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始上學後「陪寫功課」最讓父母痛苦? 如何用正向教養讓孩子學會自動自發

小孩寫功課好痛苦,大人陪寫功課更痛苦,搞得全家雞飛狗跳、夫妻失和、親子關係緊張都是常態。其實,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練習以及加深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自動自發管理自己的任務,讓阿德勒教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正向學習吧!

寫功課好痛苦

孩子的學校生活有哪一部分最讓父母感到困擾?如果你的答案是功課,那就答對了。從孩子第一次有家庭作業開始,這種困擾會一直出現在他們整個求學階段,甚至有時情況還會惡化到,需要家庭和學校以諮商、家教或嚴懲等強力手段,來阻止情況的惡化。有些父母甚至會因為無法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協議,而落到離婚的下場。

為什麼做功課會變得這麼痛苦?老師在聯絡簿上給父母留言,都是出於善意。為什麼還有人會不認同家庭作業的目的:「家庭作業的目的在於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成為一名自主獨立的學習者,並培養出好的工作習慣。」如同許多其他好的想法一樣,這聽起來很棒。但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即使家庭作業的目的在幫助學生變得自動自發,許多父母還是會「微管理」孩子的功課。他們想要幫孩子把事情做好,不想和老師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他們認為孩子成功與否是自己的責任—如果老師抱怨父母沒協助輔導孩子做功課時,就會強化這種想法。

可惜的是,家庭作業給孩子的感覺,與它企圖培養出孩子自動自發的習慣恰恰相反—它讓許多孩子認為,對父母和老師來說,功課和成績比自己更重要。這讓人覺得很挫折,因此有些孩子會選擇反擊回去(即使在過程中自己也會受挫)。孩子表現得不關心功課,或非得經過一番權力爭奪或報復循環後才願意做。當父母發現孩子沒有將完成好的作業交給老師時,他們會格外感到沮喪。顯然地,這些孩子以此表示:你不能強迫我做事。

讓做功課的問題更加惡化的是,孩子在放學後還要忙著數不清的課外活動。他們的父母通常有全職或是兼職的工作,甚至有的是疲於奔命的單親父母。當今父母還必須找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如果家裡有超過一個以上的孩子在上學,情況就會變得更糟糕。如果老師之間沒有協調好給學生的功課量,六位老師加起來就有可能讓孩子必須做到將近六個小時的功課。最糟糕的是,有些功課還一定要父母從旁協助才能完成。

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老師會和學生針對功課問題進行問題解決的步驟。在一般的情況下,老師抱持的是「我最懂」的態度,讓做功課成為孩子通過某項科目的必要條件。有些孩子不做功課就能輕鬆通過考試,但他們仍會因為不做功課而被當掉,或是得到很差的成績。

 

和孩子對話

要解決由功課所引起的許多難題,和學生進行對話會有很大的幫助。功課可以是師生之間合作解決問題的成果;在班級會議上討論與功課相關的問題將會是很好的練習。有些功課會增加學習的豐富性,有些功課則為了讓學生擁有充實的學校生活而進行學習和反覆練習。我們並非建議取消功課,但我們認為老師必須更意識到這個議題如何影響學生在教室外的生活。

有些孩子在面對功課時倍感壓力,甚至為了不讓自己招惹麻煩或是得不到好成績,而放棄參加家庭活動;有些孩子也會因為課業壓力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在許多家庭裡,做功課時間充滿權力爭奪、淚水、威脅、拒絕,甚至撒謊:「我今天晚上沒有功課。」當做功課只剩下掙扎,學習的樂趣也就消失了。

二○一二年,在法國有一群老師和父母進行了兩週抵制家庭作業的抗議,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無用、無聊,並在學生之間造成不平等的東西。」他們還抱怨,現今做功課多半是父母而非孩子的責任,而這在家庭裡引發親子之間無止境的戰爭。他們建議,如果學生需要額外的功課或練習,他們可以在學校裡做,而不是帶回家做。

有一對父母分享,在兒子剛上大學預備課程時,他們接過學校的一份通知—請父母不要插手孩子的功課。學校鼓勵父母放手,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把功課做完。學校保證老師會負責讓孩子在學校裡完成作業,並將透過輔導的方式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這對父母發現要放手不容易,但學校持續地鼓勵他們,認為這是給孩子很好的練習機會,孩子能藉此發展主動性與負責任的態度。由於父母和孩子舊習難改,這個新制度整整花了六個月才真正上了軌道。這個家庭因為家庭作業所產生的壓力終於消失了,這名孩子也學會對自己的功課負起完全的責任。

