和界線,才會寵壞孩子。

愛和溺愛,兩者並不相同。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指出,「無止盡的愛不會寵壞小孩,沒有規矩和界線才會寵壞小孩。」一切教養的前提是,讓小孩知道你愛他,我愛你說上千萬遍都沒關係。

規矩對孩子來說,就像房子的牆壁,明確的範圍和界線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不然他會因無所適從而痛苦。
 

迷思2:孩子做錯事,不能打也不能懲罰

阿德勒式教養主張:把人和事分開處理。

不少親職專家坦言自己打過小孩。吳毓瑩記得,孩子念小學時,自己也曾打過小孩。她認為,打小孩之前有幾個重要前提,
第一,是一定要說「我愛你」。父母用語言提醒自己,不是在盛怒之下打小孩出氣而已;

第二是告訴孩子大人的情緒,例如:媽媽好生氣、好傷心;

第三,是將人和事情分開處理,你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很愛你,媽媽只是生氣你這件事情沒做好,你還是我的寶貝」;

第四,是只用自己的手打孩子的手心,不要拿其他的東西打孩子,讓孩子知道「我打你,你痛、我也會痛。」

建中輔導主任鮑順聰指出:「懲罰不是不可以,而是該思考怎麼懲罰才沒有後遺症。」懲罰能夠立刻見效、讓孩子服從,但長期來看後遺症很多,孩子學會的是「有權力的人最大」,而且會讓親子關係愈拉愈遠,孩子也無法學到從經驗的後果去自我修正,學習未來獨立所需的能力。
 

迷思3:父母不可以對小孩生氣

阿德勒式教養主張:只要有愛,事後可以修復。

前寶血幼兒園園長何翩翩發現,有些媽媽看了很多親子教養書,變得「不敢」生氣,想當個完美的媽媽,才會有快樂聽話的孩子。但這是錯的,人怎麼可能不生氣呢?重點是怎麼表達生氣的情緒,以及如何處理問題。

何翩翩說,曾經有個孩子企圖把手戳進全班的豆花裡,老師跟他說:「你怎麼想把手戳到豆花裡呢?老師很生氣,這樣很不衛生,而且大家都會沒有點心吃。」接著,老師把他帶到園長辦公室。於是何翩翩給孩子「有限制的選擇」:他可以吃完豆花再回班上,或是在辦公室等爸媽來接、把豆花帶回家吃。

孩子當場暴跳如雷,何翩翩也不生氣,平靜的重複這2個選項。半小時後,孩子就知道何翩翩很堅持,於是默默的把豆花吃完。

面對調皮搗蛋,甚至挑釁的孩子,父母該怎麼堅持阿德勒式教養?鮑順聰老師指出,父母畢竟也是人,允許自己會生氣、失望、難過,也會罵小孩,但事後要跟孩子修復關係,跟他道歉,你可以跟孩子這麼說:「是爸爸太累,不是你不乖不好,下次這種時候你可以幫我的忙嗎?」

父母要幫助孩子發展社會情懷,回應他人的需求、幫助別人。人際關係中,衝突是必然的,但修復關係才是本事,這需要學習。
 

迷思4:凡事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阿德勒式教養主張:依照孩子年齡調整尺度。

阿德勒主張,要民主平等、尊重小孩,但尊重並不等於放縱。何翩翩觀察,有些父母陷入「過度尊重」,什麼事情都問小孩「好不好、要不要、可不可以」,問到最後,孩子的「自我」就會膨脹得愈來愈大。

有個家長因為工作變動,想把孩子轉進寶血幼兒園,最後家長說:「我回去問看看孩子同不同意。」何翩翩十分驚訝,心想:3、4歲的孩子怎麼能理解轉學這件事嗎?他一定說「不要」,難道上學還需要孩子同意嗎?

有家長接小孩的時候會跟孩子說:「你可不可以跟老師說再見?說再見嘛,好不好?」禮貌是基本的要求,家長應該說:「要回家了,要跟老師說再見。」

何翩翩指出,這些家長忘了爸媽應負的責任,有時必須直接告訴孩子「你現在就得這樣做」、教他規矩和界線,而不是什麼都徵求孩子的同意。
 

※更多「阿德勒教養法」延伸閱讀>>

不讚美,多鼓勵〉5種鼓勵語法,肯定孩子的努力

找出目的〉辨識孩子4種不當行為的目的


更多的內容,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我是德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Photo By:Pexels
數位編輯:黃小羽

 

 

PrevNext

數位專欄

教養讀心術

培養孩子付出與貢獻的責任感,一昧的滿足孩子的物慾,只會讓他的心靈更貧乏

作者:尚瑞君


發表日期:2019-06-10


點擊瀏覽數:6947

人是動物,有著本能的獸性,也藏著善惡俱存的質地。孩子出生,雖然帶著與生俱來的天賦和秉性,但需要適合的環境發展,和人耐心的教化來引導,才可以完善的融入群居的社會生活,成為可以付出與接受,完整又獨立的個人。

現代孩子生得少,個個都是寶,但孩子跟經濟發展一樣,也養成M型化。孩子不是目中無人以自己為尊,就是消極懶散沒有責任心和榮譽感,這些現象,在教育界工作的朋友們,一定感觸特別深刻。


孩子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才可以做好人的角色呢?

