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113 學年度 臺中市長安國小503班113 學年度 臺中市長安國小503班

外來種~白尾八哥(爪哇八哥)

白尾八哥(爪哇八哥)             23-25cm   100g       普遍的籠中逸鳥
 
白尾八哥的尾部末端有明顯的白色,此外,嘴部為黃色,這與本土八哥有明顯差異。攝影:DW
 
籠中逸鳥:椋鳥科(八哥科)適應能力頗強,被引進後往往能迅速建立龐大的族群,成為全世界許多地區最常見的外來種鳥類。八哥類的鳥種飼養容易,又可以訓練牠模仿人類的語言,因此常成為籠中寵物,然而這些外來種八哥逃逸至野外後,佔據原生種八哥的生存空間,導致生態問題。目前台灣常見的外來種八哥包括家八哥、白尾八哥、林八哥等。由於外來種八哥較為凶悍,八哥在棲地競爭中多半居於劣勢,目前數量瀕危,已被列為第二級保育類動物。白尾八哥原本僅分布在爪哇島,後來被人為方式引至南亞與東南亞多國,台灣約20多年前引入白尾八哥,因個性較本土八哥強悍,造成台灣原生種八哥棲地節節敗退,現在瀕臨生存危機。
生態習性:幾乎有洞就住,室外冷氣支架、擋土牆的排水孔,紅綠燈的燈罩,都曾發現牠們築巢的紀錄,全台道路的號誌桿的金屬管洞更是宣告全面淪陷,這些都是本土八哥做不到的,難怪目前台灣外來種與本土的八哥比例已高達95%以上,這樣的情形確實令人擔憂。白尾八哥極為適應人類環境,經常成對活動於柏油路面、水泥地上,或走或跳,捕食昆蟲、蜥蜴、蚯蚓、果實或人類製造的垃圾為食。非繁殖期的白尾八哥會集體夜棲於大樹上,夜棲前會先於黃昏聚集成大群,再集體前往夜棲處,尤其在冬季時,這樣的團體數量可達上百隻之眾。
鳴聲:經過訓練的白尾八哥可以模仿人語,因此常被人類飼養成為寵物。
  • slider image 1
  • slider image 2
  • slider image 3
  • slider image 4
  • slider image 5
  • slider image 6
  • slider image 7
  • slider image 8
  • slider image 9
  • slider image 10
  • slider image 11
  • slider image 12
  • slider image 13
  • slider image 14
  • slider image 15
  • slider image 16
  • slider image 17
  • slider image 18
  • slider image 19
  • slider image 20
  • slider image 21
  • slider image 22

長安天文party-先備工作

荷西與明鄭之歌

清代前期之歌

清代後期之歌

日治時期之歌

創用CC授權條款

 
 
            凡本網頁中屬個人創作的作品,均採創用CC授權條款,歡迎下載與使用,不需告知本人。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使用時請標示著作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