另一家的媽媽分享,她的兒子不去學校上課,而是開始在網路上參加課程。他在白天完成所有的功課,而在下課後,盡情地享受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家裡少了因為做功課所引起的壓力和爭吵。這和他之前在做功課上所感受到的麻煩—尤其是父母干涉的這個部分有很大的改變。

 

不干涉,給孩子更多空間學習

父母經常在功課問題和其他教養問題上干涉孩子,通常會發生的情況是:孩子因為沒有把功課做完,而在學校裡有了麻煩。老師會建議父母管教孩子,或是讓孩子因為在校的不當行為而嘗到「苦頭」。但這些都只是冠冕堂皇的藉口,目的是讓父母再次懲罰孩子已經在學校接受過懲罰的行為。這就是干涉。

想像一下,如果孩子的父母反過來要求你,為了孩子在家裡沒有整理好自己的房間、幫忙做家事、沒有遵守承諾修剪草坪,以老師的身分來教訓孩子,或給他們嘗一點「苦頭」,你會作何感想。

父母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是一條雙向道—因為父母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所以老師會把孩子的情況告訴父母。父母也不喜歡突然接到學校的通知單。很多例子是,學校還因此設立網站,讓父母可以每天在上面查看孩子的在校表現。(我們認識的一名父母每天照三餐查看孩子。)這就好像父母以孩子的名義在上課。

干涉行為背後的假設是,孩子接受的懲罰越多,他就越有動力要做得更好。但所有的相關研究都顯示,懲罰並不會帶來人們所預期的效果;不過,有些父母仍堅信給孩子更多懲罰就會有效。然而,更多的懲罰不會更有效,卻會讓學生先後在學校及家裡接受到雙重的羞辱和懲罰。父母因此怪罪自己,要求自己改進,期望這樣能幫助孩子表現得更好—成功的責任再次被放在父母而非學生的身上,這也會造成親子關係的不和諧。

 

正向鼓勵,親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父母可以採取的一種不同做法是,給孩子鼓勵。老師只須向父母強調,他們和學生會在學校裡針對做功課的問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只要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意見,而大人也不會聯合起來對付學生,老師可以邀請父母參與共同解決問題。

有些老師甚至把做功課的議題放到班級會議上討論;如果學生可以表達意見並有選擇的話,他們會表現得更好—讓孩子決定哪三天做功課,會比告訴他們哪三天要做功課效果更好。

 

啟發性提問,孩子更願意合作

另一種做法是藉由啟發性提問來賦能學生。父母或老師可以問:「你的目標是什麼?一個好的學習如何幫助你達到目標?如果做功課是學習的要求之一,你要如何擬定完成功課的計畫,讓它幫助你達到目標?」我們要再次提醒你,如果你能以尊重的態度邀請孩子參與決定的過程,讓他們看到做功課的好處,他們將更有可能合作。

有些老師為學生量身訂做功課內容—有些孩子需要很多的練習;有些孩子需要很多挑戰;有些孩子透過小考獲得學習成效,而非做功課。

 

當學生未完成功課時,老師可以制定自己的策略。

  • 有些老師使用首先、再來的策略—首先做功課,再來休息。
  • 有些老師建議學生在校內組成「家庭作業社團」,讓孩子有機會一起做功課,並在需要時得到輔導。
  • 有些老師則在教室裡設置「功課角」,讓孩子在做功課時互相幫忙。
  • 還有一些老師是讓年紀較大的學生擔任做功課的小老師。

 

一名十五歲的學生分享,老師建議她與另一名同學搭檔一起準備期末考。她說,自己並不會想找人一起用功讀書,因為總覺得不自在。然而,這兩名女孩互相激勵學習,最後都得到比以往更好的成績—她們一起用功的效果,比各自努力來得更好。

要讓學生有好的學業表現,學生、老師和父母不一定要承受痛苦。如果每個人能將感受歸屬感和自我價值看得跟學業成績一樣重要,對大家而言都是好的;如果每個人能練習相互尊重並共同解決問題,孩子們會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對做功課產生了責任感,就能真正展開學習。

要培養孩子的能力,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而不是期待父母讓孩子負責—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和老師不能輔導孩子做功課;當我們將焦點放在輔導孩子自我幫助時,每個人都是贏家。

摘自   簡.尼爾森琳.洛特史蒂芬.格林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教師篇/大好書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要開學了,媽媽給孩子的一封信:我們送你上學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勇敢而善良的人​

偏鄉教師:練習無條件的愛,我要讓孩子感受到:「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

Photo:pexel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怡蓓、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