一、適應環境的安全感

孩子對外界的接觸,要從信任開始。當嬰幼兒時期,他餓了、冷了、髒了、不舒服時,透過哭泣,得到安撫與照顧,他就會在信任中,得到安全感,安全感被滿足的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才會發展自我認同感,繼而想要培養自己的能力,尋求獨立。

父母要讓孩子一直有安全感,這需要穩定與和諧的家庭氛圍來營造,要讓孩子信任環境,發展適應不同人事物的能力。

 

二、培養責任心

說的話,做的事,都是有責任的,這要從小就讓孩子有所認知。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在規範下,引導孩子做選擇和判斷,讓他知道,他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孩子有犯錯的機會,但也要學習善後他的錯誤,並且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現實的社會,沒有義務對孩子寬容與友善,愈早讓孩子明白與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帶有責任,孩子愈有發展保護自己的能力。

不要凡事替孩子代勞和出頭,那不是愛,是礙與害,妨礙與傷害了孩子的社會化與成長。孩子要知道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責任,學習知識與技能,並且把自己照顧好,都是自己的責任。

在成長的路上,孩子會擺盪在依賴與獨立之間拉扯,適時的接受孩子撒嬌,讓孩子有被愛的安心感,但要讓孩子承擔自己獨立的責任,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

 

三、建立榮譽心

孩子有責任意識,就要建立榮譽心。學會分辨真假與善惡,與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

現在利字當頭,很多大人,都沒有榮譽心,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是很可怕的社會亂象。

建立起孩子的榮譽心,在五光十色又光怪陸離的社會,孩子才不會走失、走偏。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快樂的人?就因為沒有了榮譽感,迷失了本心。

 

四、涵養同理心

同理心,不是天生就有,因為,人性是自私的。

孩子從自私的心態出發,要發展出同理心,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勵。當孩子分享東西給你,不要急著拒絕,當孩子對別人的痛苦冷漠,要跟孩子說:「他們很可憐,遇上這樣的事情,如果是我們遇上了,我們也會痛苦。我們要祝福他們,否極泰來。」

孩子有同理心,才能柔軟的感知外界,不會變成冷漠無感的機器。

 

五、珍惜人事物

不要給孩子用名貴的東西,更不要輕易的幫孩子買東西。現代的孩子,普遍浪費,挑食,不懂的惜福與感恩,為什麼呢?因為,東西不見了、壞了,父母就會買新的。

當你在辛苦的賺錢,彌補著孩子習於浪費的坑洞,這樣對嗎?值得嗎?當孩子還沒有賺錢的能力時,用的東西,不要比父母用得還名貴。

讓孩子知道,資源之有限,要珍惜資源,別人沒有義務對我們好,所以更要珍惜對自己好的人。

慾望,如果沒有節制,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無底洞,不懂得惜福和感恩,人將永遠貧乏。

 

六、發展社會意識

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孩子一直在學習,融入社會生活。要讓孩子對社會有感,就要常常跟他聊聊社會發生的事情和現象,帶著孩子討論與思考。

做為一個社會人,要知道社會的現況和願景。要孩子發展社會意識,就要多了解社會時事。

 

七、學會付出與貢獻

孩子有能力,付出自己時,就要多鼓勵他付出與貢獻。參與家務,陪父母聊天解悶,感謝父母的辛勤工作,和照顧長輩的勞苦與壓力,這些生活的面向,都要讓孩子參與,因為,他也是其中的一員。

孩子有能力時,可以為眾多的人群服務,孩子就算能力不足,至少也要學會照顧好自己,不危害社會。

 

八、學會自省與反思

不要讓孩子流於過浮面的物質生活,這需要孩子學會自省與反思。

金錢與權力,是普世價值的追求,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讓孩子在生活中,常常透過觀察生活與社會現象,進行自省與反思,來達到心理的淨化與強化。

多跟孩子進行對話,更要孩子常常想一想,如果換成是你,你會怎麼做?

