佾舞隊相關事項

 

訓練期程:

每年十一月招收下一代的佾生。

每年十二月中~隔年六月學期結束,開始籌訓,利用一四五早自習的時間,佾生要學會三獻禮。

每年八月底與孔廟辦理暑訓活動(以往安排在學校暑假社團結束後,為期兩週),利用上午時間,佾生熟練三獻禮,雕琢96個完美動作,加強儀態及體能的提升。費用免費,期間會安排一個整天的校外教學。

每年九月(開學後到釋奠典禮),利用一四五早自習及一三五的放學時間,透過密集的訓練,準備釋奠典禮。這個時期加強走位及熟悉典禮流程,六佾舞36位佾生的動作要求一致且完美,佾生需學會自行穿著佾生服。

九月份,禮生樂生佾生會有共同彩排的機會,請務必出席
  綜合演練(有三次,三個星期的週六或日  安排一個半天時間,時間由孔廟開會決議)
  習儀(9月27日,禮樂佾生穿著正式服裝進行彩排)
  釋奠典禮(9月28日,正式的祭孔大典,清晨六點開始)

十一月份,招收隔年釋奠典禮的佾生(新舊生共同招募)

 

獎勵機制:

凡參與釋奠典禮者,孔廟會提供釋奠典禮紀念品,感謝狀,出席獎學金,以資鼓勵。
釋奠典禮感謝狀將可在本校二類市長獎中加分。每參與一次釋奠典禮加6分。

只參與釋奠典禮一年者,在畢業時獲頒孔廟致贈的佾生獎。

參與釋奠典禮二年者,在畢業時獲頒孔廟致贈的佾生獎。大龍佾舞隊提供紀念背袋。

參與釋奠典禮三年者,在畢業時獲頒孔廟致贈的佾生獎。
參與釋奠典禮三年者,熟練三獻禮且至少有一次登台展演,大龍佾舞隊提供個人水晶獎座-佾生榮耀。
欲達成此項殊榮,需於三年級時加入佾舞隊接受訓練,並連續三年參與釋奠典禮。

 

文化傳承:

佾舞隊的訓練都是為了每年9月28日釋奠典禮而做準備,佾生們經過半年早自習的訓練,學習三獻禮(十二月到隔年六月),三獻禮共96個動作,動作前後不一,要熟記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往往有學生因此而放棄,實屬可惜。家長可以多加詢問孩子,關心孩子在校學了什麼動作,甚至在家提供表演的機會。

參加暑訓其實是佾舞進步最多的時期,兩個星期的反覆練習,每個動作的要求到位,透過暑訓佾生更加具備上台的能力。若未參與暑訓,於九月份開學後才返回訓練,除非佾生在家自主練習,勤背口訣及練習動作,不然動作程度將會有一大段的差距。請未參與暑訓的佾生自行拍攝影片,當作自主練習的佐證,並於開學後找教練檢核三獻禮口訣及動作。

九月份的練習則是加強孔廟現場的走位,以及佾生們相互配合,共同呈獻舞蹈,默契的培養相當重要,因此請盡量參與勿缺席。利用週三下午領取佾生服,學習服裝的穿著,要學會自己繫上漂亮的蝴蝶結,並以最短的時間完成服裝的穿著。
綜合演練、習儀則是熟悉典禮的程序,瞭解何時上下台,何時呈獻三獻禮,為釋奠典禮做最後的衝刺準備。

佾生代表的是古代書生,因此長髮佾生需綁好書生頭(包頭),書生頭必須塞在黑皂帽內,書生頭不宜太高且蓬鬆雜亂,建議自備黑色髮網包住頭髮,自備黑色長夾,可以將頭髮及帽子固定在一起,避免鬆脫。輔以髮膠髮蠟,減少露出過多的毛髮。長髮佾生需在家綁好書生頭,避免到校花費太多時間處理頭髮。短髮佾生,在典禮前宜修剪頭髮,勿過長,前額部分需用帽子遮住瀏海,不能露出瀏海。

 

集合時間的安排
習儀及釋奠典禮都需要穿著正式的服裝上台,因此上台前兩小時為集合時間,在這兩小時之間,學生要做的事情如下:
1.享用餐點:吃飽後才有體能參與一個多小時的祭典。
2.穿著服裝:佾舞隊人數眾多,服裝、頭髮、綁蝴蝶結會花上不少時間,老師檢視過後才能優雅上台。
3.養精蓄銳:凌晨集合,睡眠不充足之下,體能多少受到影響,找到機會就要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