社會的發展,透過各行各業的分工與合作,達到一定的水準與生活型態。孩子,是陸續要加入社會,維持社會穩定運作的人,每一個行業,都值得尊重。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投入,自己開心參與的行業,安居樂業的過著,心安理得的生活。
 

教養,是把小獸馴化成人的陪伴與引導,要用愛與溝通常常做雙向的交流,多讓孩子說,多讓孩子思考。當孩子馴化成獨立的個人時,父母就應該放手,讓孩子去開創自己的人生,讓他們自己去馴化,他們繁衍出的小獸。


生活是一場奇妙的探索與冒險,歡迎光臨臉書《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專頁。談談心、聊聊生活、感受生命中的高潮起伏與平靜美好。

 

Photo By:Pexels
數位編輯:黃小羽

歡迎分享。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分享請註明作者、出處,附上本站網址。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Family立場。

教養讀心術 其他文章

 

 

親子教養

教養好方法

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與負責的能力,孩子會較有自信心,長大將能更勇敢於承擔具有一定難度的工作

作者:未來親子好文特搜


發表日期:2019-06-08


點擊瀏覽數:2199

文 / 林仁和

成就動機就是一種想要做好事情的動力,它與個人對自己的高要求、高標準有關,也與個人的高抱負水準有關。心理學家麥克萊倫(Marian McClellan)認為,人們的成就動機不但有利於個人的成長,也有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然後,在具有成就動機前提下,後天的努力讓成功如虎添翼。例如,勤奮學習的化學家海洛夫斯基,鼓勵孩子向命運抗爭的康福思以及隔代教養的成功典範的博勞格等都是好的案例。

具有高成就動機的孩子,生活內容豐富而充實,學習或工作主動積極,生氣勃勃,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有進取心,永遠不滿足於現狀;思維活動的獨立性、創造性強,富有競爭意識,自信心強,敢於承擔具有一定難度的工作,並力求做好,這些特徵都有利於心理健康。

另外,在學習上成就動機高的孩子比成就動機低的孩子學習得更快。但是,在簡單的規定好的課題中,成就動機高的孩子比較缺乏獲得成就的一般條件。只有在完成困難的事情時,才能獲得「成功了」的滿足感,這也才能顯示出成就動機的積極作用。所以,問題在於如何提出學習課題。因為成就動機與學習效率很有關係,所以必須提高成就動機,使自己具有取得成功的願望。那麼,如何提高成就動機呢?

 

一,進行獨立性訓練

要掌握成就動機,我們必須要能夠進行獨立性的訓練。麥克萊倫認為,個人的成就動機與其早期的獨立性訓練有關。他收集了八個較低文化水準地區的民間傳說,並分析了這些傳說中關於對兒童獨立性的要求與培養情況。結果發現,早期獨立性的培養與其成就動機之間有明顯的正相關。

 

心理學家溫特伯托(M. Winterbottom)的一個權威性研究,探討了兒童獨立性的培養與其成就動機的關係。他把二十九個男孩(八-十一歲)的成就動機分成幾個等級,並採用問卷法調查這些兒童的父母對其獨立性的培養,然後分析兩者的關係。調查中,他對兩個問題詢問得最為詳細。一個問題是要求每一位母親回答她認為自己的孩子從幾歲開始應該做以下的事情:

不會迷路。

開始探索。

在競爭中得到好成績。

自己結交朋友。

結果發現:孩子成就動機高的母親認為,兒童應該很早地開始獨立地生活;而孩子成就動機低的母親則認為兒童應該受到一些限制,不該太早獨立活動。

另一個問題是:

當兒童達到母親要求時,母親是如何獎勵他們。

結果發現,成就動機高的孩子的母親常使用身體接觸的方式,如擁抱或親吻。這項研究顯示,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的培養很重要,但另一方面也啟發我們,中學生自己應盡早地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去嘗試獨立自主的生活,體驗成功的喜悅。只有在獨立生活的磨練中,才能刺激起成功的慾望。

 

二,對自己高度負責

要掌握成就動機,我們必須要能夠對自己作出的決定高度負責。凡事要有責任感,成就動機高的孩子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接受任務的,一旦接受了任務,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努力去實現目標。對人對己對事沒有責任感的人,是難以有成功的機會的。

 

三,培養自我創造力

要掌握成就動機,我們必須要能夠培養自己的創造力。成就動機高的孩子不願意循規蹈矩,採取簡單重複的方法去完成任務。傳統心理學的效果律認為,個人在某件事情上的成功,就會反覆做同樣的事情。這條定律對於一般孩子來說可能是有作用的,而對於高成就動機者來說,成功不一定要重複做同樣的事,因為他們一心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獲得更多的成功。由此可見,他們更有冒險精神與創造精神。

 

摘自 林仁和《寫給過度教養的一代:諾貝爾得獎者給父母的180個建議》/商周出版

 

※延伸閱讀:

成長的路很漫長,但只要有信心一直往前走,相信孩子一定會找到他自己的方向

父母可以是孩子背後支持的力量,但他的未來要自己負責,只有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他們才能享受真正的快樂!

 

Photo:feeeling_blue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